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才知道,她的丈夫是个煤矿工人,在一次透水事故中没有生还,她和儿子相依为命,心里很苦,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发火。女儿说,怪不得你经常骂三三呢,她粗声粗气地笑了,我的名字就叫许三三,你们弄条小破狗也叫三三,我怎么会不生气。小狗围着她直撒欢儿,她无奈地把它抱起来。女儿大笑着,当即给小狗改名为春天。
一个月后,公安局通知我们,那个副总落网了,钱被全部追回。我们一家三口相拥而泣,房东热乎乎地赶上来,说平时对我们关照不够,还命令儿子跑步去小商店,替我们买来一挂鞭炮,噼里啪啦地放起来。隔壁的门紧锁,许三三还没有下班。
我们就要搬家了,女儿红着眼圈说,她舍不得这个小院,舍不得凶凶的许三三阿姨,她想和这位女侠做一辈子的邻居。许三三笑呵呵地骂女儿好傻,其实我心里又何尝没有这傻气的想法呢?我怎么会忘记,在那个寒流汹涌的早春,我曾经靠在一个女人的怀里,放心地落泪,放心地伸出手去,拥抱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
不要轻视信任的力量
札吉娜
隔着金店的玻璃橱窗,我注意到马路对面那个“乞丐”,虽然他已经在地上跪了足足有一个上午,但据我观察,直到现在他还没有赢得一个路人的施舍。
这都怪他自己,首先他太年轻了,而且不残不缺;其次,他的打扮太不“专业”了,身上的衣裤虽然不新,但却太过整洁干净,一点都呈现不出陷入绝处的落魄感。中午出去买饭时,我从他身边路过,看到地面上一串漂亮的粉笔字写着:“身在异乡,母亲患病入院,急需1000元钱为母治病,望过往路人慷慨解囊,他日一定奉还!”
我看后心里不禁冷笑,这台词也太老套了,有人信才怪!正想转身离开之际,却见一人走到“乞丐”跟前,将一卷钞票塞到他手中,说:“拿着这五百块钱,快去给你妈治病吧。人命耽搁不得!”
仔细一看,那人竟是我工作金店的保洁工赵姐。赵姐是纺织厂的下岗女工,家境不富裕的她,在金店苦干一个月,也不过600元的收入。我于是一把拉过她说:“赵姐,你疯了,这些乞丐都是骗人的!”可赵姐却一脸认真地说:“人命要紧,哪儿能见死不救啊!再说,我相信这小伙子不会骗人的。”
此时,只见那个小伙子攥着手里的一卷钞票,感激地说:“大姐,实在太感激了,你把地址告诉我,将来我一定把钱还你。”
“不客气,人命要紧!我就在对面的金店工作,你要是有钱了就早点还我,我家也不富裕!”说最后一句时,赵姐搓着长满老茧的双手,竟然有些不好意思。接着,小伙子就行色匆忙地消失在了人群中。
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埋怨说赵姐傻。店里的同事知道了这事,也都认定赵姐的钱肯定打水漂了,有的还偷偷地笑话赵姐是新世纪的二百五。可赵姐却坚持自己的那句话:“人命要紧,我相信这小伙子不会骗人的。”这件事情很快便被大家淡忘了,只有赵姐在每天打扫店里卫生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向店外张望。大家都知道她在期待着那个男的能够早日还钱。看着她信心饱满的样子,大家都不忍心再打击她。
大概过了两个月之后,那天上晚班的我中午才来到店里。一进门便看到,包括赵姐在内,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进门后还没等我询问,赵姐边拿出一沓面额不等、新旧不一的纸币跑到我面前,边兴高采烈地说:“丫头,他还我钱了。我就说他不会骗我的!”
原来,那个“乞丐”是北方人。两个多月前,他带着母亲来到南方打工。那天,母亲得了急性阑尾炎住进医院,医生说交齐1000块钱才能手术。当时他们的所有财产只有200块钱,男子到自己打工的地方找老板借,老板见他是外地人不肯借给他。情急之下,他只好跪街乞讨。当时他已经想好了,如果晚上还筹不到钱,为了母亲的生命安全,他只好去打劫了,而我们的金店便是他最近的目标。
如今,小伙子的母亲已经做完了手术,一切都好,男子也赚够了还给赵姐的钱。赵姐不但救了一条人命,还阻止了一个年轻人的犯罪念头。想起那天赵姐口中所说的那句话“我相信这小伙子不会骗人的!”我不禁感到惭愧。
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已经让我们习惯不去相信任何人和事。为了不受伤害,我们拒绝帮助别人,也拒绝别人的帮助,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情感之一,那就是信任。有时候,给别人一点信任,得到的也许远非一句简单的感谢。面对真挚的情感,没有人能够估量,在它的背后蕴藏着多少的可能和力量。
请帮助别人吧
金铃子
这是发生在德国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2003年母亲节,节日的温馨气氛点燃了伊特洛孤儿院孤儿德比对母亲的思念。电视机里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帮父母修剪草坪,德比对修女说:“我也想帮我父母干活!你知道他们在哪里吗?”修女沉默。德比伤心地跑到街上,街上有那么多母亲,可没有一个母亲是他的。
几个月后,9岁的德比到附近一所小学读书。一次课上,老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皇帝,他爱上围棋游戏,决定嘉奖游戏的发明者。结果发明者的愿望是让皇帝赏他几粒米,发明者要求在棋盘上的第一格放上一粒米,在第二格放上两粒米,在第三格上加倍至四粒……依此类推,直到放满棋盘。结果皇帝总共应赏给发明者1800亿万粒米,总数相当于全世界年产米粒总数的10倍。”
这个故事让德比的眼睛顿时亮了。他想,如果他帮助一个人,然后请这个人帮助另外10个人,以这样递加的方式传递爱心,也许终有一天受帮助的那个人就会是自己的妈妈。这个念头令德比兴奋异常,此后他每帮别人做一件好事,别人感谢他时,他总会说:“请帮助另外10个人吧,那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那些受到德比帮助的人对这个善良的孩子充满感激,更对德比这种特殊的传递爱心的方式感到震撼。他们像实现自己的诺言似的,帮助另外10个人,同时也拜托那些受到帮助的人去帮助10个人。就这样,一个爱心的无形之网在该市悄悄地展开了……
德比想不到自己竟然帮助了德国着名的节目主持人瑞克,并成了德国的名人。瑞克是德国电视台的资深脱口秀主持人。也许是因为激烈的竞争和工作的压力,2003年瑞克患上了忧郁症,于是他向电视台请了长假。不久,瑞克旅游到了德比所在的城市。傍晚时分他独自沿着河边散步,突然他心脏病发作昏倒在地,多亏在河边钓鱼的德比及时把他送到诊所急救。瑞克苏醒了,他万分感激地说:“孩子,我该怎么感谢你,如果你需要钱,我可以给你很多钱。”德比摇摇头说:“如果你能帮助10个需要帮助的人,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瑞克不解地问:“可是你真的什么都不要吗?”德比笑着摇头拒绝了。
瑞克此后认真履行诺言,帮助了10个人。每次帮助别人,他都觉得心里非常快乐,尤其是当别人对他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时,他觉得自己的生命特别有价值。他结束了本来还有大半年的假期,提前回到了工作岗位。所有的同事都惊讶地发现瑞克变了,他变得乐观豁达,乐于助人了。10件好事产生的魔力改变了瑞克,他的忧郁症就这样好了。2003年12月1日是瑞克的脱口秀节目重新开播的第一个晚上,瑞克对观众讲述了10件好事的魔力。最后他说:“请你也去帮助10个人,你的生命将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
人们被这个故事深深触动。2004年1月,德比被请到了演播室。有观众问他:“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德比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多现场观众都热泪盈眶,所有人都被小男孩那种对母亲最深沉的爱震撼了!整个德国掀起了一股“做10件好事”的热潮,昔日冷漠的人们变得有人情味了,人们都盼望自己所帮助的那个人正是德比的母亲。电视台加紧了对德比母亲的寻找,然而德比的妈妈却迟迟没有出现。
2004年2月,一件不幸的事发生在这个少年身上。德比在回学校的路上被一群小流氓围住,他们在德比的身上没有找到钱,于是恼羞成怒地用匕首将德比刺伤。在医院里,昏迷中的德比一直在喃喃呼唤:“妈妈,妈妈……”电视台24小时转播德比的病情,所有关心德比的人都在祈祷他能苏醒。德国的几十个大学生来到亚历山大广场,手挽手连成一颗心形,大声呼唤:“妈妈,妈妈!”这呼喊声感动了路人,后来有更多的人加入,这颗心越来越大。更为动人的是,德比被刺后两小时内电视台接到几百个女人的电话,她们纷纷表示愿意当德比的妈妈。可是德比只能有一个母亲,电视台同意让朱迪做德比的母亲,因为她就住在德比所在的城市,而且口音和德比相同,会更有亲切感。
2004年2月17日早晨,昏迷多时的德比睁开了眼睛,朱迪捧着一束美丽的百合花出现在德比的床边,握着他的小手说:“亲爱的德比,我就是你的母亲。”德比的眼睛突然亮了,他惊讶地说:“您真的是我的母亲吗?”朱迪含着泪用力地点点头,在场所有的人也都朝德比微笑着点头。两行热泪从德比的眼睛里滚落:“妈妈,我找了你好久啊,请你再也不要离开我,好吗?”
朱迪点点头,哽咽道:“放心吧,妈妈再也不会离开了。”德比苍白的小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还想说更多的话,可是已经没有力气。2004年2月18日凌晨2点,德比闭上了眼睛,永远离开了人间,他那只握着“母亲”的手的手一直没有松开。
搓搓你的手
孙道荣
一家医院,请病人为医生打分,看看谁是病人心目中的好医生。
这家医院的医生力量很雄厚,仅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就有一百多位,不少医生都是学科带头人、某方面的专家,有响当当的名声,很多病人就是冲着某个医生,才慕名赶到这家医院就诊的。有的病人,为了能让某个医生为自己看病,宁愿忍着病痛,耐心等待,直到挂上他的号。
大家都认为,这将是一场专家之间的角逐,虽然医院设计了若干个小项目,请病人逐一打分,但是,谁是医学权威,谁最值得信赖,显而易见。治病,特别是重症病人,那可是攸关性命的大事,还有什么比医到病除更重要的吗?
评选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外科医生,竟然得分最高,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好的医生。我不奇怪。
我看过他的门诊。
那是去年冬天,因为颈椎病,我去医院诊治。专家门诊的号早已经挂完了,我挂了个普通门诊。
很多病人在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