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必须实现两个转变:第一是实现以“创造”教育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方法的转变;第二是实现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转变。“传授型教学”是传统教育的产物,它把教学活动的本质看成是“特殊的认识活动”,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以让学生认识世界为目的,处处着眼于学生知道了什么,同时以分数衡量学生“知道”得怎么样。“创造型教学”是现代社会新型教育的产物,它把教学活动的本质看成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世界只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师的教学过程着眼于学生“发展”得如何,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素质。在教学方式上以启发式为方法论的指导思想,动用讨论式、研究式等各类方法,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体,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在创造型教学中,教师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和创造,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此外,创造型教育特别注重实践锻炼方法的运用,个体经验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十分重要。这种教育既是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的出发点,又是获得创造才能的重要手段,以此引导学生萌发对客观世界的创造意念。
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学分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美国的学分制是在发展选修课基础上计算学习量的管理制度。它使学生根据本人兴趣和劳动市场需求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自己掌握学习进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认为,人的能力素质是有差异的,不能按同一僵硬的模式培养学生,主张扩大课程科目,允许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范围,安排自己的专业和课程。实行学分制为学生主动学习、自我设计、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学分制的实行将引起一系列配套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对改革高等教育使之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自我完善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和保证教育质量是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潮流中的重要方面,以往控制和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依靠一系列理论模式及监控评价手段。面对21世纪的高等教育,应该研究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全面体现在提高人才的素质方面。只有全面提高了人才的素质,才能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这一切都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前提的,因为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也是参与教育,体现教育价值、教育质量的主体。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人才素质教育体系,是21世纪教育思想中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的基础。
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凸显人的价值
以人为本,就是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和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使教育不仅是人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途径,而且还成为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乃是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理想。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真正实现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毫无疑问,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多样。一个公民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无论是生产者、技术发明者还是思想家,都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发展,使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有可能从理想变为现实。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人格健全、个性发展、具有职业能力的现代社会的公民,以及具有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能够思考和解决创新问题的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根本过程,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都应将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惟一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这样的教育宗旨加以衡量,我们的政府、学校和整个社会在许多思想观念上还没有到位,还需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社会不仅需要高科技领域的尖端人才,而且需要大量各级各类训练有素的专门人才;高学历固然重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更重要。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比许多迅速过时的专门知识更重要的是适应性,是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这不仅是为了防止知识的割裂、技术和工具对人的异化,更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度适应性、创造性、和谐性、丰富性的现代人的需要,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人,使他成为其自己。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逐步树立知识权威的过程,教育与国家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接和紧密。教育要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的共识和公民的一种必然需要。教育在提高人们的就业能力、学习能力的同时,不仅使其自身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享受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并对后代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教育曾被视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培养劳动者的手段,实现经济增长的工具,但所有这一切如果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人的需求层次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由维持基本生存、保障物质生活条件转到以追求个性发展,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丰富人的精神享受为主,既是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约束的过程,也是人对自身发展的自我认识过程;教育由单纯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进而成为追求实现人的幸福生活的重要目的,并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也是一个漫长甚至艰辛的认识历程。当一个社会不再以生产指标和经济增长为最终的或惟一的目的时,当一个社会开始把人的最终发展与幸福作为生活追求目的时,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就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提升教育的品质
学习社会的教育状况如何,说到底是一个教育品质的问题。现代教育的发展,意味着教育在更大程度上的普及,教育在数量、规模和培养能力上的发展;意味着充裕的教育经费、完善的学校设施、先进的教育技术等等。然而,教育的现代性主要是体现在其“软件”的品质上。一个自上而下严密控制的体系,一个家长、学生、教师、学校没有任何选择权利的制度,很难说是现代的有品质的;一个用电脑、多媒体技术装备的设备精良的学校,如果实行的仍然是死记硬背、分数至上、题海战术,很难说是现代的,有品质的。进入社会的中心和前沿的教育,需要返璞归真,需要切实地改善人的生存处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传承人类文化的文明源泉,提升社会道德的文明灯塔以及成为社会和社区创造性的文化中心。
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教育品质,教育品质包括体系品质、组织品质、内容品质和方法品质。它关涉我们为学习设定的格式、选择的材料以及组织的活动。灵活而有弹性的学习制度,充满合作和乐群精神的学习型社区,内容丰富而有趣味的学习材料,生动活泼而涌动创造激情的教学活动,以个性发展为导向的评价系统,是教育品质提升的根本方向。
教育品质最终可以归结为学习品质,学习是超学校空间的。学习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从农庄到车间,从办公室到实验室,从课堂到田野。学习是社会性活动,学习不是个人的独角戏,个人可以学习,组织可以学习,社会也可以学习。学习能不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能不能转化为个人的幸福,能不能丰富人们所需的品质并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能不能推进和谐、健康的组织品质,促进全社会最大福利的提升,乃是学习品质的最后判断依据,也是教育品质的最终判断依据。
所有的教育环境以及所有的教育内容都应是为人真正享受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服务的,一切能充分为消费者健全发展服务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在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更大程度地普及教育,满足全体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实现全民教育的理想,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公民的基本学习需求在逐步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必将对改善教育品质、提高教育质量、维护教育公平的要求日益强烈。我国的教育需要从数量、规模、培养能力的增长,转向内涵的发展,这就需要更新的教育的“软件”,建立符合社会现代化需要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全方位改善和提升教育品质。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的四个支柱。
学会认知(learningtoknow)。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当将掌握足够广泛的普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学习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learningtodo)。如何教会学生实践他所学的知识?如何使教育与未来工作相适应?个人能力的概念被置于首要地位,交往能力、与他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越来越重要。这意味着不仅获得专业资格,还要在青少年的各种社会经历或工作范围内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tolivetogether)。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认识地球上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和依存性。教育应当通过扩大对不同族群的人和不同文化和精神价值的认识,通过发现他人和从事一些共同的计划,以避免冲突和增进和平。
学会生存(learningtobe)。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使每个人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和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