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54

第54章 用“大度”去化解矛盾和摩擦

段维和张超宇是同班同学,因为一点小事产生了矛盾,然后三天没说话。突然有一天,张超宇听见有人说自己的坏话,于是就怀疑是段维,他气愤地前去质问,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之后段维非常生气,于是找来高年级的一个表哥教训张超宇。赵超宇也不甘示弱,找来邻居大哥哥,双方各自又找来一些帮手,矛盾越闹越大。“战争”一触即发,幸亏被老师发现,及时阻止才避免了这一“战争”。

“当你把一只脚踩在了一朵紫罗兰上,紫罗兰却把花香留在了你的脚后跟。”这是对宽容大度的最好解释。生活中处处有矛盾,孩子的世界也是如此,如果父母让孩子学会了在与人发生矛盾时,表现出大度和不予计较的心态,那么孩子就掌握了跟任何人交往的智慧。

学会了宽容大度,孩子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之中,与人和谐相处,更好地学习和快乐地生活。学会了宽容大度,孩子才有可能被人们接纳和认可,有一个良好的人缘。反之,如果孩子斤斤计较、心胸狭窄,一点矛盾就容易引发更大的冲突,孩子就不可能有个好人缘。

在学校里,与同学之间有矛盾是正常的。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性格、兴趣、修养和对问题的看法等等都不相同,磕磕碰碰是难免的,只要本着理解、宽容的心态,才能减少或消除矛盾。

这就需要父母给孩子宽容的教育。如今的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从小就受到了父母的呵护,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当别人冒犯了自己时总是耿耿于怀。有些父母生怕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吃亏,于是教育孩子:“别人对不起你,你就对不起他,别人打你,你就打他。”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宽容心没有好处,而且还会影响孩子正常与人交往,将来孩子的人际关系、夫妻关系恐怕都会出问题。

一位小学老师说:“平时带班过程中,很多孩子喜欢打小报告,比如,他刚才碰到我的眼睛了,他刚才骂我傻瓜、笨蛋……其实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些还是很无意的过错,但是由于孩子缺少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往往会把小摩擦扩大成大矛盾,他们很少肯互相谦让一下,友善沟通,而是斤斤计较,不肯吃半点亏。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当然会随机教育一下,但收效甚微……”

“教育孩子无小事”,每一时、每一刻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事,父母都应该谨慎对待,因为这些小事可以透视孩子在做人处事方面的不足或缺陷。父母应该随时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让孩子学会大度。

如果孩子在学校和别人发生了摩擦,父母要鼓励孩子独立去化解摩擦,让孩子从心底里原谅与他发生摩擦的同学,改变自己的态度才是最有利的解决办法。对于父母来讲,最忌讳的就是自己出面去替孩子出气,以“帮凶”的角色去解决问题。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当你不小心伤害了别人,要及时说声‘对不起’,请求对方的原谅;当别人不小心伤害了你,你应该不予计较,说声‘没关系’。”这样就完全可以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这种话语上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宽容。

当然,宽容大度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放任和姑息;忍让也不是软弱,而是理解人、有爱心的表现。当孩子过多的遭受侵害时,也要教孩子保护自己。但孩子之间的矛盾不等同于社会上的不法伤害,因此保护自己的方式绝不能是以牙还牙地予以反击。当面对自己解决不了或者比较严重的问题时,教孩子学会寻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