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
9476500000018

第18章 社会化分享:排行榜的动力,朋友圈的魅力(1)

现在在互联网中,越来越多的圈子涌现出来,人们在这些圈子中彼此交流,互相沟通,那么这些圈子对于企业来讲意味着什么,企业又要如何利用好这些圈子来为企业服务呢,看看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互联网时代的沟通工具

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多,手机再也不单单是一个单纯的通信工具,而是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作用(当然这些作用是通过手机中的各种应用实现的),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各种即时通信应用,比如,微博、QQ、微信等等。在社交网络时代,人们用得最多的沟通工具就是微博和微信了。这些应用很好地诠释了沟通的作用:快速,隐私,可见。而且还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交流互动,并且沟通交流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文字,现在还可以通过语音,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沟通交流。

在几年以前,不管企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阻挡人们使用QQ和MSN,是封锁也好,是监控也好,是禁止也好,就算是QQ和MSN上面有很多的病毒,也要面临非常多的骚扰,仍然阻挡不了时代进入Web2.0时代,阻挡不了人们使用QQ和MSN等即时沟通软件。不管是家人和朋友之间的闲聊,还是工作交流亦或者企业之间的沟通,使用即时聊天软件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到了Web3.0时代,微信和微博替代了原来的QQ和MSN,这些软件都是移动环境催生出的即时通信软件的变种,被统称为社交即时聊天工具——MSIM。如果一个企业可以意识到这些软件的价值,并且能够很好地在实际中应用,那么这些软件就能给企业带来很多的好处。

传统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大部分都是用电话、短信和邮件的方式,但是现在的企业就可以使用MSIM来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快递或者其他的物品运输,就是用MSIM工具,让消费者看到包裹实时的动态,而不需要去快递公司的网站查询,还有任何一个网站都可以用MSIM来协助消费者更快、更有效地进行网站的搜索。

人们作为消费者,都是不愿意看到微信、微博又成了各种无聊的营销广告争相进入的领域,也不希望在微博和微信上到处是这样无聊的信息,那么就需要在行业里面形成一个清理MSIM垃圾信息的地方。一个方式就是用以前的许可的方式,就是类似于垃圾又将,屏蔽信息,但是大部分的学者都不赞成这样的做法。从数据上来看,垃圾信息是人们无法接受的,而且在客户端上类似于传统的那种大篇幅的广告,基本没人看。

对于MSIM大部分的客户觉得这是一个交流工具,而不是一个宣传平台。所以很多的消费者就反对企业用MSIM来做广告。在MSIM上投放的广告绝大部分都被消费者无视了,因为人们都忙着聊天娱乐,谁也不会去关注这样的广告。如果企业想用微博或者微信来做广告,也是行不通的,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在自己的客户端上放广告,就算是有也是无视。

如果提供应用的软件企业像现在的网站一样,在客户的客户端上弹出各种消息,那么用户就会觉得自己被骚扰了,就会觉得很不爽。无论是谁,都不喜欢自己和别人聊得正欢,突然蹦出一个消息出来,打断自己与别人的谈话,都会觉得非常烦。

但是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对于许可广告的产生和发展,行业是可以用合理的方式来进行监管的。现实当中也有例子,现在的电子邮件不就是这样吗,不过基于MSIM的宣传问题,在国内还没有提起,不过如果和电子邮件类似的话,那么真的允许通过微博、微信来做广告和组织营销活动也可以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不过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消费者还是有很大可能无视掉的。

不用很吃惊,原来的电子邮件就被企业当作首选的营销方式,使用电子邮件,消费者的自主权利更大,我想看就看,不想看就可以删掉或者选择无视,这就让消费者真正主导营销活动。如果这种活动真的可以在微博、微信上搞得话,在形式上也应该和电子邮件差不多。

利用新的沟通手段来营销

没错,现在的时代和市场,就是各种粉丝大行其道,由粉丝来主导,这个情况,企业在微博、微信上的营销活动都已经证明了。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年轻人,并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目标客户,这是由于企业发现未来的消费主体就是适应新消费模式的年轻人。而且年轻人对新鲜的事物总是乐于去尝试,成为了新产品、新工具的第一批用户。不管是QQ、MSN、电子邮件还是现在的MSIM,年轻人一直是时代的先驱,最新鲜的事物最好奇,也最喜欢这些新东西。也许企业有完整的营销渠道,也有营销的市场和各种不同形式的营销活动,还有各种的广告宣传,但是现在,微博和微信才是年轻人的“宝贝”,这种的MSIM工具在年轻人圈子里面非常火爆,而且受到年轻人影响,其他年龄的人也开始慢慢地接受这些工具,因此,企业必须去反思,自己的营销手段和思维方式是不是能跟上时代和市场的节奏。

现在使用QQ和MSN这样的即时聊天软件的人已经开始变少了,那么人们就会想,为什么不用现在流行的MSIM工具来进行文字的交流的呢?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明白这两类软件之间的区别,从表面上看,两者没有太大不同,都是在打字聊天沟通,但是MSIM在打字之外,还有更多的聊天方式,比如语音、视频、图片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MISM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用这种工具来进行沟通的主题大部分都是在相信任的朋友。就好比人们在接到垃圾电话或者垃圾短信是很烦一样,各种粉丝也非常厌烦别人用MSIM工具来骚扰自己。这种态度就好像是大部分人对于垃圾邮件的那种态度,如果你想让别人讨厌你,最快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好友列表中的人全都骚扰一遍。

还有,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想通过新的沟通工具来创造比较理想的沟通关系,那么这个人或者企业就必须要对MSIM很感兴趣。对于客户来说,他可以很快地从企业的相关部门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得到反映的问题的反馈,这就比较适用于那些已经建立起完整在线服务体系的企业,比如航空公司或者旅游服务企业。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使用MSIM,并且MSIM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中,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企业的营销人员要怎样合理高效的运用这种工具呢?怎么样来使用MSIM来与消费者直接进行对话呢?

企业要依据自己的特性和选定的目标人群的特性,来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哪种类型的MSIM工具,然后在不同的圈子里面发起话题,引动讨论,甚至还可以进行市场活动的直播反馈,与厂家的互动问答,当然少不了的就是不断更新的并且很受喜欢的表情。如果这样的方法可以持续进行,并且还是不断地改进,那么企业的营销渠道就肯定会有所开拓。

MSIM也不仅仅是在营销最开始辨别目标群体和融入他们的圈子的过程中使用,还可以在营销活动的其他更多的环节出现。比如在电商平台上,客户在关闭了购物车或者离开网店的时候,店主就可以发送微信或者旺旺消息来对客户进行询问,看客户是对哪里不满意,有什么样的反馈,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在实体店中,客户离开的时候,手机上蹦出店主的微信,来询问客户的购物感觉及相关的反馈,像这样的比较特别的挽留方式,还有各种小礼物都会让客户感觉很贴心,并且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问题又出现了,企业有没有完善的技术或系统来对消费者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来支撑企业以后的动作。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MSIM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工具,是体现潮流的新潮工具还是一个骚扰的手段,还是两种属性都有。

其实工具价值的体现就看人怎么使用。人们会把MSIM还有相关的营销手段当作什么,就看企业能够怎么使用这些工具和手段,让这些工具和手段与粉丝的生活相结合。事实上,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80后和90的首选聊天工具大部分情况下都是MSIM。

当人们发觉,周围的人都在使用微信,用语音交流,然后开始进入微信客户的圈子,使用微信,这才知道,平时一起工作的同时还有很多的客户,人家都已经用了很长时间了。当企业的老总们开始用微信和员工交流的时候,才明白员工用得比自己熟练得多。

因此,无论人们接受还是不接受,MSIM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或者家里的上了岁数的人还没能跟上节奏,但是他们可以一点点地去适应,一点点地开始学习;但是如果是做营销的,就应该尽快掌握这种工具,并做到得心应手的运用,甚至是去发明一些新的用法。企业可以把营销活动做成一个依靠微博和微信的宣传推广活动,这样的活动与客户来说更有吸引力,企业利用MSIM工具可以把任何一个营销活动的方方面面记录下来,作为以后活动的依据,还可以利用MSIM快速响应客户。

说了这么多MSIM的好,也要说说这个工具的缺陷,在运用这个软件的时候,可以很容易的创造出很有攻击力的手段,或者很有意思的话,但是这些都可能是在政府监管的范围内,而且如果政府觉得手法太过火了,没准儿就直接禁止了。

未来的营销趋势还是MSIM,这个东西可以让客户有更多的选择,得到更多的信息。而且如果可以屏蔽掉那些垃圾信息的话,MSIM的有效时间还会更长,也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社交圈与信任力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买卖就是以信任作为基础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把这样的关系网定义成以血缘关系或者物种类别做基础,从而形成的一种“差序格局”,这样的关系网就好比是一个同心圆,一圈圈地往外扩散,关系的远近就决定了圈子和圈子之间的距离。这样的关系网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人和人之间有血缘关系或者是处于同一个圈子,所以彼此都很了解,这样就把交易的风险降到最低。当然也有弊端,那就是市场很小,“蛋糕”就那么大,而且很容易出现赖账的情况,这是一种不好的情况,因为如果市场开始扩大,开始有陌生人的存在,如果还是经常不给钱,就会造成信任度大幅下降,别人不信任你,也很有可能也会赖账,最后的结果就是交易风险被抬得很高。这种情况会发生就是由于在工业时期之前,市场或者说社会都是各个家族并存的状况,而不是所有人都遵守一套制度。这也是传统的中国的经济不能变为西方那种市场经济的原因。

不过原始的社会形态和市场体系却是最有人情味的,可能效率不高,但是不会向工业时期那样变得冷漠,充斥着人性中负面的东西。

伴随着互联网而不断发展的技术和生活,从某个角度来讲,又让人们回到了初始状态。互联网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容易、更快捷,也让人们的交际圈子不断扩大,每个人都可以依靠互联网,把自己的朋友圈和亲戚圈等各种圈子连接在一起,形成数不清的一层层的圈子。虽然交际的范围变广了,但是信任还在。

用户思维与信任的关系

让客户感到新奇有趣只是个开始,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就还要需要让客户产生信任和认同。企业要让客户对自己产生信任感,就必须要让自己的产品带给客户意想不到的感受。不光是满足客户对于产品功能的需求,还要满足客户的感官需求和精神需求,给他们认同感及非常好的购物感觉。

有了客户的信任和认同之后,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呢?打个比方,人们要买手机,比如说买了联想的或者华为的,肯定都会有自己的感觉,最常见的感觉就认为自己买的手机不错,质量什么的感觉都还好。别的感觉就没什么了。但是如果买的牌子是苹果或者小米,那感觉肯定是有明显的区别,因为苹果和小米不光是一个品牌,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的态度。人们在买完之后一方面是觉得自己买的东西不错,这就是一种信任感,一方面就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圈子,获得了一种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就来源于品牌所打造的品牌文化。

1.获得用户的信任

顺丰速运从成立到现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但是始终秉持自己独有的市场目标,就是主要运送中端文件和一些小件的运送,不会接大件或者大量物品的运送,在顺丰所递送的物品中,大部分是各种文件。顺丰一改以往的加盟方式,变成了现在的直接控制,也让人们眼前一亮,这个转变也是顺丰的转折点之一。顺丰一直以来都讲求递送的速度,把快速当作客户体验的核心,并且坚持各个环节都按照标准进行,就是这样的坚持,以及对细节的把握,让顺丰的广大客户用的放心,把自己的信任交到顺丰手上。

有了用户的信任之后,就要注意保持住这种信任,并且不断地推广企业的品牌,这也是让客户变为回头客的前提。如果细心观察的话,就能察觉到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互联网公司的老总都喜欢出来露露脸,尤其是到处宣传自己的产品里面和经营模式,有代表性的就是很知名的陈欧体。

2.聚美优品,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聚美优品是国内首家也是规模最大的化妆品抢购卖家。聚美优品的建立者有三个,分别是陈欧、戴雨森和刘辉,公司建立之初的想法就是建立一个给客户带来便捷,觉得很有意思并且信得过的化妆品购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