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子商学院
9681100000012

第12章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用最合适的人做最合适的事

〈原典〉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八章

〈释义〉

上等善人像水一样。水善于利万物而不争,处在众人所憎恶的卑洼地方,所以近似大道。上等善人善于选择地位居住,心胸善于像深不可测的渊,施予常与善人。另解:施予人善于像大公无私的天。说话善于有信,政令善于治国,干事善于利用才能,动作善于抓住时机。正因为他不争,所以没有过失。

商学讲义

知人善任,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知人。即管理者对员工有一个清晰明了的理解。看员工是否具备某项工作能力。只有混乱的管理,绝没有无用的人才。在清楚了这一点之后还必须认识到,每个人都不是全才,这就要求管理者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要求一个搞技术的人去抓管理,那么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个人十之八九未必能做好管理,最恰当的是还让他去做他擅长做的技术。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你才不会做出豹子抓老鼠的荒唐事来,你才能有效发挥人才的价值,做到人尽其才。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时时在变,但惟一不变的就是人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了优秀人才,企业也就拥有了克敌制胜的法宝。选用一流的人才为企业服务,企业就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企业教案

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说过:只有一流的人才才会造就一流的企业,如何筛选识别和管理人才,证明其最大价值,为企业所用,是企业领导者面临的颇为头痛的问题。选取适用的人才,发挥人才的每一分才能就要求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做,通过各种途径招纳、选聘优秀人才。这方面并不一定要遵循什么章法,但优秀的人才自然具备大多数的、共有的出色能力,如特别擅长某种技术或工作敬业等。找到具备多种优秀品格、优秀能力的人,你也就网罗到了出色人才。

在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看来,企业不缺人才,人人都是人才,到处都是人才,关键是能不能将每一个人所具备的最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了把每个人最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海尔“变相马为赛马”,并且在全体员工高度认同的情况下,不断实践、提高。

张瑞敏说:“你能翻多大的跟头,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这无疑给每个员工提供了一个任其发展的广阔空间。他主张在竞争中选人才,在竞争中用人才,将人才推到属于他的岗位上去,去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这无疑是一种有利于每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制,使每一个人都能在企业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和位置。

张瑞敏的这种政策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热情,每位员工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企业效力。无疑,海尔的这种政策是企业成功用人的典范。

企业用人也应该有轻重之分。人的能力是不尽相同的,有大有小。用人之前的比较考核非常必要。只有比较才知差距,只有知差距,人事安排才到位。企业最忌讳的是本末颠倒,要么大材小用,要么小材大用。企业要善于分清主次,分清主流和支流,大胆启用人才中的拔尖者。企业用人还应该有差别之分。什么类型的人才做什么类型的事,千万不要张冠李戴。懂管理的将他请进办公室,懂生产的将他请上流水线。只有做到各就其位、各谋其职,企业的各项工作才会有条不紊地展开。现代企业的领导者要知道建立高效团队的有效法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长处也好,短处也罢,关键在于怎样利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利用得当,短处可变为长处,而长处的效率会更高。用人时,领导者要善于取此之长补彼之短,让他们互为补充,扬长避短,最终精诚合作,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能。

《日经商务》曾对本田宗一郎进行专访,提出“为什么本田能够取得成功”这个问题,本田宗一郎是这样回答的:“用一句话来讲,是因为我们没走弯路,而是一帆风顺地走过来的。我这个人根本考虑不了其他事情,即使有其他可赚钱的买卖也干不了,也没有去做的勇气。另一点,我是搞技术的人,对财务上的事一窍不通,我将它交给藤泽来经营。能与藤泽合作是我最幸运的事,本田公司也因此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人们用“技术之本田、经营之藤泽,汽车上的两个轮子”等来形容本田与藤泽的关系。索尼公司的井深大说:藤泽是位使本田百分之百发挥才能的精明经营者;本田是一位百分之百信任藤泽才华的天才技师。

本田勇于解决技术问题,但对理财不甚知晓;藤泽不懂技术,但能够筹集资金,推销产品。两人相互合作正是为了取长补短,形成了完美的组合。如果两人不合作,恐怕本田公司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因为本田是商品的研制者,推销能力再强,没有商品作为实体便毫无意义。另外,不管本田研制的摩托车多先进,如果没有推销到市场上,那只不过是个人的爱好罢了。若要当成商品大量生产,那时藤泽就有用武之地了。本田和藤泽这种互敬互重、取长补短、团结合作的做法成为组合经营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