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68

第68章 有问题就提出来

杨洋上幼儿园了,一天老师上课时拿出了一个正方形纸片,问孩子们用剪刀剪掉了一个角后,还剩下几个角?有的孩子说剩5个角,而有的孩子说剩3个角,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而杨洋认为是剩3个角。

但是老师最后却告诉大家说应该是剩5个角,杨洋听了很不理解,他认为自己的答案才是正确的,于是回到家后,马上将这个题说给了妈妈听,而且找了张正方形的纸片,对角去掉了一半,拿着只剩下三个角的等腰三角形,一再地问妈妈:“妈妈你看,到底是谁对啊?”

显然,杨洋想从妈妈那里得到个明确的答案。妈妈灵机一动,何不趁这个机会激发孩子追求真理的兴趣和欲望呢?于是她没有马上给孩子下结论,而是鼓励他再想想,再试试。杨洋于是在一张纸上一边画,还一边讲。而妈妈也在一旁耐心地听着,并仔细地欣赏着孩子画的图,称赞道:“你的图画得很好,你能自己能动脑动手画出来,真是不简单。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明白到底还剩几个角。”杨洋听了认真地思索起来。

他又拿了张正方形的纸片,这次他把其中的1个角轻轻地剪掉了一小块,然后拿起了他之前沿着对角线剪去的那张纸,这样一对比,他终于发现了原来他之前不光剪去了一角,还剪去了另外两个角的各一半。他恍然大悟地对妈妈说:“妈妈,是我错了。老师要求只剪掉一个角的。我怎么把另外那两个角也给减去了一半呢?”妈妈高兴地抱着杨洋说:“是呀,怎么早没想起来呢?”

“借来的火,照不亮自己的心灵。”这位聪明的母亲从孩子的一个问题,想到让孩子自己体悟到真理,并借此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追求和探索真理的好习惯,实在是难能可贵,值得家长们学习和借鉴。

为人父母者几乎都会发现,孩子总是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对于任何新奇的事物,都会主动地刨根问底,并且还会提出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也许,在大人看来,这些问题很幼稚,甚至可笑。但是千万不要嘲笑孩子,也不要无视孩子的这些问题。因为喜欢提问,正是他们思维活跃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孩子在学会说话,能清楚表达之后,常常会提出很多个为什么,诸如:“红色香皂搓出来的泡沫为什么是白色的?”“鱼身上都会有鱼鳞吗?”“为什么兔妈妈不给兔宝宝穿衣服?”等问题。这时,有的父母往往被他们问得张口结舌,对这些问题表现得极不耐烦,心不在焉,甚至推说自己头疼,不愿意被孩子缠得没完没了,而是直接把他们丢给电视和录像。长此以往,就会扼杀孩子的一些新奇想法和求知欲望,阻碍他们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些问题,应该耐心地为孩子解答,对于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可以告诉孩子说:“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还是一个谜,希望你长大以后去寻找答案,做个有学问的人。”这样就为孩子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认知环境,让他们从中获得新颖神奇的感觉,进而引导他们努力探索,主动学习知识,将好奇心转化为了求知的动力。

如果孩子没有问题,父母还可以主动给孩子讲一些知识。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听不懂,其实他们正处在似懂非懂的时候,而这个时候可以让他们了解很多知识。有心理学家曾建议家长给一岁以内的婴幼儿颂读一些儿歌、故事等内容,虽然此时孩子连话都不会说,但对增加其脑细胞的信息量有很大作用。

因此,家长不要以为孩子还不懂事,其实他们的大脑已经非常活跃,不能忽略从小对他们的教育,应当时刻充满热情地鼓舞孩子的思维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善于思考的脑筋,只要父母懂得去欣赏孩子,引导和激励孩子,让他们在对万物不断了解中,体验到求知后的乐趣,他们就会给我们一些令人惊喜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