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9251800000028

第28章 魅力无限(2)

“动态新闻”开放的当天晚上,Facebook方面就做出了回应,马克写了篇博文“深呼吸,冷静下来,我听到了你们的呼声”。他说,“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Facebook上的小组对这个服务的反应。我们同意,偷窥并不酷,不过,如果能够知道你的朋友生活中发生了什么,那还是很酷的。以前人们每天都在发掘这些信息,我们把它们重新组织和整理后发给用户,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他们所关心的人最近发生的情况,对任何之前就看不到你信息的人来说,有了这个他们也不会知道你发生了什么变化”。

次日,各家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聚集在Facebook的大门外,还有几所大学的学生们在那里大声抗议。这让Facebook的员工们有点恐慌,“动态新闻”的产品经理鲁奇·桑维甚至疑惑是不是该关闭“动态新闻”,但马克不允许这样做,切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违背了他创建网站的初衷。考克斯也表示赞同,他说:“如果这个功能没有效果,那就证明人们为什么会对Facebook感兴趣的整个理念都是错的。

在一浪盖过一浪的抗议声中,马克察觉到抗议小组迅速膨胀的规模其实也证明了“动态新闻”的有效性。人们之所以纷纷加入抗议小组,那是因为他们从“动态新闻”中了解到了有这样的小组存在。马克解释说:“动态新闻的重点在于它能够浮现出你周围发生的态势,它浮现的态势之一就是这些反动态新闻小组的存在。我们要让这些小组在我们的系统里真正地成长起来。”

不过,这样的解释并没有平息人们的抗议,马克不得不发动公司的软件工程师用了48个小时来编写新的隐私设置功能,将一些控制权还给了用户,由用户指定自己有哪些新闻能被“动态新闻”发布出去。

马克为此写了一篇新的博文,向用户宣布新的隐私设置功能上线了。马克承认:“我们真的把这件事情搞砸了。在解释新功能的作用上我们做得很糟糕,而在给予隐私控制权方面,我们做得更糟。我们没有马上构建一个隐私控制功能,这是我们犯的一个巨大的错误,我为此向你们表示歉意。”

同时,马克宣布会在几个小时内在一个名叫“互联网信息自由流通”的小组上参加一个实时公开讨论,主题就是“动态新闻”。那天,学生们的示威活动没有了,隐私控制功能的上线平息了抗议声。此后,“动态新闻”平稳发展起来,很多大型团体开始冒出来,这要放在以前是绝对做不到的。与“动态新闻”上线前相比,人们在Facebook上花费的时间又增加了,用户开始在上面做越来越多的事情。

“动态新闻”预示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它彻底颠覆了“正常”的交流方式。在这之前,一个人想把信息传给别人,必须采取自主的方式启动一个沟通过程,比如打电话、发邮件、MSN等都是主动的。但“动态新闻”出现后,人们只要在Facebook上暗示一点和自己相关的事情,网站就会根据你的朋友的偏好程度计算出对你的主题也许会感兴趣的朋友,然后向他们发送这些信息。作为信息的接受方,只要查看他们的Facebook主页就可以了。这是一种自动沟通的方式,可以让人付出最小的努力就能与最多的朋友同时保持联系,它让这个世界变小了。Facebook创造的是“订阅”朋友信息,而不是等待朋友发来信息。

马克在这次事件中的反应是“先干后道歉”,在后来的危机公关中,他也反复采用这一方式。当然,结果才是回应质疑的最佳手段,而不是动听的言语。

在开发“动态新闻”的同时,马克也将“开放注册”的项目纳入了计划中。“开放注册”的项目负责人决定引进一种让用户的朋友加入Facebook的新方法。即用户可以从任何大型电子邮件供应商处下载自己的电子通讯录,只需点击几下就能知道自己有哪些朋友加入了Facebook。用户也可以向别人发送电子邮件,邀请他们加入Facebook。因为这个功能,有些人开始用“通讯录导入”来代指开放注册。

“动态新闻”虽然起步艰难,但马克认为Facebook扩大用户群很有必要,他不是想要赚取更多的钱,而是认为Facebook做大了才会变得更有用。马克说,“只要我们扩大社交网络的规模,这个网络就会变得更为健壮。”

其实,“开放注册”的设计在“动态新闻”出现时已经完成,他们只是在想要不要等“动态新闻”事件过去后再上线。最终他们把“开放注册”的上线时间推迟了两个星期,到9月26日才推出。马克利用这段时间添加了更多的隐私设置,以免学生们觉得成年人的加入会抢了他们的风头。马克不会连续犯这样的错误。

“开放注册”推出后,公司的六人小组一直密切关注着数据的变化,包括马克、布雷耶、泰尔、范·纳塔、科勒和莫斯科维茨。9月的最后几天,数据很不稳定,但马克在坚持着,他相信事情会越来越好。果然,没过多久,就有人大声喊道,Facebook的用户突破了1000万,这是公司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那之后的一个星期,成年人不只是单纯地在加入Facebook,他们还会像活跃的学生用户一样,在网站上邀请朋友、发布照片、更新自己的信息。“开放注册”之前,网站每天注册的新用户是2万,但是在“开放注册”之后,这个数字达到了5万。学生们也没有起来反对年长用户的加入,一切进行得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2006年12月,公司举行了庆祝仪式,全部150名职员乘巴士去大美洲主题公园玩了个够,这时公司已经有了1200万用户。其中的用户包括英国女王、美国总统,如果没有实名制与一些真实的信息,那么谁会知道他们是谁呢?

比尔·盖茨也曾是Facebook的使用者,当他注册成为会员后,大量追随崇拜他的人,开始疯狂申请加他为好友,因此盖茨每天都要花费一两个小时去区别申请者是否是他认识的人,最后不得不被迫放弃了使用Facebook。

Facebook的账号基础是实名制,推动实名制政策的实施有它不小的功劳,而每一名使用Facebook的用户也都是实名制政策的响应者。在“墙”上留言的每一名Facebook用户,都会有一张照片、本名与一段简单的描述,这样就代表着你对你的言论负责。假设一下,倘若Facebook中出现一篇针对某某网站应该如何如何改进的文章,底下有个留言出来回应,留言者正是此网站的某某经理,而有了这样的留言,这篇文章想必就会有趣也有用许多。

在国外很热门的实名制Quora社交问答网站上,常会有各式各样精彩的问题是由当事人亲自回答的。曾经有人发问说,他想知道知名购物网站Etsy(美国一个在线销售手工工艺品的网站)是如何管理开发团队的?结果,Etsy的首席技术官竟然亲自在线上巨细靡遗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Etsy是全球排名200、全美排名50左右的网站,有很多人对他们的产品、营运、开发等各方面充满了好奇心。能够让Etsy的首席技术官亲自出来回答你的问题,绝对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而且答案一定是真的,这就是实名制的好处。

在Facebook上,如果你对某个人有兴趣,你们可以立即成为好友,持续讨论、交流。在留言的下方,会有一个竖起的大拇指,这是Facebook的给赞按钮。它提供了很棒的扩散机制,每当读者给了个赞,你的商品网页、你的文章就有机会在Facebook上流通,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且愿意与你交流,给你极大的成就感,体验被重视的乐趣。

Facebook出色的留言系统,提供了更完整的互动性,让留言者、留言者的朋友都有机会再次留言在你的“墙”上。而留言者,在留言的同时,自己的Facebook“墙”上也会出现这个留言的动态。特别的是,假如其他人看到这个动态,并且在Facebook站内直接回应了这则讯息,其留言也会在原本的网页上出现,而回应留言的这个动态又会被其他人看到,这样不断扩散,效果肯定会出人意料。如果你的留言内容很棒,说不定真的会一传千里,成为Facebook的红人,那可是被几亿人瞩目的事情。即使不考虑扩散问题,在这样的机制设计下,有机会让文章本身的留言看起来比较踊跃,调动起用户的热情,也是挺不错的事。

杜绝垃圾留言也是Facebook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Facebook必须要在登录后才能留言,并竭尽全力地处理垃圾留言、过滤脏话、机器人自动留言,这些服务都会帮助用户减少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