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30

第30章 找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做

王博已经上初中了,但是做事还是没有什么坚持力,总是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又做那个。

对于学习更是如此,虽然他每天放学回家就会开始做作业,但是,总是语文作业还没做完,就想着要看数学习题,数学习题还没看完,又想着去背诵英语。如此一来,反而什么都没做好。

而且他虽然一直呆在房间里,却根本不能坚持学习半小时,总是看会儿书又去听一会儿音乐,不一会儿又躺到床上去了。王博的爸妈真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就是缺乏持久的耐力的表现。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缺乏耐力,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那么又怎能取得成功呢?

一般来说,孩子做事都缺乏耐心。当孩子做某件事不能持续到底时,父母一定不能做出让步,要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父母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找一些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来锻炼孩子做事的耐力。比如,让孩子培育一盆花,从播种、浇水到施肥都由孩子来亲自完成,而且要每天提醒孩子观察一下花的生长和健康状况,时间久了,孩子就能养成持之以恒的能力了。

此外,父母还可以帮孩子制定一些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因为一个人只有主动、自觉地去实现既定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才能体现出他的恒心。而对于孩子而言,只有具体的,可行的目标,才能促使他去努力实现。当然,这个目标也必须与孩子的年龄、经验、能力水平相适应,应该是孩子在经过自身的努力后能够实现的,也就是说,目标既不能定得太低,也不能定得太高。

如果定得太低,那么孩子将学不到新东西,也不会产生学的兴趣;如果定得太高,则会使孩子难以实现,就算是有一定的毅力,最后孩子也会放弃。只有在短期内经过孩子的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才能激励孩子不断进取。当孩子完成了一个目标后,成功的喜悦会增强孩子的进取心,激起他对下一个目标的热忱,从而养成了不断进取,持之以恒的习惯。

除了这些外,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这也是为孩子提供克服困难的锻炼机会。因为,越是在困难的环境里,越是能锻炼出孩子的恒心。所以作为父母,要做的是鼓励孩子做事不要半途而废。当孩子经过努力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工作后,父母也不要忘了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可以强化孩子的恒心和坚持,让他逐渐养成好的习惯。

当然,要想拥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最主要的还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监督,靠自己的自觉来锻炼自己持之以恒的能力。比如,父母在与孩子共同确定某种活动、某个目标后,开始的时候可以每天检查孩子完成的情况,让孩子自我评价做得怎么样,并对孩子的良好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做得不够好的也要加以引导,让孩子改正错误。

当孩子长大了一些后,可以为孩子制作一张“自我鉴定表”,让孩子对完成学习计划、良好行为习惯,或者某种活动目标等情况进行自我评分,并定期把“自我鉴定表”送交给学校的老师,让老师了解并表扬孩子的这些自觉行为,对孩子的自我监督进行监督。

在不断地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中,孩子也就养成了督促自己持之以恒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