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35

第35章 对待批评要有正确的态度

萧何上五年级了,虽然学习不认真,但头脑灵活,凭借投机取巧的本领,成绩还不错,因而他总是认为自己了不起,不学习也能考得不错。加上叛逆心挺强,所以听不进批评。

一天,爸爸去萧何房间拿东西,刚一开门,见萧何慌慌张张地把什么东西往桌子底下藏。爸爸走过去,把那个东西找出来,发现是一个孩子的作业本。一问才知道,萧何刚才是在抄袭同学的作业。

爸爸很生气,因为他经常对萧何说:“学习是严肃的事情,决不能抄袭作业,不会做宁可做错了,也比抄袭作业强。”可惜,萧何没有按爸爸说的那样做。爸爸再次重复了之前的话,并让萧何罚站。但是萧何非但没有感到自己的不对,还站在窗前小声唱歌。

晚饭的时候,爸爸把萧何叫出来,萧何还一脸嬉笑。爸爸说了他几句,这时妈妈也批评了他几句,没想到萧何和妈妈吵了起来。爸爸妈妈对望了一下,没有办法,只得无奈的叹气……

成年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何况孩子呢?然而,如果你的孩子小时候没有学会虚心接受批评,长大后往往会对批评避而远之或干脆将批评拒之门外。这样一来,他就不能从批评声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就无法改正不足,不断进步了。

生活中,有的孩子受不了半句批评;有的孩子表面上虚心接受批评,转个身却忘得一干二净;有的孩子当面死不认错,死要面子,背地里却能小心地检讨自己的行为,这些都是孩子对待批评的常见态度。

我们都知道批评对孩子没有坏处,可惜孩子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很多时候,也有可能是父母的批评方式不正确,让孩子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才难以接受。父母们该如何让孩子听得进他人的批评呢?一些儿童教育专家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有意识地采用批评的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当然应该坚持表扬和鼓励为主,但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时常听到批评的声音,这可以很好的防止孩子产生骄傲的情绪。

但是,应当注意,批评一定要语气温和,分析中肯,且以更多的表扬为前提,如:“昨天你被表扬了没有骄傲,今天老师表扬了你一句,高兴成这样子啦?”

有意识地采用批评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孩子体会到:批评和表扬同样常见!事实上,当孩子在幼儿时期适应了批评,长大后往往懂得谦虚,也较能适应社会。

第二,教孩子冷静处理批评的技巧。

父母应教育孩子对批评的合理成分虚心接受,甚至列出改进的办法或措施。

当然,还要让孩子对批评者表示感谢,要求孩子掌握的“冷处理”技巧,例如,不要对批评者反唇相讥。应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冷静地分析出尽可能多的合理成分。

第三,没有必要委屈地接受。

当你的孩子遇到了不符合事实的批评时,请不要让孩子虚假地接受。应允许孩子做出解释,否则,会使孩子感到委屈、难过,不利于孩子正确心态的形成。

与此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解释不是推卸和遮掩。解释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四,让孩子对批评者一视同仁。

不少骄傲自大的孩子能够接受父母和老师的批评,但对同龄人特别是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的批评难以接受。他们常常认为这样想:“你凭什么批评我呀,我比你强多了,轮不到你来批评。”这时应教育孩子:只要批评有道理,即便这批评来自成绩差的同学,也应虚心接受。

如果有人批评你的孩子,请不要让孩子辩护,也不要为孩子辩护。要让孩子谦虚一点,要善待批评他的人。只要孩子学会了正确对待批评,批评也可以同表扬一样,鼓励孩子前进,而且可以起着表扬难以达到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