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69

第69章 多向孩子提问

某日午后,北宋哲学家邵康节与12岁的儿子邵伯温正在院子里乘凉。突然,院墙边上冒出来一个人头,环视了院子一周,又隐去了。

邵康节问儿子:“你说这个人在瞅什么?”

儿子说:“八成是个贼,想偷点东西,看见有人又走了。”

邵康节说:“不对。”他接着启发儿子:“如果是贼,他见到院子里有人,肯定会立刻缩回头去。但是,他明明看到院子里有人,却还是瞅了一圈,这说明什么呢?”

“他恐怕是在找东西吧。”儿子想了想说。

邵康节说:“是的,但是他只瞅了一圈,那是找大东西还是找小东西?”

“是找大东西。”儿子答道。

邵康节继续问儿子:“那么,什么大东西会跑到我们院子里来呢?那个人又是农民打扮,他会来找什么东西呢?”

“他肯定是来找牛的。”这次,儿子的回答相当肯定。

邵康节微笑着点头道:“说得对,他是来找牛的。以后,你要多动脑筋才是。”

思考和回答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如果孩子经常面对各种问题,大脑的思维就会比较积极。因此,要想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就要多向孩子提问。

不能让孩子在回答问题时总是一味地说“是”或者“不是”,应该多问他们一些问题,在想问题的时候,培养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的习惯。而且,父母的提问不要只局限于判断对或错的问题,最好依据孩子的能力,问一些答案不是惟一的开放性问题,例如,当你陪孩子参观一个摄影展览时,对于展出的作品,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可以问他一些问题:为什么你认为这个作品好,你是怎样理解的?别人的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有不同?等等。

可见,向孩子发问是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台湾学者陈龙安认为良好的发问应该掌握十个方面,就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发问时以假设性的问句开头,让孩子在想象中进行思考;“例”:就是让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多举例子;“比”:就是让孩子对两件或多件事物进行比较;“替”:就是让孩子思考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除”:就是多问孩子“除了……还有什么”;“可”:就是让孩子考虑事物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想”:即让孩子展开想象;“组”:教孩子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并思考组合在一起会如何;“六”:就是“六何”,即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为何。“类”:让孩子类推各种可能性。

有位母亲经常给5岁的儿子朗诵诗词,然后提出问题引导的问儿子思考。比如,她先读一首诗:“如果世界上堆满了蛋糕,如果海水全部化为糖水,如果所有的树上都结满面包和奶酪,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然后,她问儿子:“当一个句子以‘如果’开头时,是不是表示它说的不是真的?”由此引起孩子联想出一连串问题。

这位母亲还这样问儿子:“如果我忘记关上水龙头,让它开了一整夜,你认为会发生什么事?”“如果没有了太阳,那么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等等。有时候,她还和孩子玩因果游戏,与孩子互换角色,由她想象原因,儿子问答结果。

当父母提问的时候,孩子们总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意图是什么?应该怎样最快、最准确地解决?这种能力不仅仅对孩子的学习方面有帮助,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孩子也能依靠这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去处理问题,反思自己。遇到大的问题时,也能正确把握情况,想出好的对策。

希望我们都不是那种只会培养孩子说“是”或者“不是”的父母,多向孩子提些问题。让孩子们可以尽情地思考,自己找出答案,树立起积极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