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9409600000021

第21章 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2)

中西方文明在近现代的碰撞,本质上来说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较量,是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之间的对话。回顾这段屈辱的历史、谴责列强暴行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反思封建帝国的立国资本,也不能不分析西方强盛的文明资源。对这个问题,20世纪初就有志士仁人通过“科学”和“民主”两个关键词给出了答案。但提出一个口号是容易的,践履一种理念、实现一种理想的路是漫长的、坎坷的。意识形态是可以超前的,而经济起飞却需要充分的准备和时间。100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所面对的挑战不只是工业文明的品质提升问题,更有信息文明的追赶问题,对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幅员大国来说,则还有一个走出乡土社会的问题。

学习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学习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全球化使国际竞争加剧,信息化向我们提出挑战,同时也使外接世界、内联僻壤成为可能。市场经济调整着价值取向,同时也调动了教育的需要,刺激着学习的愿望。建立一个无人不学,无时不学,无地不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学习型社会是知识型社会的必然产物,在知识型社会中,知识资本是最具有竞争力的资本,国民学习能力是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力基础,善于学习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因而,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主动学习将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不再是学校一个实体,而是由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所组成。因此,倡导一个学习型社会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从工业化向信息化社会跨越的重要途径。

过去的20多年间,全社会尊师重教的热情高涨,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亿万人民为教育发展慷慨解囊。如今,知识改变国家命运的同时,也改变着每一个家庭个人的命运。2000年底全国范围内“两基”目标的实现,激发了人民群众对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强烈渴望,他们逐渐意识到投资教育乃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投资。学习变成全社会的需要,也成为个人和家庭投资的热点。与20世纪80年代踊跃的捐资助学有所不同,今天的投资教育热潮持续高涨,是因为知识的价值日益得到了市场经济的重新认同。党的十六大明确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不论何种形态的知识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教育不仅能强国,而且能富民,这个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百姓从投资教育中获得了回报,使他们更渴望学习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新的学习动力是以个人主动自愿为基础,以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为特征,以个体发展多样性、个体享受丰富性为原则,它的本质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有需求就要有供给,能否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必然成为教育本身如何发展的一大新课题。真正的学习型社会应该是:在一个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中,人人想学习,人人爱学习,人人有能力学习,人人需要学什么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处处是学习企业、学习社区和学习家庭的学习型组织,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每一个人都必须不断地学习。“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包含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

我国目前实行的传统的教育制度——主要以青少年为对象,在学校内进行的一次性国民教育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的目的使人“变成他自己”,教育应该与就业、个人发展与享受及经济增长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教育“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政府只有构建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开放的和灵活的教育制度,打破不同教育之间的藩篱,改变学校教育与职业能力开发的割据,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的网络,才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多样化的教育需要。

教育的产业观

为应对市场经济和加入WTO后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目前较为紧迫的是观念上的调整,还要树立起教育市场的观念,教育产业的观念和教育经营的观念。这三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对教育产业的认识问题。

一、高等教育产业的内涵

WTO的规则很清楚,高等教育就是产业,是社会投资和消费的重要领域,更是一个通过经营能够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产业,才纳入服务贸易的协定中来谈判市场准入问题。但是国内对教育是不是产业问题至今还争论不休,而国外已作为产业来进入,如果我们单纯作为事业来办,意味着就要失去高等教育市场。实践证明,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确具有公益性质,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产业和投资行为,而且这一特征越来越明显。我们只有把高等教育按照产业来办,才能更好地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办事。同时,也只有确立起高等教育产业的观念,才能正确理解高等教育市场的运行特点,把握住市场供给和需求的规律,懂得如何赢得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才能有效地进行高等教育的经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研究投入产出效益,提高竞争力。

高等教育产业,不是教育和产业相加,更不是教育归教育,产业归产业,而是指为完成高等教育活动所要求的一种服务性劳动,即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系统、集中、全面、科学地提供专门知识、培养人才、训练技能等的一种服务性劳动,即教育劳务。可见所谓高等教育,对教育者来说,它是一种传播、生产知识,培养人才的一种特殊劳务。对受教育者来说,就是接受这种服务。所谓办高等教育,就是指创造提供这种服务的条件,并组织和开展这种服务的活动。它所从事的是教育劳务生产,也就是说,其产品是教育劳务。这种劳务,同其他劳务及生产的产品一样,有其自身的生产方式、消费形式和运行规律。

二、高等教育产业的特征

高等教育产业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有很多不同,高等教育产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性。所谓生产性,就是创造财富的活动功能。“在第一种生产中,生产者物化”;“在第二种生产中,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但是,“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这种占有就是创造社会财富。高等教育产业生产的是教育劳务,其内容与结果是发展人的能力的生产,是第二种生产。人的能力是社会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教育劳动属于一种特殊性质的生产劳动。因为马克思在否定亚当·斯密的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第二个定义时曾指出:“同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间的这种区分毫无关系。”马克思对此进一步认为,当一个教员为校董发财致富劳碌时,才是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教员一般是生产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职工的劳动无疑是“借助这种社会形式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因此,教职工的劳动在其本质意义上说,是一种生产劳动。

从消费和生产的同一性方面来说,“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教育劳务与其他劳务生产一样,与物质生产比较,劳务消费表现为生产的要素更为直接,这是因为:第一,教育劳务的生产和教育劳务的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不存在没有学生的教育活动。第二,劳务是消费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支配生产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更突出的作用。在教育劳务生产中,其本身就是消费,没有这种消费就不可能进行教育劳务的生产。可以说,这种消费决定了这种生产。事实上,正是教职工的报酬、学校的设施、设备条件、教学消费水平决定了教育劳务的水平。第三,教育劳务直接属于劳动力的再生产,用于提高劳动者的技术和科学素养。因此,其生产性更为明显。

2.服务性。高等教育劳务生产的产品和其他商品一样,都不是自身消费,而是用于交换,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劳务的社会性质。马克思说:“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像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劳务作为一种商品,就具有商品的一切特点。因此,高等教育劳务同样也是一种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马克思在谈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时写道:“所有这些劳动者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生产集体,是生产这种产品的活机器,就像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他自己的劳动资本交换。”在现代社会主义社会,高等教育劳务就是同社会生产资金交换。高等教育劳务或者说高等教育劳动服务,就是进行高等教育活动的特殊劳务,就是以高等教育劳务这种特殊生产形式对受教育者提供的一种特殊服务。对受教育者来说,无论是自己、家庭或政府负担学费,都是购买这种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者以及其他人对于教育中的各种形式的投资,可以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最优化决策。

高等教育服务的使用价值,正是人们投资决策的取向。受教育者接受提供的教育劳务,获得谋职和发展的某种智能,也就获得了增加劳动力的价值。对于这种价值,马克思论述:“我要趁此机会指出,各种不同质量的劳动力的价值也一定各不相同。”这种价值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就应当获得不同的价格”。这就是说,这种交换获得的增加劳动力的价值,同样在市场的交换中实现,只是这种交换不如物质产品那样完全被动,而是主动的特别是当这种劳动力表现为使用价值时。

3.同一性。高等教育产业生产教育劳务这种同一的产品,也只有在这一点上,才使高等教育产业具有可类属的同一性。有人认为高等教育产业的产品是人才的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是混淆了与教育产品之不同的关系。我们同意高等教育的产品是人才,但我们坚持教育产业的产品应是教育劳务。这不仅在理论上使人们对人才的理解因太宽泛而难以定性,重要的是从实际来说,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所培养出的毕业生都不可能成为学校的产品。学校任何时候都无权将学生作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变卖、奉送。同时,在校学生也不是学校的财富,不可能作为半成品而抵押“贴可能”。进一步而言,倘若把高等教育产业的产品理解为是人才,那么我们就无法解释学生交费受教育这种经济事实,因为学生总不会交费购买自己。事实是交费的目的是为了购买教育劳务。因此,从最广的意义上说,如果人才是教育的产品,那么这种产品是经过高等教育劳务的有效实施而获取的。换句话说,高等教育产业生产教育劳务这种产品,加上“原料”(学生)及其他社会非产业性的教育因素才能生产出人才这种产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在现代的社会中,没有大教育就难以造就合格的产品——社会需求的人才。

4.组织性。高等教育产业按社会要求被科学地组织在一种形式,来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组织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系统、集中、高级的教育,因而它是一个经过组织而形成的严密机体。没有这种组织指挥机构,便无法进行高度复杂的教育劳务生产活动,从而使高等教育事业不能实现。越是高度发达的社会,越是高层次的教育活动,这种组织与形成规模的要求就越高。

5.效益性。高等教育是社会再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因为高等教育能生产劳动力,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又取决于市场经济规律。劳动力市场决定了对高等教育劳务的需求和价格,因而把高等教育产业的劳务生产活动置于社会经济运转机体以外的“高尚”空间,是不切实际的。生产本身的消费,毫无疑问,也是社会总消费的一部分,不可能超脱出市场规律。高等教育拥有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劳动力是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自身有其劳动价值。因此,它在现实生活中,毫无疑问地要实现其劳动价值。还有,国民经济发展也要求社会各种经济资源按市场经济规律合理地分配于教育产业。由此可见,教育产业的效益性,既产生于内因,也产生于外因,是一种客观规律。

高等教育产业的效益性与教育职能并非不相容。事实上,高等教育产业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社会效益,是以投入较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来生产更多更好的人才,从而又获得比以前更多的各种资源的投入,使劳动者实现付出更多更好服务劳动的价值,并实现产业的更好劳务生产和发展。这一生产循环,就是效益的本质所在,没有这种效益性,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必然脱离市场经济体制。所谓更好的教育劳动生产,就是教育者更多的劳动力付出,进行精心组织的教育活动。唯其如此,才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否则便违反我国《教育法》的规定。高等教育产业的效益性也必须在履行教育职能的前提下得以实现,其目的是为了生产更好的教育劳务,使教育活动的劳动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

高等教育产业效益性实现的社会基础,是商品生产社会条件下人们的一种重要投资决策。教育的投资来源是多方面的,同样地,对于这种投资的报酬也是多方面的,因而对于受教育而获得的劳动力的增值,也自然有不同的归属。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个公民都有享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权利,但由于教育的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规律起作用,由于人们收入的差别,也由于人们对教育的投资不同等原因,所接受的教育受一定条件制约。

6.开放性。我国高等教育要真正有一个历史飞跃,就一定要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实基础上,实行开放教育,以建立一个开放型教育体系。所谓开放教育就是在坚持我国教育主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教育系统内部各部门各渠道的积极性,在教学、科研、学术交往、人才交流培训、学校现代化建设、教育体制等方面,向社会作全方位的开放,即教育既对国际社会开放,也对社会各界开放,既向地方、企业(部门)开放,也向群众开放,既沟通教育诸渠道的纵的联系,又要变革各渠道之间横的交流等,也就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真正做到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

教育的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