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金融集团风险
10105900000014

第14章 中国主要的金融集团

虽然中国没有明确定义金融集团,但根据巴塞尔委员会、证券会国际组织和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共同制定了《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金融集团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至少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之中的任何两个领域的集团。事实上中国确实已经有了金融集团,由新兴金融资本投资形成的中信集团、中国光大集团和平安保险集团等;国有商业银行形成的金融集团。

1.以集团公司为主体的金融集团。

中信集团经过接近30年的磨炼,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大型集团,截至2004年底,中信集团的总资产为7014.11亿元;当年净利润为17.82亿元,金融业务资产占总资产的81%以上,拥有境内子公司23家,境内控股公司8家,境外及港澳地区全资子公司6家,港澳地区控股公司2家,上市公司4家,境外代表机构3个。全资、控股和持股的子公司包括金融业(中信控股公司)、银行业(中信银行和中信嘉华银行)、证券业(中信证券)、保险业(信诚人寿保险公司)、信托(中信兴业信托投资公司)等。中信控股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根据中信控股公司的章程规定,公司是投资并管理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境内外金融企业的集团公司,依照国家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和规章,通过投资和接受中信集团的委托,管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资产管理、期货、租赁、基金等金融企业,强化风险管理,提供资产配制效率,发挥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和协同效应,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这时,中信集团的金融发展战略将依托中信控股公司进行,中信控股公司成为了现代意义的金融集团。

中国光大集团成立于1983年,最初主要从事外贸和直接投资,现在转变为以金融业为主,全资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和光大信托3家金融机构,光大控股、光大国际和香港建设3家香港上市公司,控股申银万国证券,与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成立合资人寿保险公司;同时,直接和交叉控制着境内外上市公司19家和10家非上市公司。形成了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实业领域,逐步实现由企业集团向金融集团的转变。

平安保险公司成立于1988年,作为中国首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保险为主,集证券、信托、银行为一体的金融集团。平安保险公司于2002年4月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保险业务主要由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养老保险公司和平安健康险公司承担;信托业务由平安信托承担;证券业务主要由平安信托控股的平安证券承担;银行业务由收购的福建亚洲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承担;其他金融业务公司还有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等。

上海国际集团成立2000年,投资范围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产业。金融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65%。拥有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证券有限公司和上海市上投投资管理公司,设立了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沪光基金,参股了交通银行、上海银行、申银万国证券和平安保险等金融机构。

2.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集团。

1978年,中国银行在香港组建了中国建设财务(香港)有限公司,进入香港资本市场,然后1987年在英国成立中国银行国际控股公司,改组中国建设财务(香港)有限公司。1998年中银国际迁到香港,并于2001年进行重组,2002年在香港上市,成为香港第二大金融集团。1999年,中国银行与英国保诚集团在香港合资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共同开拓香港的公积金市场。

1995年,中国建设银行与摩根斯坦利合资成立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拥有42.5%的股份。根据国家特许,可以从事境内外股票承销等投资银行业务。

1998年,中国工商银行(工商银行)和东亚银行(东亚银行)携手收购拥有超过十多年经营亚洲区证券银行业务经验的英国国民西敏证券(NatWest Securities)亚洲区证券银行业务并成立了合资投资银行工商东亚,中国工商银行拥有控股地位。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由银行直接发起设立并控股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