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子商学院
9681100000011

第11章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稳定压倒一切

〈原典〉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三章

〈释义〉

国君尊重有才智的贤人,则人民就会追求知识,利用才智去争权夺利。所以说:“不尊重贤人,使人民不争夺。”国君重视难得的财物,则加重剥削人民,百计追求,人民没法生活,只好偷窃。所以说:“不重难得的财物,使人民不偷窃。”国君宣扬争夺可欲的物品,必将使人民的欲望提高,以至犯上作乱,所以说:“不宣扬可欲的物品,使民心不乱。”所以圣人的治国要使人民的心里空虚,肚里充实,意志薄弱,筋骨坚强;经常使他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一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干错事。要执行这种无为的政治,就没有不治的了。

商学讲义

有句俗话叫“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企业置身于商海当中,沉浮不定,时时处处面临着竞争对手的挤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定要杜绝内部人员的争斗。如果某些内部人员因一时情绪失控而陷入争斗时,企业要及时出面调解,让他们化干戈为玉帛。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内部争斗只能使组织涣散,集体力量销蚀,这对企业的竞争是极为不利的。试问,一个内忧外患的企业还有什么能力与对手抗衡呢?

领导者要想管理好一个企业,不仅要充分信任下属,而且也要获得下属的信任。俗话说“带人不如带心”,领导者要获得下属的心,应当以诚信为本。首先领导者要做到言出必行,没有把握的事儿不要轻易许诺,而对许诺的事儿则要尽力而为,绝不能装装样子,做表面文章。对已经制定的规章制度,领导者不可摇摆不定,朝令夕改。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被下属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你的真心诚意、你的言出必行、你的信誉为本,必然换来下属的忠心追随。

企业教案

毋庸置疑,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确保企业稳健发展不可或缺的“稳定器”。它虽不是医治企业病症的灵丹妙药,但的确是抑制企业病症萌发和扩散的一剂良方。

1951年,吴舜文夫妇在台湾新竹成立了台元纺织公司。当时的台湾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台元的棉纱、棉布的供应解决了民众生活的紧急需求。

吴舜文的经营原则很独特,她说:“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必须走向制度化,我个人做事的原则是绝对要求公平,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1961年,台湾纺织业出现衰退现象,许多企业陷入困境,因而停发了工人的年终奖金。但吴舜文认为,企业亏损是业主的事,工人不应该受累。于是她决定:台元厂工人年终奖照发,制度不变。吴舜文的这些措施使职工找到了归宿感,使职工将工厂视为“自己的企业”。当有的纺织厂把高薪征求熟练女工的广告贴到“台元”厂时,这里的工人却不屑一顾。正是因为吴舜文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独特见解,赢得了许多对手的尊重。福特公司总经理称赞吴舜文是“值得敬佩的竞争对手”。

巴林银行、“郑百文”这些曾经辉煌得令人引以为豪的企业,犹如一座大厦在顷刻间倒塌,谁不惋惜;“中航油”、“中储棉”、“中行”等事件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谁不痛惜!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企业何以落到如此境地?

答案是被人们称为现代企业稳健发展的“稳定器”——内部控制制度在这些企业成了一纸空文,是墙上的摆设。

无论是成功的公司还是失败的企业,我们可以相信:成功的企业,内部控制有效的企业,其幸福是共同的;而失败的企业,尽管各有各的不幸,但有一点也是共同的,那就是内部控制失效。

对任何企业来说,再完美的制度如果得不到严格执行,就是一种摆设。

近两年,一本叫《执行力》的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这一方面说明了“执行”对于“做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反映了许多国人心目中“执行”概念的缺失。

不是吗?资本雄厚的巴林银行在衍生性金融产品的不当操作下宣告破产,即是一桩百分之百内部控制失效的例证。虽然稽核人员早已稽核出来其操作异常,但因为管理当局的宽贷,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原则,最终使这家“百年老店”回天乏术。曾经以利润高速增长现身的“郑百文”,在成绩面前头昏脑涨,激进扩张,对下属子公司管理失控,迅速跌入经营失败的困境,上演了一幕扼腕长叹的悲剧。更有离奇者,像银广夏,表面上有关会计凭证审核、批准等控制“完美无缺”,背地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造假链!尤其是2005年年初发生在中国银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的“巨额现金神秘消失”案件,更是一起典型的由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造成的“惊天大案”。

内部控制是一个极富弹性的制度,倘若企业管理者忽视了内部控制制度对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不身体力行,甚至影响了控制制度的执行程序,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走向混乱,直至灭亡。

不可否认,就目前我们企业发展的现状而言,如果要全面、到位地落实内部控制的要求,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决不能因为“不好做”而“不去做”。制度建设上存在的控制缺陷绝不是我们造成行为缺憾和损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