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9409600000024

第24章 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5)

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在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展现,“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各级政府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追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将愈来愈成为全社会普遍推崇的时代风尚与积极倡导的自觉行为。因此,创建学习型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重建教育理念,这是新世纪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教育的网络资源观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另一个“虚拟现实”世界已明明白白地摆在人们面前,这就是互联网络,一个是数字化数据构成的虚拟世界,个意义上讲,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必须大力开发网络教育资源。

一、学会“数字化生存”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建立和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走进了高等教育。网络不仅作为一种技术文化因素作用于教育过程,同时也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教育思想,从而影响了迅猛发展的世界性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因此,对于人才的培养,除了普及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我们更应关注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以及它们对人的生存发展可能产生的历史性影响,即这些知识和技术的人性内涵,即学会“数字化生存”,正如鲁洁教授在《网络社会·人·教育》一文中所说的,这种人才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主动把握在网络中的各种符号,在网络上进行符号交流和符号创造,成为网络时代的主体,而不是失落主体性的电脑“奴隶”。因此,学会“数字化生存”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要为大学生开设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上网机会,掌握网上汲取自己需要的专业知识的技能,而且要特别注重信息化、网络化及其蕴含的人性内涵的揭示和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们能真正走进网络社会,成为网络时代的主体。

二、增强主体的认知判断能力

网络时代,我们置身于信息海洋,信息不同于知识,信息只有经过加工才能成为知识,而这种能力就是认知。认知是对信息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归类和应用,通过认知才能把信息加工成知识。在信息世界中,既有大量有用的信息,也有很多无用的信息,甚至大量有害的信息。人们必须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做出全面的审视、把握,继而选择、取舍,这种能力就是判断。

网络时代必然导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承担任务的深刻变化。要使大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主人,只有正确理解选择信息,并运用信息进行创新,创造出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和观念,才能充分体现人在信息面前的主体地位。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判断,而“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

必须指出的是,从广义的范围而言,判断能力包括在认知能力范畴之内。这里特别把判断能力突出出来,是因为对信息的接受者而言,判断非常重要。网络时代,如果人们不具备敏捷的判断能力,就会被大堆的信息垃圾所淹没,信息过剩将窒息缺少判断能力的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网络也是“双刃剑”,在网络推动社会巨大进步的另一面,是互联网络上沉渣泛起,“黄、毒”猖獗,色情垃圾泛滥成灾。可见,要使大学生成为网络时代的主体,必须培养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走进网络,也能走出网络,成为网络的主人。

三、树立新的学习观

随着互联网络的兴起,语言将不再作为交往的惟一媒体,包括符号、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支持人类的信息交流。电脑和网络不仅仅是计算和信息处理的工具,它已嬗变为一个与广播、电视和报纸一样地位的“第四媒体”。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的应用,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运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网络拓展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者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快速及时,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及几本教材、参考书为简单的信息源相比,学生具有很大的自主选择和创新学习的空间。网络空间是虚拟的现实,它完全可以超越现实的时空,形成完全由上网者个人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以及特别需求的虚拟社会,这是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最完美的个性化空间。它不仅可以使学习者从中获得经验和灵感,而且可以从中设想和创造可能的、不存在的世界。而这种可能的世界又可以通过他本人在网络的自主活动中使之具体化,并经过不断判别和整合,使之趋于现实。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网络结构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多元性,能不断激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在现实与想像之间架起桥梁,不断演化和孕育出新的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正如钱学森教授所说的,这种“灵境”技术,能集成智慧,推动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结合,引发科技革命。因此我们可以说,网络学习引起的变化是革命性的。

早在1984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怀特就指出:“作为心理学家,我必须承认关于人类学习的理论来自文字。如果电子学习具有革命性质如我所认为的那样,我们就必须以电子学习而不是以文字学习为基础,建立一套完全新的教学理论。”以上所言网络时代新的学习观,是新的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学校里,学生学、教师教,这是延续几千年的教学方法。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始终是最主要的信息源。网络时代,学生从网络上得到的信息将比教师头脑中的知识要多得多,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不知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也将失去它独一无二的传播地位,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手段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如前文所述“可编撰的”知识指的是能够用语言和图形进行系统化处理的传统的和现代的知识;“意会的”知识指的是不可编撰的人类对过去积累的经验、教训和隐藏在人的大脑内部的、很难用语言表达的知识。现代软件技术能够把几乎所有的“可编撰的”知识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显然,“可编撰的”知识是可以通过媒体传播的知识,而“意会的”知识只能通过面对面的接触、交流,是潜移默化的知识。网络时代,教师将不再是最主要的知识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指导、组织学生学会从网络和其他媒体中去获取知识,怎么去思考,怎么去创新,如果这也算一种“传授”的话,那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意会的”知识。一方面,教师应参与各课程教学网络软件的开发和网络版课程的设计以及相应的监控;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直接接触,如课堂讲授、答疑、指导、课外组织、研讨以及教师的风范等来带动和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精神的提升和理性的回归。

四、树立网络资源共享观

网络时代,传统的资源观必须转变。信息革命使人类的资源观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农业、工业时代的资源观进人到了网络时代的资源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之所以强调物质资源的增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因为传统的经济学往往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匮乏的观念上的,认为人类的欲望总是会超过可用的资源。然而,进入网络时代,这种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网络经济学中,网络是一片成长迅速的智慧财产世界,使用者可以无限地复制与下载这些智慧财产,网络世界的资源供应量会持续超越人类对这些资源的需求量,“网络经济不但没有供给匮乏的问题,反而展现了需求不足的情况。”

毋庸置疑,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走不出资源匮乏的阴影,教育投资的不足、人才的流失等始终困扰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首先,必须大力开发与共享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过去聘任教师往往在本学校。网络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现在可以通过网络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招聘优秀的教师。同样,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教师培训,建立电子图书馆,提供更好的学术研究条件和环境。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网站、发展远程教育、建立开放式网络学院等手段,利用学校教育和知识资源的优势传播科技知识、培养专门人才、开展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活动,既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取得合法收入,改善办学条件,缓解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以促进办学水平的提升。

其次,必须坚持“在线”和“离线”的相结合。强调“在线”是要深刻了解和认识网络时代高等教育能干些什么,怎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服务。如开门办学、帮助企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振兴、推动社会进步等等,都有一个由脑力、知识资源向物质资源,在线空间向现实空间转换的问题,也有一个投入信息资源以创造新的资源的问题。

再次,应把网络作为大学发展的立足点和支撑点。以往我们在探讨高等教育的发展时,往往比较注重的是人、财、物,现在还应加上“信息”这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项,而网络正是信息革命最重要的载体。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校园网的运行往往不尽如人意,办公自动化、公文无纸化在大多数大学还没有切实推开,管理者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大部分教师上课还离不开黑板、粉笔,相当部分的中老年教师对电脑、网络的认识滞后。然而,信息环境的物化表现主要是网络。在网络的平台上,学生可以采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向老师交作业,教师、学生可以在网上针对某一研究课题展开充分的研讨,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重大研究项目在校内外各路精英的共同攻关下突破的更快了。因此,要高度重视网络资源的利用与共享,使其成为教育创新的重要手段。

网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未来社会是建立在“第一次浪潮和第三次浪潮的融合上面”的,所以“在跃向未来的赛跑中,穷国与富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而,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像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所说的那样:“以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为借鉴_’跳过某些传统工业的发展阶段,……直接进入以遗传工程、激光、微型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时代。”因此,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几乎又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来说,过去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限于财力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网络的渗透性和网络技术应用的广泛性,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可能性,只要有一定的财力支持,梦想完全可以变成现实。再以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教育平台,建设“学习型大学”而言,世界各国大学的起点几乎也是同一的。对现代大学而言,在网络时代,争创一流,其本质就是争创主流化,谁占据了知识生产(科研)、知识传播(教学)和知识创新应用(科技产业)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知识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相信,全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必将促进我们早日迎来高等教育生机盎然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