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9409600000020

第20章 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1)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因此必须要在发展中创新,以创新促进发展。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人的因素,而人的问题,说到底是学习的问题、教育的问题、教育的实践问题、教育的理念问题。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面临着知识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挑战,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挑战的内容与重点将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与新的要求,并将日益尖锐与严峻。因此,要不断改革教育思想,树立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强化知识经济的意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

教育的价值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由此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巨大变化和国际高等教育应对知识经济的策略,启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加快改革发展步伐,通过理念方面的解放,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一、教育价值观的内涵

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教育与主体(人、群体)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确定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它所反映的不是教育的本身,而是教育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由于认识不同,价值判断不同,因而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也不同。一般地说,价值判断的依据是教育对全体所产生的效益,以效益的有无、高低、长远或短期来判断教育(或某种特定的教育)的价值,从而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与行为。它是潜在的,但却无时无处不起作用,不过有时是自觉的,更多是不自觉的。教育政策的制定,重大教育问题的决策,教育资源的分配,更是受个人或群体的教育价值观的制约。

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希望得到土地,工业经济时代人们梦想拥有资本,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渴望获得知识。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价值观不同于甚至高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教育价值观。它的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个性平等,直接要求是高等教育须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个体需求的多样性和学习者的自觉选择;就是在人才观上采纳多维度的评价标准,这些维度是以个体品行、知识、能力和努力程度以及能否把握时机来评判个体的成就;就是在知识观上提倡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原则,要求成功的学习不是机械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充满个性化的建构过程;就是在知识价值观上以价值理性养成作为根本目标,重视人的内在发展需求,要求知识实现主体化,知识必须与个体的信仰、情感相联系,所有这些都必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育价值观的共性与个性

首先,各个不同的社会教育的价值观具有共性,因为任何社会教育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都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都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每个社会教育所共有的,是社会生活的永恒和普遍现象。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从感知到理解,巩固所学东西都有自身的规律,如启发教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以身作则等许多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都不会因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而被否定,是永恒的、历史的、社会的。教育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教育的思想、内容、方法要从以往教育发展中得来,都与以往教育有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如尊师爱生,大、中、小学阶段教育中都有,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都是在以前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而各个不同的社会教育的价值观具有共性。

同时,由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之间具有不平衡性,教育并非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完全同步。具体情况是,一方面,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能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趋势预见教育发展的方向,因而出现了新的教育思想。以上这些都是所有社会所共有的,所以不同社会教育价值观是有共性的。

其次,各个不同社会教育价值观也有其个性,这涉及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问题。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不同社会、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的目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要培养什么人以及为实现教育目的进行什么样的政治、哲学、道德的教育内容,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根本不存在的。就教育的历史形态来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方向就是培养资本主义社会接班人,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宗教精神,至今在英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学校仍有宗教课程。在日本等国存在着宣传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民族继承性)的倾向,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为劳动人民所掌握,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无产阶级思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它在政治方面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综上所述,由于不同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即教育培养人才不同,因而不同社会教育价值观是有个性区别的。

三、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价值观的基本取向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价值观有何不同,与农业时代教育价值观和工业时代教育价值观区别在何处?这主要表现在教育将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是成为人们的一种需要。农业时代教育价值观(单纯传授知识)与生产劳动相脱节,像我国主要讲授传统文化,利用封闭式个别教学。工业经济时代教育价值观由于在生产力水平上获得一种发展,为满足知识专业化、技能化需要,教育成为谋生手段,是为了培养人的技能,并以掌握知识技能多少来评判受教育程度,采用集体教学形式。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价值观的基本取向,就是创新理念、以人为本,使教育成为人们终身的需要,教育,根本特征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终身教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还要生产新的知识(发展知识、创新示范新知识应用,即通过举办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为企业提供知识性、技术性服务),并依据大学人才和科技优势,从已有成果项目中筛选能与市场结合项目,通过“技术资本”运作,开发出成熟技术,再转移到社会上,创立一种全新高效的技术创新模式。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价值观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是所有与教育利益攸关的理念,是所有教育当事人的理念。全社会所有人都与教育理念有关,所以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教育理念是文化的表征,也是文化的产物。我们始终在教育理念中生活,每个人甚至从出生前就已经置身于一个教育理念的场域之中了——成文的或不成文的,自觉的或自发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官方的或民间的。我们享受和传承着教育理念,也有责任反思和创新教育理念,反思教育传统、建设教育理念是全民的责任,是全社会的义务,正如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言: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高等教育理念在其创新系统中起着系统引导、驱动的作用,没有它的引导、驱动,整个系统就没有方向,没有运行的最初动力。大学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理论、观念的体系,是大学的办学目标、组织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方式等的理性抽象与战略思考,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超前发展的理念。发展必须超前,大学教育更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只有超前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实现超前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大胆改革、标新立异、打破常规。

2.管用的教学理念。教学最重要的原则是“管用、够用、会用”,即“三用”原则。“管用”,即教学内容要管用,不管用的不教;“够用”,即保证教学内容达到培养目标;“会用”,就是保证教学内容为学生真正掌握。教学的主要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传授方法、训练思维、开启智慧。

3.系统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培养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主张在办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一个特色”,抓好“两个课堂”,立足“三个阵地”,依靠“四支基本队伍”。一个特色,即办学特色;两个课堂,即专业课堂和非专业课堂;三个阵地,即学校、家庭、社会。在三个阵地中,以学校为系统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充分利用家长协助教育,帮助学生成长,还需利用社会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引导和塑造学生的素质;四支基本队伍,即教师队伍、导师队伍、科研实验人员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系统教育理念强调充分发挥四支队伍的重要作用。

4.实践至上的理念。不仅不否认知识的重要作用,而且认为知识是形成和提高非专业素质的基础。它同时认为,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内化”而成。因此,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实习和实训,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素质,要求加强实践环节,加强动手动口能力和各种素质的培养,主张文科的学生要从图书馆和社会里“泡”出来,工科的学生要从实验室和工厂里“磨”出来。

5.以人为本的理念。认为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即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其落脚点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塑造学生的成功品质。“三个一切”是学生至上的最好诠释。学校一切工作特别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靠学生是否成功来衡量。师资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保证,是学校实现超前发展的关键。学校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就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至上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6.因材施教的理念。以为学生人人都可能成功,但同时又承认人的特长差异,主张因材施教。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确定培养的目标和方式。

7.从严治校的理念。塑造成功必须从严治校。一个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都是“严”出来的。从严治校要求制度高于一切,要求依法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考。

(二)维护教育公平,倡导教育的人文关怀

正规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在于它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福利状况。从根本上来说,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教育是大众的,是一种公共产品,它具有极强的外部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随着教育为个人福利的贡献价值越来越成为常识,教育的需求也在日渐增加,民间资本甚至国外资本对教育投资的热情在不断提高,教育的产业性质得到社会的承认。但从基础上来说,教育的公共性不但不应该消解。相反,越是在社会进入到高级文明阶段,越应该强调教育的公共性。

通常所说的社会公平包含了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教育首要解决的是起点的公平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几乎无所不在地存在着激烈竞争,教育不能放弃它自身特有的缓冲社会矛盾的重要功能。教育关怀作为对人的终极关怀,不存在时空制约,教育关怀和教育公平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教育关怀的核心是关注并致力于改变不平等,关注并致力于消除由于外在各种差异而带来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关注并致力于由于各种差异带来的歧视。教育关怀对象是全社会,尤其是那些在经济、文化、地理等环境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政府作为社会资源和价值的整合者和管理者,乃是教育关怀最大的责任和义务主体。我们今天的政策不能再继续加大教育不均衡这个现实,而正是教育最应当关怀这一现实。

教育关怀是指以政府为代表的所有利益主体或利益代理人,对教育的途径在总体上关注并致力于改变所有人的生存状况。地理环境的差异是不可改变的;家庭的遗传素质差异是无法改变的;地域性文化基础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是短时内难以改变的。一个人一出生就比另一个人有着更加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文化资源乃至社会资本,这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社会分层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存在,然而,承认差异、承认不平衡、承认分层并不是默认其存在的理由,也不是对此表示无可奈何的借口。相反,它应该是我们要努力改变的现状。人无法选出生,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家乡,但只要他拥有健全的大脑,只要他有学习的条件,只要他有受教育的机会,他就不会陷入命运决定论的泥沼,他就有可能摆脱分层给他带来的负重,他就有可能在自己求得流动和发展的同时,像亚当·斯密所揭示的那样,做出有利于公共社会的贡献。所以,投资于教育就是投资于未来,关怀教育就是关怀未来。

如果完全放任由市场主导教育事业,教育的公共性就有可能遭到侵蚀,教育的公平性就有可能会受到背弃,社会的长远利益也因此会受到损害。虽然,政府无法包办教育,也没有能力包办,但政府始终应该是公共教育的最大提供者,因为它必须守住公共教育的底线。民间教育投资热情为政府重新考虑其教育政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政府在保证维持基本的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应该将关注点更多地指向弱势群体,倡导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没有理由不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起点上的差距。现代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而且还应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平衡器”。前者和发展相牵涉,后者与公平相关联。从来没有一群人离开了另一群人能够孤立地发展,同样地,也没有一群人离开了另一群人而享受孤立的公平。倡导教育关怀,维护教育公平,政府为先,人人有责。

(三)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教育的多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