书城管理麦肯锡方法
10167500000014

第14章 头脑风暴

麦肯锡的头脑风暴

当分析得到认可时,麦肯锡的团队就会聚集到一起,进行初步研究,然后开展实际工作。头脑风暴是战略咨询的必要工具。这才是客户真正花钱想买的东西。我们得承认许多大型现代公司都有智慧、博学的经理,他们善于处理日常问题。麦肯锡有一种新观念,倾听局外人的观点并不背离公司的做事方法。这就是当问题不能够在客户公司内部解决时,客户所需要的东西。这样的探讨往往从桌子、椅子、便签本、铅笔、记号笔和一块干净的“白板”开始。

第一回合的头脑风暴开始之前,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会做“家庭作业”。每个人都会阅读PD网和图书馆搜索的那些结果。顾问们把初步研究基础上的“数据文件”整理好。合伙人、项目经理还有团队里更多的高级顾问集思广益,设计出团队要进行破坏性检验的初始假设。

头脑风暴需要时间。一般来说,麦肯锡的项目组会花上两个小时或者更多时间,来进行一轮头脑风暴。有的项目组领导喜欢在周末开会,尽管其他人不喜欢。会议经常会持续到深夜,我们有外送的比萨、中国菜或寿司(我个人的最爱)补充能量。我甚至记得为了周末会议,有些团队带上一两包六罐装的啤酒(大概是为了激发灵感)。麦肯锡的美国办公室都有一本当地外卖的“菜单”,这些菜单可有用了。

成功的头脑风暴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一块干净的场记板。只是盯着数字的老旧的开会方式没有任何意义。你必须在会议室门口把预先形成的印象或偏见全部驱除掉。这样,你才能熟练地运用事实。

我喜欢把头脑风暴想象成玩古老的鲁毕克魔方。每一个事实都是小方块的一面,多方位地转动方块,你就会找到答案,或至少找到部分答案。

我喜欢用的另外一个比喻是洗牌。每个事实是一张牌,当你第一次打开这副牌的时候,它们是按顺序排列的。多没劲!洗牌,然后把它们扔到空中看它们如何落地。现在,你会看到很多有趣的模式:同花顺、三张炮(三张一样的牌)、对子(两张一样的牌)。在讨论事实或者想法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将仔细研究麦肯锡头脑风暴的不同侧面,学习使你的头脑风暴有更多收获的技巧。

适当的事前准备

尽管头脑风暴有一些空谈、吹牛的意思。但事实上,有效的头脑风暴需要事先做很多脚踏实地的工作。

头脑风暴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你不能在真空中完成它。参加会议前,你要对研究的问题有所了解。不要指望一踏进会议室就有人为你的才华横溢喝彩。如同在麦肯锡的每件事一样,准备头脑风暴也是有方法的。不论你是团队领导,还是仅仅是一个参与者。

假如你按照第二部分的大纲,有序完成了研究,那么准备工作就已经做完一半了。现在,你要保证团队里的每个人都了解你知道的事。把你的研究放在麦肯锡人所谓的“基础数据文件”里,为你发现的关键点和关键数据做个整齐的摘要。这份摘要给你的团队成员传阅与分享。假如你是团队领导者,一定要确保所有成员都把他们的研究放进了这个“基础数据文件”。做基础数据文件是很容易的,它不需要有详细的结构,只要考虑一下有哪些重要问题和怎样进行表述就可以了。一旦团队里的每个人都阅读了基础数据文件,在生成观点的过程中,你们就有了共同的事实基础。

你看过了团队总结的基础数据文件,接下来该怎么办呢?麦肯锡人在这个问题上分为两派。第一派认为:“自己熟悉问题和数据的梗概,不要在讨论开始之前形成观点。”对立的一派认为:“要从假设开始,否则,你将浪费很多时间在四处寻找观点上。”

对于两派的观点我保持中立——它们都是正确的。假如你能够想出一个假设,这很好;假如你是团队领导者,或许你更应该先有个假设,不要冲进会议室说:“这是答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我认为事情或许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团队,让我们一起推敲这种假设吧。”

你也可以自己提前进行一番头脑风暴。不是提出一个初始假设,而是集思广益形成一个项目解决方案框架下的初始假设集。然后就可以迅速淘汰那些不切实际的假设,给团队更多时间在更合理的假设上。该方法能让你的头脑风暴更切合实际。

无论你如何进行,要保证,至少你是知道事实的。记住童子军的座右铭:“时刻准备着。”

为思想留一片空白

头脑风暴的目标就是生成新观点。所以,要从白板开始。既然召集了整个团队,就要把已有的观点抛在门外。带着你所知道的事实,但要找到审视它们的新方法。

在上一部分,我建议你花几个小时研究问题,然后设计一个假设集。现在,我建议你在头脑风暴开始之前抛弃所有的先入之见。对你来说这好像有些自相矛盾,但实际上,好的头脑风暴是得益于一些矛盾的——如果这些矛盾有助于激发你的思维。此外,头脑风暴是要产生新观点的。如果所有团队成员走进会议室都说着陈词滥调,并且意见一致,那你就不仅一无所获,而且还浪费了时间。更糟糕的是,如果团队领导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每个人身上,团队就错过了一个达成更富创造力或者更好解决方案的机会。

头脑风暴要求会议室里每个人的参与,从最高层的合伙人到最初级的分析人员——没有谁能保证,前者每天都比后者有更好的点子。在头脑风暴会议室,没有人会害怕讲出自己的观点。所以,在走进会议室时你要检查是不是把你的等级观念和尊严,连同先入之见一起丢在了门外。

接下来举一个不合理地进行头脑风景的小例子。当克里斯汀·艾里森还是一名新入职的顾问时,她所在团队的高级项目经理召集所有成员进行一次头脑风暴。他们赶到时,高级项目经理说,“请安静,看我如何在白板上完成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接下来的一小时,他们就干坐着看项目经理独自演示自己的观点。这样做或许有启发性,但它不是头脑风暴。

接下来是几条成功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

没有坏点子。没有人会因为害怕被嘲笑“这是个坏点子”而不敢发言。如果一个想法很一般,你并不赞同,那就花几分钟解释一下。辩论是头脑风暴的一个部分。天晓得是否经过几分钟的讨论之后,它一点也不像坏点子呢。至少给它一次机会。当然,脱离问题的观点不算在内——例如,“让我们忘了这个问题,玩儿个游戏吧!”。

没有不值得回答的问题。就像没有坏点子一样,任何问题都有它自己的价值。别怕问:为什么某件事是这样的或者要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它的答案貌似是“嗯,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好理由。

永远不要低估一些看似明显或者简单的问题的重要性。例如,有一次我做一家资金管理公司的项目,第一次头脑风暴中,我们项目组新来的同事问:“全世界有多少资金?”我们没有说“很多”,而是花了45分钟研究国际资金管理的动态变化,后来产生了一些有用的新见解。

时刻准备扼杀你的观点。你的观点不管有多好,如果不是会议最终答案的一部分,就要舍弃它。要把你的假设当成扔进头脑风暴组合中的一个数据来看。把它交给团队成员,让他们去推敲它或许是“正确”的,或许是“错误”的,但最重要的是你的数据可以帮助团队全面考虑手头的问题。别把自己太多的自尊放到假设里,别打算在会议过程中为捍卫你的观点奋战到底。

知道适可而止。头脑风暴要花时间,但如果花的时间太多,就一定会造成收益的减少。麦肯锡校友一致认为一个团队可以坚持两个小时的头脑风暴,两小时以后,讨论气氛就会减弱。我认为,夜间讨论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天色越晚,人就会变得越疲倦、越暴躁、反应越迟缓,除非整个团队都是夜猫子。当然,也有例外。有时候,午夜之后,你的肾上腺素仍然让你保持高效率。有时候,盯着同事盘中的剩饭,也会产生好点子。总的来说,最好让团队在疲惫之前就喊停。总还有第二天,总还有周末吧。

假如必须要开一整天的会,也要体谅大家,保证参会者的精力充沛。允许大家跑跑题,讲讲改善心情的笑话,但过一会儿就要对他们加以约束,回到主题上来。时不时地休息一下——不仅是午餐、晚餐、疲劳时的休息。如果情况允许,给大家半小时的散步时间,这或许正是大家整理思路和活动筋骨的绝佳机会。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与常规会议不同,常规会议有人做会议记录,头脑风暴中没有精确的会议记录。各种观点就像浮游一样在会议室里漫天飞舞,瞬间又消失殆尽。你一定要在关灯离开会议室之前留下有关讨论结果的永久性记录。不要认为在闪光思想到来的时候,你不会忘记它。当你的肾上腺素用完,疲惫开始登场时,它就会离你而去。

麦肯锡用一种极好的设备来保存头脑风暴会议的结果。尽管每个会议室都提供白板和可擦干净的记号笔,但有的白板可以保证将讨论结果备份在纸上。要想留住那些奇妙的闪光点,要想守住凌晨2点绘出的重要图表,这是个不错的方法。

你可以把这个高科技奇迹复制成低科技的翻页挂图。翻页挂图的唯一弊端就是记号笔在纸上的油墨是不能擦掉的——所以要书写工整。在会议结束时,找个人把翻页挂图上的文字转录到普通纸上,并为团队成员散发副本。

头脑风暴练习

头脑风暴成功的关键是充分的准备和正确的心态。接下来是麦肯锡人使用的,在头脑风暴中可带来最大收益的几项技巧。

克里斯汀·艾莉森在麦肯锡工作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头脑风暴的试验性训练项目,在这期间,她经过了下列练习。这些练习有助于你在结束头脑风暴的研习之后有个好开始。

记事贴练习。给会议室的每个人发一叠记事贴,参会者写下他们所想到的所有观点,每个观点一页纸,然后交给领导读出来。这是一个迅速生成许多好点子的方法,不需要就每个新提出的观点展开讨论。

翻页挂图练习。在会议室里放几张翻页挂图,每一个都用不同类别或问题做标记。每个团队成员沿挂图前走过,在适当的翻页挂图上写下自己的观点。如果你喜欢,还可以给每个成员不同颜色的记号笔,这样你就知道哪个观点是谁提出来的了。

先下手为强。克里斯汀记得一种在紧张气氛下掌控大型头脑风暴会议的特别有效的方法:

我们把所有相关人员都请到一间大会议室,就客户的变革问题展开讨论。我们首先要求他们讲出对我们提出的计划不满意的地方。一旦他们发泄完毕,我们就让他们提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以及能在自己业务单元中应用的方法。这种技术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它产生了一些我们想不出来的优秀观点;它帮助先前有些怀疑的管理团队认可麦肯锡的解决方案。

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对付牢骚鬼和煽动者有个小技巧,让领导或者主持人站在他旁边,偶尔拍拍他们的肩膀,麻烦制造者就知道自己一直被关注了。如果他在一边小声嘀咕,主持人就会让他大声讲出来,就像老师对那些窃窃私语的学生所说的:“为什么不让全班都听听呢?”

这些练习会让你的头脑风暴过程更加有趣,其结果一定会让你记忆犹新。

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你学到了如何思考商业问题,如何有效地工作从而为客户提供现实的解决方案。现在,要开始出发征服世界了吗?事实却并非如此。最好的解决方案,不论研究得多么周密,分析得多么全面,有多么完美无瑕的结构,如果你的客户不购买它,都是一文不值的。

要想让你的客户选择你的解决方案,就得把它推介出去。这就是第三部分将要介绍的。你会学到怎样组织一个汇报,把你的思想传递给听众。你将知道如何管理内部的沟通,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获取“掌握信息。”你还将学到如何与客户和团队的成员打交道——不论是好相处的还是棘手的“钉子户”。最后你会学到怎样把你的光辉思想付诸实施——如何推动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