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创新,跟灯泡等重大发明是一样的。美国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并使科学在人们眼中是时尚而有吸引力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Facebook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让数亿人对其痴迷?有些Facebook用户甚至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这个网站,然后一整天泡在上面,哪怕在上班时冒着被老板训斥的危险。曾有网友在讨论区贴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Facebook难道比Sex还流行?有人回复说:“我上Facebook的次数比做爱多,所以答案是肯定的。”
Facebook不仅仅在全球流行开来,而且网民对Facebook形成了一种严重的依赖,每天一有时间就上Facebook,爱不释手,甚至忘记功课、约会、吃饭、睡觉。由于网民对Facebook的依赖是如此严重,心理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病症叫“Facebook上瘾症”。难怪许多网民戏称Facebook为“非使不可”;而Facebook的竞争对手或利益受威胁者对它恨之入骨,将其称为“非死不可”。
在商业世界里,很多人都在利用“人性”赚钱,比如史蒂夫·乔布斯。苹果推出的iPod,iPhone,Wad之所以能红遍全球,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们满足了人们心底对独特、叛逆、完美的定义,就像思科中国前总裁林正刚所说的,苹果满足了我们每个人心底的“个人化”欲望。苹果平台上的40多万个软件,可以塑造每个人心目中独一无二的个性手机。
同样,Facebook也能满足人们对于“个性”的追求,用户可以通过上传自己喜欢的照片、新闻和资讯实现个性化的定制。用户可以发布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图片,以满足自己对自身所期待的个性的塑造。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是一个不会喜形于色的人,有着介乎害羞与傲慢之间的冷漠。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生活中乏善可陈的人,在网络世界里却是处处有着小幽默、吸引无数人成为其“粉丝”的万人迷。社交并不是个新鲜词,从动物世界中蚂蚁之间的“突触传播”到人类的“口耳相传”,社交活动无所不在。只不过网络出现后,在网络世界里的交流变得比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得多,在网络的世界里,有很多在现实中害怕交流但渴望和别人交流的人,Facebook可以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
在这个平台上,用户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发布者。在科研和教育领域,大学教师们可以用Facebook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在政治领域,候选人可以通过Facebook传达自己的立场,实现与选民的互动。
2008年美国大选时,奥巴马)和希拉里曾在Facebook上角力,各自大肆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当奥巴马竞选成功后,很多人将其称之为第一届“网络总统”,《纽约时报》甚至评论说:决定总统大选结果的关键因素不是谁更懂政治,而是谁更懂网络。
小布什也会利用Facebook的影响力来推销自己的新书。已经八十几岁高龄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为了表现自己的亲民及与时俱进,也在Facebook上注册了自己的账号,而且定期更新,让民众了解自己的最新生活。甚至有媒体报道,英国安全部门已经利用Facebook进行反恐活动。总之,在Facebook上,所有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之地”。
另外,人们都从心底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或者找到与自己志向相同的人,Facebook提供了实现这一想法的平台。就像很多人所说的,当身处一个陌生的城市时,人们需要获得一种存在感。在物质世界里,这种存在感可以通过拥有房子、汽车等有形资产来体现;而在精神世界里,这种存在感无非是在别人那里获得关于自我的认同,找到自我的归属。Facebook上的无限链接满足了人们心底对存在感的急需。比如,当用户贴出一个活动,很快就会有感兴趣的人参加,这会让活动发起者获得一种认同感。又比如,用户发布的电影评论或者书评得到朋友的认可时,这种认同感会鼓励他们继续发布评论。
当人们问起Facebook为何如此关注人性时,马克说:“我只是坚信,人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其实是人。我相信人们总是喜欢做那些使自己开心的事情。为了使自己开心,他们需要了解他们身边的世界,了解他们身边的人。”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Facebook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利用了人们的“表现欲”与“窥视欲”等人性“弱点”。从马克搭建网站Facemash时开始,他就表现出了对于人性欲望与人际互动的特殊敏感。而Facebook在成立之初,也更侧重于满足荷尔蒙过剩的年轻人的交友需求。在网站上,用户会明确写明自己的状况,如单身、渴望交友等信息。而“捅你一下”的功能,则带有强烈的性暗示。网站上发布的信息恰恰给那些具有好奇心的人们以偷窥的机会。一名曾使用过Facebook的大二学生,后来成为《纽约客》执行总编的阿米莉亚曾写道:“Facebook没有把用户集结在一起,结成浪漫交友的圈子,而是表现出其他很多本性:一种寻求归属的渴望,一种虚荣的冲动和重重的偷窥心。”
年轻的马克之所以对人性如此了解,这和他大学学习心理学有很大关系,他充分了解人性,将其与自己在编程方面的天赋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人人从心底向往、满足人们内在需求的网站就成了必然之举。
在Facebook用户数量突破500万后,增加了一个新功能,转化了它们服务的性质。到此时,Facebook成功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它“简单到傻瓜都能操作”。用户能做的就是填写自己的个人简介,以及浏览别人空间的信息。但是有一种方法逐渐变得很流行,那就是定制和修订个人空间。那时,Facebook的用户只被允许粘贴一张简介图片,学生们却会频繁地改变那张图片,有时一天要修改好多次,可以看出,用户迫切希望粘贴更多的图片。
在发现这个问题后,Facebook的经营者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议题是Facebook开发图片存储功能是不是明智。以前Wirehog应用程序曾开发了让用户观看彼此电脑上的图片的功能,但效果并不佳。马克也担心调整Facebook的功能,让它变复杂,会使它简易的形象受到挑战,影响扩张。不过,帕克和另外一些人却支持开发这个功能。最终帕克等人说服了马克。“将图片功能用在Facebook上比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软件的用处更大。”
决定下来后,Facebook里最优秀的雇员承担起了开发工作。亚伦·西锡格负责监督用户界面和设计,斯科特·马利特负责编写软件,赫什管控设计流程。几个星期之后,西锡格、马利特和赫什制定出了一个精心设计又略微有点死板的图片存储业务。它允许用户上传图片,把这些图片收入在线影集中,让别人能对图片展开评论。不过他们也知道这个方案不完全正确。赫什说他们应该采取一套不同的方法,让它成为Facebook独有的形式。后来他们决定Facebook的图片采用一种方式标记,那就是图片中人物的名字。一个用户只能标记那些已经被证实是他朋友的人,被标记的人会收到一条信息,提醒他们被标记了,而在彼此的好友列表中,他们的名字旁边也会显示一个图标。
还有两个决定。一是用户只需要点击正在查看的图片的任意一处,而不需要点击一个小的“下一张”,他们想保持人们不断点击浏览服务页面,这样会使查看图标简单方便也容易上瘾。他们还决定压缩图片为小得多的数码文件,当图片在Facebook上呈现时,会比原作品的解析度低得多,不过这样做的好处是图片上传速度会更快,用户能够从他们的个人电脑上选择大量图片,而且在几分钟内就能在网上看到他们。
Facebook的团队在开发出这一图片功能时,都很紧张,他们不知道用户的反应会怎样。第一张图片上传上来了,那是含有一只猫的卡通画,他们担心地互相望着对方。一分钟之后,他们看见了女孩的图片,这是派对中的女孩给其他女孩拍的照,而且这些图片都打了标记。女孩们不停地发图片,因为图片数量没有限制,不久她们就上传了很多。马克他们松了一口气。
图片被打上标记给了人们一种新的意识,那就是谁的好友列表中打上标记的人多,就表明他拥有更多的朋友,人们分享这些图片就是想让别人知道,他与朋友有多亲近。这时,Facebook上有了另一种方式让用户感觉自己有多受欢迎,那就是看自己的图片被标记了多少次。
Facebook的图片功能上线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携带有摄像头的手机,用来拍下每天的生活快照,拍下来后放在Facebook上,并让自己的好友知晓。在Facebook上,图片不再是业余者的艺术作品,而是一种沟通的方式。不久,Facebook就成了互联网上最炙手可热的图片网址。图片功能也成了Facebook最受欢迎的功能。开通一个月后,这项业务85%的用户至少有一张图片被标记过。很多用户在别人标记了自己的图片时,就会收到邮件,这个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想去看看自己被标记的那张照片。
这时用户已经开始更频繁地访问Facebook,那里有更多的东西值得他们去看,马克很激动。那时有70%的学生每天访问Facebook,有85%的学生每周至少访问一次,这是绝对了不起的客户忠诚的体现。2009年底时,Facebook上总共上传了300亿张图片,成了世界上拥有图片最多的网站。
图片功能的成功,使得马克认为应该在服务上做出更多生动的改变,他因此需要高水平的新编程人员。他想找在哈佛时那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他列了一个表,交给公司负责招聘的罗宾,罗宾给这些人打电话,后来他们雇佣了4名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前任助教,其中有三位在微软工作过,一位则来自亚马逊网上书店。这些人的加入使网站的图片功能更加强大起来。
社交图表的应用成功,让马克和他的同事们都在思考,是什么让社交图表变得如此成功。也许是因为用户能够轻松地找到朋友上传的新照片吧。因为每个人的空间都有一个信息中心,会提示朋友最近更新的照片,用户迫切想知道的就是新信息。另外,用户的空间也能根据朋友的信息更新时间来排序,这受到了用户的热烈欢迎。当一个用户更新了他的个人头像后,他平均能得到25次的访问量。
马克得出结论,用户很愿意去看朋友们最新的信息,想知道在自己上次点击之后又有了什么变化,因而频繁地在空间里去点击。最后,马克有了构建一个新页面的想法,那就是在这个页面上,不光显示朋友最近更新的照片,同时也显示他们最近发生的变化,“我们想构建一个能显示所有事情的屏幕,所以产生了动态新闻的概念。”
这个新工具可以让用户随时找到自己设定的最关心的事情,信息显示的顺序取决于用户的喜好。马克曾对此解释说:“一个在你家门前濒死的耗子也许都比在非洲死去的人让你更感兴趣。”
德安杰罗听到这个设想后很兴奋,他认为这是用户们所需要的,用户每天醒来后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或许就是:“我关心的那些人在做什么呢?”
不过,设计“动态新闻”并不容易,Facebook的员工工作了8个月,新员工克里斯·考克斯设计了一个算法软件,用这个可以分析用户们生成的信息,选择最让他们朋友感兴趣的活动和个人主页上的变化,然后用逆时序把这些信息显示给他们的朋友。这样,每个人的首页都会不同,这取决于他们的朋友是谁。帕克称这是公司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
那个时候,一名Facebook的用户平均有朋友100个,软件会监视他们的朋友的任何活动。接着,当你点击这个服务的时候,它会根据你的喜好来给朋友们的活动分级,算法主要依据你先前的行为。Facebook的软件监听到你以前提到过什么,然后决定是否把这个发给你的朋友,这会根据你的朋友的喜好而定。软件会把这个逻辑应用在网站的所有信自、和活动中,每隔15分钟重新计算一次。可以想见,这个工程有多浩大。“动态新闻”的出现必将是一个重大的改变,马克称这是个重大的产品升级,他说这会让Facebook面貌一新。
2006年的夏季快要结束时,“动态新闻”的开发到了收尾阶段,一天晚上,考克斯看到了第一条“动态新闻”的消息,他的主页上出现了“马克更新了一张照片”,考克斯为此感到惊奇。
“动态新闻”快上线时,苹果的一位雇员戴夫·莫林加入了Facebook,在“动态新闻”上线前一晚,他与肖恩和莫斯科维茨交流。肖恩称:“明天将是决定Facebook到底是无足轻重还是比谷歌更强大的日子。”莫斯科维茨则更有信心:“明天你会无比喜欢这个新首页的。”
2006年9月5日凌晨,Facebook启动了“动态新闻”,创业者们按下按钮的那一刻,大家都在紧张地盯着监视器。但是,好像Facebook的用户们并不买账,940万用户中传来的第一个回应是“把这垃圾关掉”。大家的高兴劲立刻泄了下来。
Facebook随即面临了一场最严重的危机——关于“动态新闻”的评价,只有1%是正面的。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大三学生本·帕尔对Facebook新页面很不爽,他甚至创建了一个名叫“学生反对Facebook动态新闻”的小组。在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学生反对Facebook动态新闻”的成员就达到了1.3万,那晚两点,人数飙升至10万,次日中午已经有了28万,再过了两天,成员数突破70万。除了这个小组,其他的还有大约500个,什么名称都有。至少有10%的网站用户都在积极抗议这次改版。
综合下来,对“动态新闻”的反对意见主要在于它把太多自己的消息发给了太多的人。《亚利桑那野猫日报》发文称“学生用户说Facebook的动态新闻就是偷窥”。很多人开始用“盯梢者”来称呼这个服务。谁也不希望自己在偷窥的同时也成了一个被偷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