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9409600000025

第25章 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1)

高等教育体制,指的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包括高等教育各部分的组织管理形式、管理权限划分、管理机构设置及决策、控制和调节方式。“体制掌管着高等教育的全局。如果体制不改变的话,高等教育不可能有所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52年,我国的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将高等学校按照科类重新组合。院系调整后,我国的高等学校共有12种,分别为综合大学、工科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卫生院校、师范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语言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和少数民族院校。这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符合计划经济的要求。1980年前后到现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经济转型时期,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从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

高等教育的运营

一、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

1.大学招生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革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得高等教育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在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计划的前提下,大学有权在计划外接收委托培养的学生和招收自费生。”从此之后,全国大学统一的计划招生体制和毕业生分配体制被打破,大学的招生出现了包括国家计划内招生、自费生、委托培养生、定向招收的学生等多种形式。

一是国家计划内招生。这部分是以前计划招生体制的延续,原来是学生毕业后必须服从国家安排。但是,随着改革的进程,这部分学生的分配逐渐有所松动,原则上服从国家分配,但个人的选择和学校的建议逐渐受到重视。毕业生分配逐渐由原来的计划分配过渡为双向选择。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获得了一定的选择权,这种改革调动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另一个重大的改革是从1989年开始,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学生开始缴纳学费,虽然1989年学生缴纳的学费只占学生培养成本的7%,但这意味着在高等教育领域缴费上学将逐步取代免费上学,大学为学生提供的服务是一种有偿服务。随着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需要实行成本补偿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成本补偿的份额越来越多,现在学费占学生培养成本的25%左右。1997年,全国范围内的大学实行并轨招生和缴费上学,这意味着免费上大学在中国已经成为历史,同时也意味着毕业生就业将逐步以自主择业为主取代现在的双向选择。

二是自费生制度。自费生制度从1985年开始实行,这部分学生的高考成绩往往低于统一的录取分数线,是在国家计划外招收的学生。他们需要支付数额较高的学费,在选择专业和就业时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三是委托培养生。这部分学生是用人单位和学校签订培养协议而招收的。学生的培养成本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学校,条件是学生毕业后必须到用人单位工作,否则必须返还用人单位支付的培养费。

四是定向招收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与自费生一样在录取时也受到降分的照顾。与自费生不同的是,他们不需要缴纳高额的学费,甚至在就读期间会得到某种资助,但是他们在毕业后必须到定向的单位工作。这种招生形式的出现是为了弥补因国家计划招收的学生的,分配放开而造成部分地区和行业的人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状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

五是并轨招生。1997年,我国大学实行了并轨招生,保留了国家计划内招生制度,取消了其他几种类型的招生形式,对所有学生实行普遍的成本补偿。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也逐步从计划分配过渡到双向选择,并确立了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分配的长期目标。

2.大学就业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机制发生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逐步建立的劳动力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三要素也需要进入市场运行。大学的毕业生,作为一种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其配置同其他人力资源一样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中进行。因此,大学的学科设置和毕业生就业必须更加灵活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这种需求推动了大学内部管理的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3.民办大学的出现。推动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机制发生改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民办高等学校的出现,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我国政府全面接管了教会大学和其他私立大学,从此,全国“一盘棋”,新中国不再有私立大学的踪影,直至1982年,中华社会大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第一所民办大学在北京成立,自此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又重新出现了民办大学。从1993年《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颁布到现在,民办大学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和缺少来自政府的资金资助,很多民办大学不拥有自己的校舍和师资。因此,要想使民办大学较快发展,必须辅以政策支持和政府部门的财力资助。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运营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利用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通过自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市场是一种产品的买者和卖者发生相互作用以决定价格和数量的机制,在市场体系中,每样东西都有价格,价格就是产品的货币价值。价格代表着价款,消费者和生产者愿意以这一价款交换不同的产品。另外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价格也是一种信号。如果消费者需要任一产品的更多数量,这一产品的需求就会上升。当供给者发现这一产品的库存量减少时,他们便会提高产品的价格以分配有限的供给。同时,较高的价格也将刺激生产者生产更多的产品。另一方面,如果某一产品,在现行的市场价格下供给过剩,那么急于把这一产品卖出去的卖者会降低产品的价格。在较低的价格下,更多的消费者将购买这一产品,同时生产者将会制造更少的该产品。从而,在买者和卖者之间恢复到均衡。

适用于消费品市场的道理也适用于生产要素市场,如劳动力市场。如果劳动力市场中需要的是计算机编程人员,而不是打字员,那么计算机行业就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计算机编程人员的工资就会趋于上升,打字员的工资就会趋于下降,这种相对工资的变化会引起更多的人进入计算机编程这个行业。在市场上,价格协调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较高的价格趋于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量,同时刺激生产;较低的价格刺激消费,抑制生产,价格在市场机制中起到了平衡作用。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因此,无论从消费的角度,还是从投资的角度,市场机制均适用于教育领域。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和其他社会系统之间可以通过市场直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主要是面对市场,而不是直接面对政府。社会的需求可以直接反映到大学,而不再主要依靠政府的中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大学、教师、学生、用人单位、需要科技服务的单位和提供资金的单位成为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机制中的行为者,这些行为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四个主要市场。

一是教育市场。教育市场的形成基础是求学者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教育市场中,求学者是“买方”,大学是“卖方”。

二是大学毕业生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它的形成基础是社会上各行业、各单位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需要。这里的“买方”是需要大学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卖方”则是大学的毕业生。

三是科技服务市场。它的形成基础是社会上某些部门、单位对某些科技成果的需求。

四是办学要素市场。它的形成基础,是大学对办学必需的人、财、物等条件的需求。在这个市场中,大学是“买方”。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市场将逐渐显露出来,并渗透于高等教育的各个角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初期二最先显露出来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或者说是大学毕业生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什么样的用人单位需要何种专业何种层次的毕业生,其工作起薪多少,福利待遇如何,发展前景如何,这种职业的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各级各类毕业生的数量、能力、就业期望等构成毕业生供求及其价格信号。学者及其家庭接收到市场信号后产生相应的期望收益,这一期望收益影响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拉动高等教育供给,高等教育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两者达到均衡点时的学费水平和招生规模就是市场机制作用下的高等教育市场中的价格和数量。

高等教育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市场中,需求方是求学者,供给方是高等学校。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受学费水平、家庭收入和预期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收入越低,对学费水平提高的敏感程度越大,即低收入人口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弹性系数较高收入人口为大。同时,在较高的学费水平下,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弹性比在较低学费水平下大。高等教育的供给主要是受经费的影响,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政府预算内拨款、学校自筹和学生缴纳的学费。在生均成本既定的前提下,高等教育经费的数额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可以容纳的学生数。当大学的经费增加时,大学就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着四个教育市场:普通本专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四个市场是分割的。通常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的首选市场是普通高等教育,当他们的教育需求无法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转而求其次,考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无法满足时才会考虑成人高等教育或民办高等教育。2004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731所,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全日制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求学者最先选择的是通过每年一度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取得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资格。普通高等教育的筛选非常严格,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报名人数约为320万人,录取人数约为115万人,报名录取比约为2.77:1,也就是说,2.77个报名者中仅有一个人被录取。进入普通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学生缴纳的学费占培养成本的20%—25%,他们能获得最好的高等教育,并取得好的就业机会。2004年,成人高等教育共招生221.16万人,在校生419.80万人,毕业生189.62万人。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也招收部分应届毕业生,他们虽然缴纳的学费不高,但是教育质量往往不如普通高等教育。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出现了一批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班,通过每年一度的面向中职毕业生的单独考试选拔学生,同时也招收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学生就业以自谋职业为主。2004年,高职(专科)在校生已达595.65万人,毕业生119.99万人。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必然要体现供给和需求,供给方和需求方必然会考虑其成本、效率和收益。即使是纯粹的私人产品,如果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有时候也无法自动地达到供需均衡。而高等教育,有着其特殊的产品特性,完全通过市场机制将无法达到供需均衡,因此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无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有着重要作用。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大学的作为

我国的大学,大多数是政府投资兴办的,1982年之后出现了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民办大学。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民办大学,均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产品属性上看,高等教育既不是纯粹的私人产品,也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而是同时具备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特征,是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的私人产品特性表现在它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其供求受市场影响。其公共产品特性表现在它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收益和外在效益。公共产品方面的性质决定了高等教育不可能向私人企业那样追求成本最小和利润最大,单凭市场机制无法达到教育领域中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信号是影响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重要因素。由于高等教育产品的培养周期较长,市场反馈的信息往往是滞后的,而且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完备,学生及其家庭很难获得足够充分的信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面临的选择单一,信息的问题并不严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面临多种选择,信息渠道和信息量就显得特别重要。

如上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大学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那么,政府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宏观调控手段,才能完成其提高效率、增进平等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稳定的职能呢?

第一,立法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政府可以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对教育的基本问题或总体的行动制定有关法令。地方政府则可根据本地区的发展制定有关法令。

第二,财政资助和收费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财政手段。在对高校的财政拨款上,政府可以采用公式或绩效拨款方式,对大学的资源利用效率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第三,信息服务是政府宏观调控的舆论监督手段。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市场信号充分且完全,人们获取信号的渠道畅通完备。求学者或就业者在面临选择时,理性会促使他们对充分的信息进行加工筛选,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第四,质量评估是政府宏观调控的质量监督手段。政府在行使其宏观调控功能时,对于不同的大学其功能略有差异。一方面要使大学成为面向社会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大学办学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教学质量、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毕业生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衡量学校办学的优劣。

管理体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