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9412200000011

第11章 情商育儿培养(7)

独立意识要从小培养从婴幼儿起,就应该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从玩耍、学习走路到吃饭穿衣、使用物品,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发展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如果父母事事包办代替、娇生惯养,只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无能、好逸恶劳等不良习惯的发展。

不应让不良习惯和行为得到滋长幼儿期是不健康心理的“孕育期”,如不及时纠正,到长大后就可以发展成为心理疾病以至犯罪行为,父母要特别注意教育和纠正孩子的说谎、斗殴、逃学、偷窃、吸烟、对性过分关注等不良行为,防止其滋长发展。不然,将来难以教育挽救。另外,家长还应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劳动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和文明礼貌的习惯。

品德教育不容忽视一个人的品德是人的心理行为的支柱和灵魂。父母应从小对孩子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和诚实、朴素、礼貌、勇敢、守纪律等优良品德教育,以塑造孩子美好的灵魂,将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培养善良品德在孩子遗传基因中就具备善良和体贴的天性。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教育,那么这种美好品性就会消失。在看电视时,孩子被电视节目引得哗哗流泪了,千万不要笑话他软弱,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流泪才是软弱,理解和同情别人的痛苦,那叫善良,这是一种好品性。善良的人一般性格温和,乐于助人,由于能够理解体谅别人的痛苦,较少计较自己的得失,反而显得坚强、开朗,容易保持心理平衡。冷漠狭隘的人患得患失,终日琢磨别人,弄得自己心神不安。古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天性是善良的,但后天的教育非常重要,善良的品性是可以培养的:

在游戏中激发善良孩子们喜欢在游戏中把自己想象成另外一个人,你不妨为孩子设计一些游戏来激发他们善良的天性,比如孩子用积木搭了一座迷宫,你说请他把迷路的小白兔送回家。你自己也不妨经常“生病”、“丢东西”,请孩子当小医生和小警察。不过千万要记住,得到帮助要向他道谢。这样孩子就会乐于帮助别人,从中获得一种特殊的精神愉悦,保持积极的生活情趣。

在生活中培养善良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善良品性,就是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有善良。一是对孩子要爱之得法,文学家高尔基曾经用通俗的语言说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的事情,关键是怎样去爱。对孩子娇宠放纵,从来没有好结果。与其对孩子在物质上关怀备至,不如从精神上体贴入微。得到理解、关怀和尊重(不是迁就)的人,才会用同样的感情去对待别人。

独生子女普遍物质供养过剩,精神关怀不足。以至他们也就不知“理解”为何物了。其二是让孩子多参加这样的实践。探望病人,慰问邻居,帮助朋友,都可以带孩子一同前往,让孩子习惯于帮助别人。

给孩子一颗善良的心给孩子一颗善良的心,要让孩子从爱护生命开始,不要随便打杀小动物,比如鸡、兔、猫等。同时不要让孩子有太多的烦恼,这样就会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培养高尚品德

美好情操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儿童时期的情操与周围众多的事物相联系,情操的内容不断丰富,其深刻性不断增加。作为父母应该时刻观察儿童心理上的变化,给予耐心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特别需要培养和发展以下几方面高尚情操:

道德感应当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关心家里的亲人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让孩子从小懂得做好事光荣。鼓励他们交朋友,珍惜友谊。培养孩子尊敬父母和老师,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

上进心孩子的求知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孩子遇到事物会十分敏感,他们会向父母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这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标志,父母面对提出的问题应该确切地回答,应该主动地启发、鼓励、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做好启蒙老师的工作,并时时鼓励孩子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审美感审美能力不是一朝就形成的,培养儿童美感要从儿童时期开始,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培养和激发其学习绘画、音乐、舞蹈表演、阅读文艺作品等的兴趣。引导孩子识别什么是美的东西,什么是丑的事物,使孩子的情操越来越美好。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到处得到大家的赞美和尊敬,你就得自幼培养孩子爱己助人的情操。曾有心理学家根据对数千名儿童详细研究而得来的报告显示,训练孩子成为一个具爱心而懂得自立助人的好孩子,是十分重要的,为此他们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让孩子清楚明白为什么他们要爱护弱小、帮助有需要的人,告诉他们什么是优良品格,而不是叫他们去猜测。

给孩子讲清专横是不值得鼓励的行为,你可以这样说:“如果你与莉莎分享你的玩具,她便可以像你一样玩得开心!”

孩子往往把父母视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身为父母要树立榜样,发挥爱人如己的精神。

让孩子分享照料弟弟妹妹或家务事的乐趣,亲身体验比你费尽唇舌空谈理论来得更有效。

教孩子建立信任感

10岁大的孩子还不十分懂得信任的含义,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信任。70年代的人性心理学运动中,信任行动盛行,现在仍是组成团队、治疗过程、自助团体的热身内容的一部分。

有些建立信任的游戏和活动也是很有趣的,比如:

搀扶盲人(7岁以上):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建立信任的方式,至今仍在许多咨询公司、体育团队和经营管理中用来培养成员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把孩子的眼睛蒙上,然后领着他在屋子里走。在绕过家具、躲开孩子们认为的障碍时,孩子便越来越依赖你身体上的指导。刚开始,孩子们也会排斥那种无助和依赖他人的感觉,但慢慢地会接受,并且觉得很有趣。而真正的乐趣是在你们交换角色之后。你被孩子牵着手满屋走,根本不知道要去哪里的时候。

进行前后,都要对互相之间的信任和依赖进行充分讨论。

后翻(5岁以上):站在孩子身后,扶住他腋下,指导他后翻,然后换角色。孩子一般太小,设法在你后翻时扶住你。但是,如果夫妻之间身材差别不大,那么完全可以当着孩子的面玩这个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看到父母之间互相信任,且能从中受益。

“秘密”游戏(7岁以上):该游戏非常有趣,能鼓励坦率,在感情上也富于挑战性。首先要求家庭每个成员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一个秘密,叠起来并在外边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入碗内。然后每人挑写有别人名字的纸条,在房间里绕一圈,说一件过去信任某人而向其透露秘密的事,再绕一圈,说一件透露秘密后被出卖的事。只要说出来,每次加一分,但也可以要求弃权。最后,每人问手中纸条的主人,是否宣读里面的内容,如果回答是“不”,便把纸条还给对方,如果回答“可以”,就宣读条上的内容,纸条的主人便得一分。

说谎与诚实教育

几乎刚会说话的儿童就开始撒谎,有时可能更早些。儿童在发展初期,看不出自己言行之间的直接关系,对他们来说,行为远比语言重要得多,而语言都是模糊的,有多重含义的。

儿童慢慢长大后开始发现,故意说谎而误导别人是错误的,当他们发现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谎骗自己,会非常愤怒。他们逐渐开始区分谎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儿童撒谎有多种原因,有的可以理解,有的不可以。小一点的儿童说谎是为了免受惩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让同伴羡慕。而大一点的儿童说谎多是为了保护隐私。虽然说谎在人成长过程中是难免的,但是儿童如果习惯性地说谎或对关系重大的事情也不说实话,就成问题了。艾克曼所描写道:“对重要问题撒谎,使父母处理起来更困难,撒谎作为一个问题就更严重。撒谎腐蚀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滋长了不信任,损坏了互相信任的关系。说谎意味着不尊重别人,使得与经常撒谎的人在一起生活几乎变得不可能。”

研究表明长期说谎的儿童,经常有诸如偷盗、诈骗、横行霸道等不良行为。经常说谎的儿童往往出自父母经常说谎的家庭。另外,由于管教不多,甚至厌弃子女的家庭出来的儿童也有撒谎的习惯。

要想培养有责任心、关心爱护他人,以诚实正直的品质面对生活挑战的儿童,父母应注意如下事项:

从小就要教育儿童诚实,并且做到始终如一地要求他们。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诚实的理解会有所改变,但诚实的标准不应有任何改变。

儿童很小时,你就可以和他共同欣赏某些图书和电视节目,玩建立信任的游戏,了解儿童隐私的内容变化,并把握机会与他们讨论诚实和伦理道德问题。

对待孩子做错事

幼儿做错事是难免的,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3岁的幼儿好奇心大,求知欲强,什么事情总想弄清楚弄明白。家里新买来录音机,总想看看、碰碰,找找发出声音的原因,结果弄坏了录音机,遭到家长训斥或“体罚”。

孩子模仿性强,家长平日的举止言谈是孩子模仿的对像,孩子说话带脏字,遭到父母训斥,既不服气,也不明白,为什么大人能说能做,孩子就不能说不能做呢?

还不能很好辨别好与坏,还未完全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见东西就要,总认为都是“我”的,跟小伙伴要东西,不给就抢,就打人。

父母遇到孩子做错了事,一定要先弄清楚原因,不可无原则迁就,更不可助长孩子的这种脾性,态度不能粗暴、生硬,也不能单调无味地说教,如:“你怎么不听话?”“你怎么记不住?”没讲清道理,孩子听不进去,反而会引起反感。要从正面引导,对因为好奇所犯的错误,先肯定其有好的一面,同时也应指出哪儿不对,错的原因,怎样才对。家长除了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外,要能表示出信任孩子能够改正错误的态度,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父母平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宽容性

幽默感经常被用在欺侮和侵犯等行为上。帮助孩子区别敌意的和非敌意的幽默,有助于培养他的容忍力和尊重他人的品质。孩子们必须了解一点,幽默可以和打、踢一样伤人,甚至更加厉害。别人的种族、宗教信仰、伦理观以及残疾等,是不能取笑的。如果孩子开了这方面的玩笑,不仅不应该鼓励,还应该借机和他一起讨论偏见、歧视的问题,应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感情,不应把他人的缺陷作为取笑的对象。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为了让宝宝在一个宽松、祥和的环境里成长,成为一个高情商的宝宝,父母应注意什么呢?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会真正地影响到宝宝,正所谓“言传身教”。

父母应多带宝宝参加有组织的活动,定期帮助他人,不仅能培养宝宝关心他人的品质,也能教会他们许多社会技能,使他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及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价值。这些都是高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可以教宝宝给生病的小孩玩玩具等等。

要想让宝宝关心爱护他人,亲身经历是必不可少的,光靠说是绝对不够的,某些情商技能,尤其是人际关系,只有通过亲身体会才能有效地在情感大脑中发育出来。

帮助孩子成为好听众

我们能通过游戏培养孩子很好的情感表达技能,也能帮助他们寻找机会表示自己同意与否的意见。但在“积极倾听”游戏上,他们会全身心地倾听别人的诉说,而不会插入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你完全可以把倾听技能教给10岁以上的孩子。方法就是玩“积极倾听”游戏,你和孩子都会从中受益的。

“积极倾听”游戏是这样进行的:

先和10岁以上的孩子一起写出至少6种你们关心的事,排成两列,一列写你的,一列写孩子的,内容不限,只要是让你们心烦的问题就行,但刚开始最好选择比较中性的问题或矛盾。然后取4张卡片,写下如下积极倾听技能:

复述对方说过的话(“你刚才说的是……”)

更详细询问对方说过的话(“你能再告诉我一点关于……”)

对对方所说的表示感兴趣(运用姿势、语气、眼光接触等。)

描述对方的感觉(“我觉得你似乎正对……生气呢”)

玩游戏时,你们每个人选择一个问题,谈3分钟。一人说话时,另一人要表现出上述4种技巧,4个卡片可以用来提醒你,每一“回会”结束后,谈话者根据4种技能给听话者打分,用上一项记一分,倾听者插话,另外加两分。然后双方交换角色继续玩。

6个回合(每次谈单子中的一个问题)后,游戏结束。

把两个人得分相加,总分如果过30分(最高分36分),双方都是赢家,可以自我奖赏一下。

培养孩子的礼貌

一个懂礼貌的孩子无疑是惹人喜爱的,在此向父母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以身作则。儿童擅长于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由自己的礼节着手,是最基本的方法。

在家里如能表现良好的餐桌礼节,那么在公共场合的表现也不会差。从孩子5岁起,便开始教他从饭前洗手开始的餐桌礼节。

善于利用客人来访的时机。在客人来访之前,和孩子将介绍、寒暄过程预演一番,并且告诉他说“请”和“谢谢”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认生”,或有“人来疯”的现象,不妨轻柔地提醒他注意礼貌。客人离去后,指出孩子行为失当之处,但对他们表现得体的地方,不要忘记称赞一番。

教育孩子克服自私

宝宝已有2岁多了,但有时仍显得很“自私”,有强烈的占有欲,例如在别人家做客时,会不声不响地抓住一些好吃的东西或一个好玩的玩具不放。若强行从宝宝手里拿走,宝宝便会大哭不止。在和小朋友一起时,总不愿把自己的玩具与他人分享,并会去抢夺别人有趣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