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金融集团风险
10105900000015

第15章 中国金融集团的发展内因

1999年11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以金融综合化(混业)经营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对中国刚刚开始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制带来巨大的冲击。世界金融综合化、全能化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金融服务领域逐步对外开放。但由于中国现代金融的发展历史较短,中国金融体制的建设还不健全,中国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刚刚起步。如何有效地针对金融集团在中国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必须对金融集团在中国的发展内因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4.3.1 宏观层面

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资金的有效配制,配制过程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也可以通过商业银行进行。但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体系以商业银行主导社会资金配制为总体特征,呈现为银行“一枝独大”的局面。

1.中国金融体系现状的要求。

中国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普遍不高,商业银行存在大量的信贷不良资产,证券公司的资本基本上已经消耗殆尽,保险公司由于早期的“利差损”形成了严重的历史包袱。更不要说,由于违规经营、违规信贷等带来的隐性损失。如何提供金融机构的稳定性,保护中国的金融安全成为各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2.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要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国民财富形式的变化。储蓄主体由原来的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转移,投资主体也由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转移。储蓄主体与投资主体的变化改变了中国金融投融资的结构。投融资市场和风险特征的变化对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金融业务的创新能力等带来新的挑战和要求,需要对金融机构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提升金融机构的整体实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3.经济与金融全球化以及对外开放的现实压力要求。

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以及中国对外开放使中国的经济体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今世界金融格局发生了深层次的变革,原来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业务下降较快,而以证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方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传统商业银行为主的存贷款业务收入越来越少,而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却成为了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证券、保险、信托以及衍生金融产品等成为了商业银行发展的新途径,如何有效利用表外业务、中间业务乃至于金融创新业务成为银行发展的重点。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批国外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面对资金雄厚、管理完善、治理结构完备、服务意识强的国外金融军团,如何进行竞争并取胜成为中国金融面临的首要问题。中国现在实行分业经营的制度,而外国金融机构的国外总部是实行金融业务综合化全能化的集团,外国金融机构拥有不可估量的技术和服务优势。通过对中国金融面对的宏观问题和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金融机构面对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将推动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市场化和国际化,充分借鉴国外金融集团的发展经验,推动中国金融集团实行综合化和全能化的经营。

4.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对广泛利用信息技术的金融产业提供了多元化发展的技术基础。方便快捷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金融业务的处理、金融产品的设计、金融产品的交易等,也为投融资各主体提供了进行金融交易的快捷工具。信息科技的进步提供了金融创新的工具优势,成为金融创新的主动力。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地提供7×24小时的全球服务,解决了金融产品综合化和金融机构全能化的技术障碍并提供有效的技术基础。

正是在中国经济和金融高速发展的今天,金融市场改革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金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证券市场等资本市场为辅的金融格局。但在金融机构的资本逐利本性的驱使下,为了得到高额的利润回报,金融机构纷纷进行金融创新和交叉经营,逐步实行了银证合作和银保合作等业务。同时加入WTO后,国内金融市场对国际逐步进行全面开放,国际金融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国际金融巨头资金实力雄厚、管理规范、技术手段先进,产品创新能力较强,对国内金融机构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并且国际金融集团普遍开始从事多元化经营。从金融服务角度,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客户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需求不断多样化。同时信息技术等技术供给因素的逐步完善也促使综合化金融集团的出现。

4.3.2 微观层面

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资本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微观的投资主体和储蓄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开始多样化。由此引起了金融需求和供给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民储蓄居高不下,社会财富向个人倾斜,居民对金融业务的需求开始多元化,并对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了原来的资金安全、利息收益、结算业务,逐步向投资理财、交易中介、信息中介发展,这些都要求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安全快捷的综合金融服务。

中国金融机构在面对国际金融产业的发展以及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压力下,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中国的金融机构拥有非常强的内在动力去进行金融综合化、全能化的创新,争取在严峻的国内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金融集团的综合化经营可以带来可观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从而降低资金的融资成本,增强了自身的综合实力。

总之,面对国内金融产业即将开始的激烈竞争场面,国内脆弱的金融体系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在确保中国金融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进行金融综合化和全能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