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9455900000029

第29章

通过广告的能指与品牌的所指及其关联,消费偶像建构了一个个消费神话,这里的消费神话指被理解为消费意识与消费习惯的意识形态。人们对物的欲望与需要,不仅仅是一个身体与生理的问题,更是一个心理与文化的问题,尤其是当人类的需求的欲望变得无限膨胀时,就更是如此了。奢侈消费并不局限于时尚服饰奢侈品牌的消费,还扩展到与时装过度消费相关的一切领域。如果说喜新厌旧与人的本性相关的话,那么对新奇、时尚的过分迷恋则是人性变异的一种表征。在这一切为了消费而消费的活动中,揭示的是人们的畸形的、变态的消费观,以及在其背后潜藏着的无穷尽的、永不满足的物欲情结。

5.基于奢侈消费的物欲症及其危害

奢侈消费心理的问题,不仅广泛存在,还会流行与传染开来,并以消费文化的样式沉淀下来。“因此从流行文化和等级森严的工作场合等传染病高发地带,我们的新‘邻居’——有意或无意地——传播着物欲症病菌,把我们的期待值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后——用物质把我们塞得满满的。”([美]约翰·格拉夫等:《流行性物欲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20页。)人们所购之物,远远超出了其实际需要。

当然,奢侈的需要以及奢侈与必需的关系,在这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奢侈成为了今天的必需,现在的奢侈也可能成为未来的必需。这表明,奢侈也是历史性生成的。物欲的无限增长,必然产生相应的物欲症,这是一种与人的需要、消费生活相关的心理疾病。

在时尚生活中,人们往往为欲望、虚荣所累,其原初真性情遮蔽在面具下,活得其实也并不容易。“……在几十年间,年轻人以及岁数稍长之人的举止趋向雷同,他们崇尚年轻,推崇心理年龄、宽容教育、离婚、休闲服、袒胸露乳、游戏、运动以及享乐主义伦理,并在这些崇尚之中快速轮换着。”([法]吉尔·利波维茨基:《空虚时代:论当代个人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125页。)物欲症患者总认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不断地去扩张消费欲望,购物狂就是典型的物欲症患者。

对奢侈的过分渴望与追求,其本身就是生活意义缺乏的一种表现。不久的将来,中国可能成为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奢侈品市场。甚至还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生存悖论,即消费越高档、生活越富裕,人生的意义越离人们远去。

物欲症患者购买了许多自己其实根本不需要,也绝对不会去使用的东西,这一切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物的占有的无穷欲望。这不仅造成了物质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损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物欲症——消费至上主义的恶疾——扩展到全世界,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一些在美国尚未暴露的社会创伤,在世界其他地方已经浮出水面。”([美]约翰·格拉夫等:《流行性物欲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92页。)享乐主义把一切建立在感官的享受上,幸福主义把人生的幸福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二者一道成为了人生意义的根本规定。然而,这却往往与人生的意义失之交臂。奢侈的生活似乎给予了人们更多的幸福,但这种幸福感与幸福主义只是表象的,遮蔽在其后面的是心灵的空虚与意义的迷失。

人们的购买行为已不再是,至少主要不是满足生活的需要,而是维护畸形心态的满足,因为,一旦停止了这种购物,物欲的依赖就会因中断而发病,就像吸毒者要靠毒品才能维持所谓的正常一样。

在这里,“虚荣的一个主要对象是服饰,而想象飘忽不定的特点使之与时尚具有了天然的亲和力。”([美]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21页。)在消费生活中,物欲症还是流行性的,它不仅表现为对时尚之物的不断占有,还包括其在人群中的效仿与传染。随着商品的不断更新而出现的流变的时尚,成为了物欲症患者的追踪目标,他们在不断地购买新出现的各种商品,在对时尚的不断追逐中来度过自己的消费生活。

奢侈消费与物欲症,导致了资源的匮乏、污染的加剧与生态的恶化。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在物欲症对地球的不断掠夺之下,资源供应、娱乐和审美机遇都在逐渐消失,这个消息已经够糟糕的了。但更麻烦的是,随着生物栖息地的消失,地球物种也正在迅速减少。”([美]约翰·格拉夫等:《流行性物欲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01页。)这表明,物欲症及其蔓延已危及到人类的生存。

物欲症还在人群中迅速而广泛的传播,为公众所普遍接受与效仿。在对时尚的追逐中,社会名流、演艺明星等成为了引领者,受到了人们疯狂的膜拜与摹仿。物欲症所带来的问题不断出现,并且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相互生成,刺激与加速了虚无主义的产生。

问题在于,对于超越正常价值之上的奢华的追逐,直接造成了对于自然和人类的罪恶。享乐主义认为,一切都是可享受的,人最终成为了欲望的奴隶。虚无主义则消解了传统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使生活的所有意义丧失殆尽。

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去的攀比消费相比,这种新消费主义更缺乏个性特征,而且对社会更加不利。而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可攀比的群体范围扩大了。”([美]比尔·麦吉本等:《消费的欲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26页。)流行性物欲症源于人的贪欲的无穷扩张,物被空前地加工、生产为奢侈品。人们不再为合理的需要,而是为了无穷物欲而消费,使虚无主义在人们的生活中泛滥成灾。因此,对奢侈消费与物欲症的批判与克服,是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得以可持续的重要前提。

四、劳动、存在与人的诗意居住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论美的规定

在美的规定的问题上,海德格尔与马克思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马克思以生产和劳动作为自己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据,从而在现代西方美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马克思看成是现代思想家,并力图去揭示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存在问题无疑是西方美学的根本性问题之一。这具体地表现在:存在的问题开端于古希腊,而后则是存在的被遗忘,再就是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追问,并由此展开了他的存在论的美学思想。在这里,生产、劳动是人的存在的重要方式。在美的规定的问题上,海德格尔与马克思都作出了独特而有意义的探讨。

1.人类生存方式与人的存在问题

人的生存与在世存在的问题,是人的根本性问题。当然,这也是现代美学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这个问题引起了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共同关注。对人类生产劳动的强调,是马克思美学不同于他之前的德国理性哲学的根本之所在。

在人的问题上,马克思把人看成是劳动的动物。虽然说人仍然具有理性,但人已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理性的动物。也就是说,在马克思那里,规定人们的思想状况的不再是一般的理性,而是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因为,“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第51—52页。)与此相似,在海德格尔那里,人接受存在的规定,人在本性上是此在。

对于马克思而言,作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劳动既是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分,它是使人成为人的基础与根本,同时劳动也规定了人的其他方面。对生产劳动与实践活动的强调,一直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起点与规定。

在马克思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6页。)马克思所说的实践,既不是指抽象的精神活动,也不是指精神领域中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而指的是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同时,人们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等构成的社会存在又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马克思把人的物质实践当成人的规定,以及人与动物相区分的根据。在人的问题上,海德格尔把人揭示为在世存在,而不仅仅是作为存在的一种样式的劳动。

在马克思看来,动物只是其本能的活动,而人才会去创造性地劳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把生产实践规定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强调劳动中的主体及其能动性。因此,美源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劳动实践。根据马克思,这里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实际上是指劳动能力的对象化,其基本意思是人把自己的劳动能力、力量作用在物上,使物成为劳动力的对象并按照劳动者的意愿发生变化。

此外,他还强调了作为对象化活动的人类劳动的客观性。“现在,这也许变得清晰了,在一定程度上,劳动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即一个作为历史性此在的人的此在的范畴。”(Herbert Marcuse,Heideggerian Marxism,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2005,141.)以存在论为前提,海德格尔旨在探讨存在的意义问题,这基于存在之被遗忘以及对存在的追问。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们只是关切到存在者,而存在自身却被遗忘了。

因此,要追问存在,就必须找到恰当的思想路径。海德格尔认为,一般的存在者是不可能通达存在的。作为有限性的存在,此在却可以使存在的通达成为可能。此在敞开了世界之存在,这里的此在不是作为主体的人,而是人的根本规定。为了克服主体论的弊端,海德格尔用此在悬置了劳动者的主体性特征。在这里,此在是经由存在者通达存在的必由之路。只有此在在,才能敞开存在者,进而显现真理与存在。

由此可见,对美与艺术的问题的探讨离不开此在。近代美学把美和艺术的问题当作认识问题,一切提问与回答都被置于认识论之上。在美和艺术的问题上,认识关联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当然,认识也并非不重要,但“认识是在世的一种存在方式。”(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第71页。)而且,海德格尔认为,认识这种存在方式并不是在先的,更不是根本性的。

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基于对黑格尔实践观的批判与改造。在充分肯定了黑格尔发现通过能动的生产劳动创造自身的伟大功绩的同时,马克思对黑格尔实践观中的唯心主义予以了深刻的批判。

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只是用抽象的思想活动替代了现实的物质劳动。在分析与批判黑格尔劳动观念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的理论,从而实现了对黑格尔劳动观念的超越。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确立了现实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观。实践是人的社会的、历史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物质感性活动。

与马克思一样,海德格尔也对德国古典美学展开了深入的批判。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把对美的思考置于存在的基础上。究竟什么是美,一直是古典美学最根本的问题,也是现代美学所力图解决的问题。自从柏拉图以来,西方美学就踏上了探索美的本质这一问题的艰难历程,这些探讨表征为基于认识论的各种命题。

何谓命题的规定呢?“一命题是真的,这意味着:它就存在者本身揭示存在者。”(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第251页。)但是,命题不是真理的原初处所。正相反,“最源始的‘真理’是命题的‘处所’。”(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第260页。)这里的真理不是认识论的真理,而是存在论的真理。存在是命题的存在论基础,一切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都必须回归存在论这一前提。

2.人的规定、区分与美的本性

马克思把人看成是劳动的动物,这既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理性的动物,也有异于黑格尔把人看成是绝对理性的形式。也就是说,规定人的是劳动,而不是一般所说的理性。同时,人与动物的区分,也正是劳动。

在马克思看来,“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第57页。)人的这种有意识的生命存在,当然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尼采从生命和创造力意志来揭示人的本性。在他看来,正是生命和创造力意志成为了人的规定。海德格尔批判了与主客体二元分离相关联的思想,在存在论的基础上来讨论人的问题。在海德格尔那里,人被理解为此在,人的根本规定是存在。

与后来的尼采、海德格尔一样,马克思放弃了把人规定为理性的动物的传统观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把人置于生产、劳动的境域。在海德格尔存在论的语境里,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以及真美善的区分不再有意义,美学与艺术的问题是关联于存在的问题,而不再属于一般的感性、理性的问题,也不再是作为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

其实,“青年马克思所写的文本,赋予劳动以人类的一般本质的地位,这只有在德国唯心主义的美学纲要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也就是说,艺术成为了从思想到社会的感觉经验的一种转换。”(Jacques Ranciere,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Continuum,2004,44.)这表明,马克思的思想建构,也离不开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批判。在海德格尔那里,此在敞开了存在者,并为存在的通达提供可能。当然,海德格尔并不局限于劳动者,而是对此在的强调。

在人与动物相区分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身的区分。人与自身的区分,表明为人与自身的现实给予性的区分,而且它是人的规定的真正实现。海德格尔则强调了,此在在本性上与常人的区分及其意义。

与马克思一样,海德格尔力图消解关于美的本质的问题,但他比马克思来得更为彻底。西方美学之所以不能解决好美的本质这样的问题,就在于它总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存在者中,去寻求美的最终根据进而规定美。在此,美的本质的问题不再有意义。

海德格尔为美的本性问题,奠定了一个存在论的基础,而一切关于美和艺术的问题,都必须在存在论上得到规定,并由此去探究美和艺术在存在论上的本源性。海德格尔把此在的本性规定为去存在,由此作为探讨美和艺术问题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