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31

第31章 学会正确疏导不良情绪

已经上二年级的李儒是一个8岁的小男孩,他非常活泼。他在班上学习成绩优秀,但是缺点是经常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动不动就发脾气,大哭大闹,因此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和他玩。

上周因为父母不同意周末带他去游乐园玩,他就感到非常愤怒,冲向自己的房间,握紧双拳猛地砸墙,一边砸一边大哭,似乎都感觉不到疼。

爸爸气得要打李儒,真想揍他一顿,但是妈妈心疼孩子,阻止了爸爸。因为把手弄破了,妈妈给他上药,他却一直反抗,最后还躺在地上大哭了一场。父母感觉束手无策,但又感到担心,因为长此下去,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不利的。

这种情况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一般说来,当孩子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通常会表现出大的情绪波动。而这时候,父母应该做的就是教会孩子怎样正确释放自己的情绪,进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首先不要压制孩子的情绪,孩子有什么样的情绪,都要让孩子表达出来,这是孩子心理健康发育的前提。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引导、规范孩子发泄情绪的方法和途径,让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方法一:幽默地疏导,让孩子走出坏情绪

孩子处于坏情绪中时,父母就要针对孩子出现坏情绪的原因,给予正确的疏导,如果在疏导的过程中,加入一点幽默,更有利于让孩子自己走出坏情绪。

比如,当孩子因为小狗叼走了他的玩具而发怒时,家长可以说,“看来你的玩具真是好玩,连咱家小狗都来抢了。我觉得你应该生气,但不是为了玩具被叼走,而是小狗没有对你说谢谢。”

孩子情绪不好总是有一定缘由的,家长只要抓住原因,对症下药,用幽默的语言,快乐的态度疏导孩子,孩子一定可以走出坏情绪。在此同时,孩子也会学习父母化解坏情绪的这种方式,对其以后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大有好处的。

方法二:用奖惩的办法矫正孩子的坏脾气

奖惩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只有奖惩分明,才能在孩子心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就孩子爱乱脾气这个缺点而言,父母同样可以用奖惩的办法对其加以矫正。

比如,当孩子随意乱发脾气时,就扣除他相应的零花钱。如果孩子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发脾气的次数,就奖励他一件可爱的玩具或者一顿丰盛的大餐。

惩罚是对孩子的警戒,奖赏是对孩子的激励。对于一件事,孩子在以前会乱发脾气,所以让他受某种限制和处罚;而在以后同样的事情上,孩子不再乱发脾气或乱发脾气的程度减轻了,父母就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就让孩子明白乱发脾气是不对的,是不被接纳的,从而使孩子正确的行为得到了巩固,乱发脾气的错误行为也就被逐渐消除了。

方法三:给孩子准备一个发泄情绪的沙袋

孩子对家长、老师不满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时,就会大声喊叫,发脾气,甚至砸东西。这时,如果家长训斥他,孩子发怒的劲头往往会越来越大。反倒不如给孩子(特别是男孩)准备一个沙袋,让孩子通过“练拳”来发泄不良情绪。

当然,家长也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沙发垫、枕头等,让孩子捶打来发泄情绪。当孩子的情绪稍微稳定后,家长再来告诉他,一个优秀的孩子应该有能力去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样孩子就慢慢地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方法四:多让孩子做“磨性子”的事情

孩子乱发脾气,往往也是情绪急躁的缘故,对这样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就要多让他做一些“磨性子”的事,以缓解他性格里急躁的成分。

例如,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书画兴趣小组,在练习书画的过程中陶冶性情;让孩子帮助妈妈择韭菜、剥毛豆,在劳动过程中培养毅力和耐心;双休日,带着孩子去登山、远足,磨练孩子的意志力。

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实施一年之后,孩子的急性子能得到很好的缓解,发脾气行为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有毅力、有技巧地进行下去。孩子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在将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从而获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