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子商学院
9681100000019

第19章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节俭管理

〈原典〉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第六十七章

〈释义〉

天下人都说我的道是大的,但好像不美。正是因为它大,所以好像不美;如果美的话,那早就是细小的了。我有三个法宝,我掌握它们并珍视它们:第一是慈爱,第二是节俭,第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头。慈爱,所以能勇敢;节俭,所以能富裕;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头,所以能成众人的君长。

商学讲义

说一个企业竞争力很强,许多人可能会想,该企业的技术实力一定很强,或者拥有较高的员工素质,或者管理体制比较先进,资金流量比较充足,销售体系比较完备等,诸如此类。这些想法无疑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更加简单明了的说法,那就是——这个企业的成本控制力很优秀。

尤其是作为现代化的企业,效益已经不仅取决于生产与销售的业绩,通过节能降耗来实现和创造利润也是企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勤俭节约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本。只有节俭,企业才能生存。在微利时代,在是否节俭的问题上,企业面临的只有一种必然的选择。跨国企业巨头们用他们的行为证明节俭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品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节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成功的资本,是企业的一种竞争力。

企业教案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依靠竞争力,可竞争力从哪里来?许多人的答案一定是市场。

的确,企业一般都是通过向外部市场提供产品与服务来赚取利润,尤其是在产业发展的初期,由于竞争不够充分,企业会觉得市场就像是刚开发的油井一样,怎么挖怎么有。可是一旦产业发展成熟,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日趋激烈,到了一定阶段,一方面,企业都会采取挤压利润也就是降价来换取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企业能够支撑到最后,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实力,大家能提供的产品越来越同质化,没有谁能在市场取得垄断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取得竞争力变得越来越困难,惟有转向内部挖潜,通过降低内部生产成本来增加竞争力。所以一个产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往往其所在的企业比拼的就是成本,谁节约的成本低,谁获取的利润就大,谁就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市场竞争的激烈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企业迫于降低成本的压力,会挖空心思在管理、技术、生产等各个方面不断加以优化,使企业自身素质得到快速提高,竞争力不断加强。这在产业初期市场利润丰厚的条件下是办不到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节约成本就是提高竞争力。

提高竞争力一靠创新产品,二靠节约成本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我们常说,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其实质就是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生产出具有新功能的产品或用更低的成本生产产品。一个企业做到这两点,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一个国家做到这两点,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获胜。

沃尔玛是一个微利时代生存的企业奇迹,它既不高深莫测,也非高不可攀,它的生存基础说透了就是两个字:微利。沃尔玛的生存和成长不但不受微利时代的影响,甚至得益于微利时代。“沃尔玛式生存法”的道理很简单:价格低了,就要想办法降低成本,扩大销售。

在中国沃尔玛总部,所有员工的办公桌都是电脑城里最常见的那种最廉价的电脑桌,连老板也不例外。有的连桌子边上包的塑料条都掉了,露出了里面劣质的刨花板。虽然你可能对沃尔玛的节俭有所耳闻,但是你所见到的绝对会超乎你的想像。

已经59岁的沃尔玛亚洲区总裁钟浩威每次出差只乘坐经济舱,并购买打折的机票。他有一个习惯,喜欢在乘机时问邻座乘客的机票价格,如果发现比他购买的机票便宜,公司的相关人员就肯定会因此受到质询。

沃尔玛的购买者和供应商讨价还价,他们被认为是最精明、最难缠的一批家伙,但他们出差却只能住便宜的招待所。沃尔玛的一个经理去美国总部开会,被安排住在一所大学因暑期而空置起来的学生宿舍里。这是沃尔玛吝啬的一面,它绝不会因为你的办公桌上有几个坑而为你换一张新的,“反正也硌不死人”。

除了办公设施简陋外,沃尔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一旦商场进入销售旺季,从经理开始,所有的管理人员全都到了销售一线,他们担当起搬运工、安装工、营业员和收银员等角色,以节省人力成本。这样的场景只会发生在一些小型公司里,而且这种行为常常被人视为“不正规管理模式”,在沃尔玛这样的大集团中却司空见惯。

沃尔玛能够取得今日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成本领先战略的正确运用。沃尔玛对于自己的经营对象非常清楚,它既不是产品,也不是市场,而是成本——整个企业的流通成本,只有成本领先才是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基于此,沃尔玛确立了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并进行了正确实施。而反观那些业绩平平、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的企业,绝大多数没有明确的竞争战略,往往既不是低成本控制者,也不是独树一帜的产品或服务提供者,模糊不清的战略加上不恰当的实施策略与措施,使这类企业经常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我国大部分企业就属于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