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大学在指导思想上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把素质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一切工作的着眼点。但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许多大学对观念转变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往往将素质教育误解为非考试教育,从而不能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运用、扩散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当前必须提高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树立起正确的素质教育的观念。
2.深化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一是要调整培养目标,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基础厚、专业宽、方向多、能力强”的人才。二是加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考试方法和内容的改革。在课程内容改革时,不仅要安排好理论教育、实践教育,也要安排好素质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考试时,要考查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整体素质,实行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实验操作与作业答辩结合等形式,逐步削弱甚至杜绝考试带来的负效应,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三是改革教学方法。把讲授、辅导、自学结合起来,重视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把科研引入教学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重视知识简约化、结构化,让学生重点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和基本方法。四是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信息资源优势,利用高科技成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五是加强教学管理,鼓励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如逐步完善学分制,实行双学位制度和主辅修制度,使学生走出封闭式狭窄的专业领域,加强学科横向交叉联系,为培养知识宽广、基础厚实的综合型人才创造条件。
3.建立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实施素质教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着力建立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素质教育的管理机制,也就不可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目前,大学的素质教育的管理工作还有许多欠缺,比较突出的是学院、系部的学生管理档案中只有试卷、成绩册、综合考评名次等,却没有学生的思想、性格、品质、才能、体质、特长等素质发展情况的资料,也没有对学生素质的调查、分析、研究、训练及结论说明资料。也就是说,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没有把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进行全面的管理,没有把精力放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教育和训练上来。事实上,这样的管理依然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因此,首先要制定一整套对学生素质进行管理评价的标准体系,对学生的素质情况进行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思想的、道德的、生理的、心理的、智力的、体力的全面管理。其次,要落实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管理的机构人员,制定有关的实施素质教育管理制度,允许以学生素质发展的档案代替原来的分数册,以素质评价结论代替原来的泛泛简单的操行评语。要求针对学生个体素质差异,制定素质训练计划和措施,建立学生素质档案袋,建立有特长学生的记录卡片。
4.突出重点,弥补学生素质的缺憾。首先,要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它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要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胸怀和志向;培养他们刻苦学习、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品质;培养他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助人为乐、善于合作共事的道德情操。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心理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在个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属性和品质。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弱,性格和情绪乖张多变、意志和行为脆弱盲目等心理特征,应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到教书育心,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开发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等良好学习心理品质和情感、人格等社会心理品质,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咨询辅导活动,加强对学生特长和能力、信心和勇气、理智和宽容、恒心和耐心、爱心和热情、团结和协作等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第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针对目前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改革课程设置,在全校理科专业中安排一定数量的文科课程,在文科专业中增设基本自然科学课程,加大文理渗透和结合力度。多开设辅修专业,使学校在既不延长学制,又无需大量投入的前提下,让部分学生受到两个以上专业的训练。还应多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公共选修课和讲座,如人生哲学、美学、逻辑学、社会学、生命科学、应用科学、公共关系、国际关系等知识,使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以形成适应未来教育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面对未来教育,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如学习吸收新知识、接受和选择各种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这都是学生必备的文化素质。
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具有的特殊作用。因此,从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人手,进而探讨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提出相应的建设校园文化的对策和建议尤为必要。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校园文化是指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大学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由“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两个部分组成,前者指依据教科书,根据一定的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后者指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风气施加给学生的影响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从构成的要素上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如学校的建筑、设施、人文景观等)和精神文化(如校风、传统、观念、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和心理气氛等),本文所谈的校园文化主要指隐性文化。
隐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等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校园文化深层结构要素,是大学校园里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学校群体每个成员的价值观念、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学校的基础设施、环境布局,如美观合理的建筑设施、富有自然美的植物造型、充满生机和富有层次的景物画面以及人格化了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构成的物化环境等,对学生起着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规范行为的作用,能对学生个性完善和创造力的发挥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整合的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模式,它既包容于社会总文化,显示出与其他文化模式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征和鲜明的个件,其主要表现如下:
1.具有多元性。社会文化本身是色彩缤纷,层次多样,大学的校园文化也就呈现多元结构。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参加校园文化对象的多层次性;其二,校园文化形式的多样性;其三,校园文化内容的广泛性。
2.具有时代性。校园文化包容于社会的总文化,社会总文化的性质决定了校园文化的性质,使校园文化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从而成为社会文化变化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