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29

第29章 减少干扰因素,集中精力干一件事

“每当我做作业的时候,妈妈总会在我身边转悠,一会儿凑过头来看我做得对不对,一会儿给我端来水果,还对我说‘吃了再做吧’。过了一会儿,又给我倒水,还说‘喝点水吧’我真的快被她烦死了!”

“每个星期天,我都会在房间里看书、做作业,但是我妈妈经常和几位阿姨在客厅里打麻将,吵得我不能静下心来,老是走神。”

“我的妈妈经常对我说,你先把作业做好了才能看电视,等会我来检查,然后她自己去看电视了。虽然她把电视声音调得很小,但我做作业时会不由自主地想象电视里正在放什么节目。唉,一点学习的心思都没有。”

“有一天,我正在自己的房间里专心地练字,爸爸嗵地一声打开了我的房门,进来找东西,我专注的心一下子被打乱了!”

……

这是几个孩子描述被干扰的情形,相信在很多家庭都发生过,父母们的这些做法,表面上是在关心孩子,实际上却是打扰了孩子,影响了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不能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生活中,许多家长总是埋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马虎、爱出错,却没有反思自己是不是扮演了干扰孩子的角色。因此,当你的孩子专注力不够的时候,你应该先扪心自问“我是否给孩子创造了安静的学习环境”?

当然,引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生理原因:孩子生病、疲劳、天生好动、轻微脑功能失调等,都会使孩子难以做到专注。其次是心理原因:自信心不足、过分依赖、对所做的事情毫无兴趣、情绪低落等。

除了解决孩子生理上的问题外,家长应该认识到,如果教育孩子的方法科学,也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一、给孩子尽情玩耍的时间。

生活中,有些家长喜欢限制孩子,生怕孩子因为玩的太久,忘了学习。于是总是在孩子的耳旁催促孩子要认真学习,但是没能开心玩耍的孩子,即使他们被逼无奈坐下来学习,他的心思也难以集中起来。

表面上他们安静地坐在那里,但是脑子里想的却是游戏的事情。这样孩子既没有机会尽情地玩,也不能把学习搞好,而且还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对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没有一点好处。

所以,父母不能压制孩子。任何剥夺孩子玩耍的时间、控制孩子的自由、强迫孩子学习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当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玩耍中时,正是培养孩子聚精会神的状态的好时候,此时家长不要任意打扰和干涉孩子,因为只有玩得专心的孩子才会学得专心。

二、要把家里布置得舒适有序。

孩子往往缺乏成人那种自控力,他们原本注意力就不是很集中,如果家里整天杂乱无章,嘈杂不安,孩子很容易分神,特别是孩子的小房间,父母要花点心思尽量将其布置得舒适有序,使之成为一个学习的好环境。

不论孩子在做作业还是在休息的时候,父母尽量不要大声说话,电视、音响的声音要尽量柔和,以免对孩子产生干扰。另外,父母最好不要随便闯入孩子的房间,特别是当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父母最好不要与之说话。

另外,父母要做个好榜样。有的父母喜欢看书,喜欢写文章,可以一两个小时坐在书桌前不动,潜移默化中就使孩子养成专注的品质。

三、让孩子目标明确,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比如,在家里安排孩子整理房间,可以让孩子把需要整理的东西一一列出来,然后按顺序做好。让孩子意识到如果不这样做,而是一会儿扫地,一会儿又整理废旧书籍,就会把刚扫的地弄脏。这样会影响做事的效率。

在学习中,父母要告诉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不要因为反复更换所做的事情,而导致注意力分散。这有利于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

四、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培养专注力。

兴趣对孩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结合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使孩子的智能得到最大限度、最持久的发挥。

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会全身心的投入,这对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很有好处。长期坚持,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专心致志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