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9409600000059

第59章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创新(1)

1992年秋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单位发起召开了“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国际挑战”专题研讨会。会上,MIT校长和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理查德·莱曼)等人都明确提出:国际化已成为大学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他们甚至提出要把创办“全球性大学”作为未来发展的基本目标。

在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3年11月和1995年11月两次召开了高教国际化的学术讨论会。认为国际化已从边缘逐渐变成了大学管理、规划、培养目标和课程的一个中心因素,大学对外开放的创新已成为一种趋势。

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从世界各国采取的措施来看,对大学国际化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美国全州立院校联合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学生应接受正确反映全世界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教育界应改变那种‘只扫门前雪’的封闭的教育观念,积极研究全球性问题,通过国际教育交流项目、技术支持等方式,加强同外部世界的联系。”成立于1998年的欧洲国际教育协会认为国际化是一个总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更少地趋向于本国,更多地趋向于国际发展。

一、国际化的涵义及发展趋势

什么样的大学能称为“国际化”?日本学者喜多村和之在1984年出版的《大学教育国际化》的专著中第一次提出了大学国际化的三项指标: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根据这些对大学国际化的理解,在笔者看来,国际化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国际化更重要的是它的发展过程。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在不同的时期所要求达到的国际化的程度和目标是不同的。其中比较普遍认同的界定是:所谓“国际化是指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大学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既然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那么不同国家的发展就会有先有后,水平就会有高有低。这里以美国为例来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一)大学生的国际交流

大学生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最迅速、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学生的国际交流始于殖民地时期,那时的美国青年通常是赴英国、法国留学。到了19世纪,德国则成了另一个留学中心。当时,尽管出国留学的人数不算多,但对美国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20世纪以前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常常被看做是欧洲智力上的“殖民地”,直到20世纪中叶,美国才成为重要的国际学生教育中心。1990—1991学年,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总数达407529人,占美国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2.9%,占同年世界留学生总数1127387人的35%。批国外学生到美国的学院和大学学习,不仅有助于美国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扩展课程内容的国际广度,开展跨文化的研究与讨论,招聘更多的具有国际经验的专家等等,而且对美国社会还有种种现实的和长远的重大利益。外国留学生每年可给美国带来33.5亿美元的财富,仅依阿华大学一校的留学生每年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估计就达400万美元。有助于美国大学学术的发展和国际中心的建设,有助于美国与留学生派遣国未来政治及其他关系的发展,因为许多在美的学生都来自本国最有能力的那部分人,他们学成回国后将处于领导或有影响的地位。有助于美国培养英才,外国学生每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中,约有60%留在美国工作。在美国从事研究和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中间,外国出生的人所占的比例高达20%。美国的医学工作者中间,外国和移民所占的比例更高。仅就这些人的培养费而言,每年至少可以给美国节省数十亿美元,尚不计算这些人每年给美国社会所创造的财富。鉴于开展国际学生教育能够带来多方面的利益,因此,美国的教育官员认为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充满竞争的国际学生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美国已经形成宏大的有吸引力的高等教育系统,这个系统在资金的投入量、学校的类型和层次的多样性、大部分学校教育的高质量、比较开放的入学传统等方面,都是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此外,与用非英语教学的国家相比,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也给美国大学带来了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课程的国际化

与学生的国际交流相比,课程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一个基本重要的因素,大多数的美国教育工作者都赞同,学生和教师作为美国公民需要获得有关世界其他部分的知识。通过学习和访问世界的其他部分,会增加他们对国际和全球问题知识的了解。课程的国际化,不仅应当开设更多关于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而且所有课程都应当体现国际观点。伯恩教授曾指出,一个学科如果只注重美国的经验,而排斥其他文化的经验,“就是欺骗学生和反映一种愚蠢的沙文主义”,他还指出,国际教育要求在国际的框架内讲授一个学科,以便使学生意识到所有国家的相互联系以及诸如贫穷和种族歧视等问题的普遍性。此外,应当使学生能够承认这样的事实,即其他国家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可以比美国更为有效。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近年来美国高等教育课程的国际化有了明显进展,呈现出多种形式,如在普通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增加关于世界文明、世界史和外国语的要求;增设和加强地区研究和国际研究方面的主修、辅修和专攻计划,开展跨学科和跨专业的外语教学;在工程、工商管理等专门领域的教学中,增加国际方面的内容;把到国外参观学习与课程联系起来;开展跨文化研究;开设如何运用高技术进行国际学习和研究的课程等等。

(三)教师的国际交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与国外的学术机构几乎没有正式的交流计划。“二战”后,美国的公私立院校逐渐开始建立与国外主要是欧洲国家的双向交流计划。福特基金会对这样的交流曾提供了大量的财政资助,但战后最主要的双向交流计划是由美国政府设立的富布赖特计划,目的是与国外的知识界建立和发展联系,推动美国大学开展基础研究和发展活动。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学者交流日益广泛和多样,如今至少有五种交流形式:①由政府资助的国家计划,著名的富布赖特交流项目。②由民间资助的全国计划,如国际研究与交流委员会发起的交流项目。③美国各州的大学系统与其他国家大学系统之间的交流,如纽约州立大学与北京大学之间的交流计划。④美国大学与国外大学之间的校际学者交流,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系与系、研究所与研究所之间的交流。⑤围绕专门项目(如科研课题)进行的有关国家学者之间的交流。据统计,1993—1994年度,美国大学共接收了近60000名国外访问学者。国际教育左右所所长理查德·克拉斯指出:“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它表明美国大学的质量以及智力上的活跃对外国学者有很强的吸引力。”最令人兴奋的是外国学者与他们的美国同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作,共同解决一些超越国界的问题。

(四)国际研究和外语培训

大学开展高深的国际研究至关重要,它不仅对于促进学术发展必不可少,同时对于国家利益也极为重要。“决策者越有知识,制定的政策可能就会越正确”,因此需要大学开展高深研究,政府部门本身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应付眼前直接需求的短期研究,而难以从事大学所进行的的基础性研究。因此,大学开展国际研究不仅对大学,同时对于美国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国家安全极为重要。

开展国际研究和地区研究,离不开外国语。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大学学生中修外语课程的人数明显增加,尤其是学习那些非普遍教授的语种的人数的增加更为迅速,如修日语的人数在1986年3月比1984年增加了45%,总数达到16891人。从1986年到1990年,大学中修外语的学生增加了18%,其中45.1%学习西班牙语,其次是法语23%,德语11%,意大利语4.2%,日语3.9%,俄语3.8%,汉语1.6%,希伯来语1.1%,阿拉伯语0.3%,学习非洲语言的总计不到1.0%。上述情况表明,尽管学习小语种的人数增长较快,但美国外语教学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尚没有明显变化。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素。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要素,如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明确与切实的战略规则,持之以恒的努力,适当的经费保证,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持以及科研方面的国际合作等等。

二、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促进了人员、信息等的广泛流动,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1997年,中国共有30万人出国留学,分布在103年国家和地区,留学生攻读的专业,几乎覆盖了所有学科。留学回国人员约9.6万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国际化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负面的影响,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不平等造成的。据联合国的统计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从1980年的92万人增加到1990年的120万人,数量增长了29%,他们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的滞留不归,造成了发展中国家高级人才的流失问题(BrainDrain)。另外,在国际知识体系中,发展中国家也被排斥在外围,加剧了它们缩小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差距的难度,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受到这两个问题的困扰。

(一)中国高层次人才大量外流

大量的学生和教师在外国留学或从事研究工作,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当代最突出的表现。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每年到国外留学和从事研究的人数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出国与回国的人数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大量的留学生滞留国外不归,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比较发达,物质待遇和研究条件优厚,吸引了留学生;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为本国利益鼓励高科技人才留下来,为他们服务。因此,人才流失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的合作才能得到解决。

人才流失的问题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大学的人才出现断层。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曾调查了全国17种学报上的3500名论文的作者,发现32—36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少,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卷入出国潮,大量流失外国,使我国的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匮乏的问题雪上加霜。人才外流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中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一直探索有效的方式来吸引留学生回国。1988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为留学回国人员的回国工作提供双向选择服务。1996年国家教委实施了旨在支持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的“春晖计划”,到1997年,资助的人数达600多人。1998年上半年,上海市指定并实施的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沪工作的若干规定及出国留学人员投资兴办企业的有关政策,已吸引了近2万名留学人员来沪寻求发展。

影响学生学而不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吸引这些人才回国,必须对这一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尽可能创造一个有利于留学人员施展才能的国内环境,唯有如此,才能把“人才外流”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中国处于国际知识体系的边缘

知识是通过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历史发展的产物。学者们普遍认为,知识具有普遍性,特别是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科学知识,更是超越了国界,形成了全球范围内传播的国际知识体系。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创造这种知识的人员和机构,二是世界范围内传播这种知识的机构。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都不能独立于国际知识体系之外。中国现代大学就是在模仿西方模式的尝试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科学知识体系也不得不适应国际知识体系的现状。少数发达国家高度集中了世界的主要科学知识,它们占有全球大部分研究和开发经费,并集中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中国不可能花费巨额的投资来与它们竞争,只能徘徊于国际知识体系的外围。现存国际知识体系的不平等状况直接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发展动向,中国不得不在某些高科技领域依赖其他国家获得最新科学发展的信息。此外,中国的学者往往需要以主要的国际科学语言—英语来完成论文,并刊登在由少数国家选择的学术刊物上才能获得国际的影响,由于语言和信息的问题,他们往往不能深入世界学术交流的中心。中国的高等教育只能利用有限的资金,优先发展某些重点学科,努力创办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从而带动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对外开放是必由之路

中国已于2001年年底正式加入WTO,正逐步建立一个开放的、全球化和法制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国高等教育也因此会进一步向世界开放并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国际教育贸易服务的开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国内大学之间的资源共享等因素,导致21世纪初的中国高等教育必将步入一个国际化时代。

一、加入WTO促使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国际化

教育在WTO中属于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规定了国际服务贸易减让表中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一是对跨境交付方式下的市场准人和国民待遇均未作承诺。因此,对国外机构通过远程教育和函授等方式向我国公民提供高等教育服务方面,我国完全自主地决定开放尺度。二是对境外消费方式下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没有限制,中国在继续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方针的同时,积极吸引其他WTO成员国公民来华留学。三是在商业存在方面,不允许外国机构单独在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市场准入上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外方可获得多数拥有权,但没有承诺给予中外合作办学以国民待遇。四是自然人流动方面,外国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受中国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邀请或雇佣,可以入境提供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