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环球风情
9245100000013

第13章 亚洲风情(4)

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

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

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着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卫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相关链接——印度东部盛行抢新郎

在印度东部的比哈尔邦,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单身汉被“劫持”,两三周后,他们就会被迫成亲。为了逃避这种暴力婚姻,一些富家的单身汉都雇用了保镖,并在每年的结婚黄金周期逃离住地;而那些因工作出不了远门的,上班时也要三五人结伴而行。

通常来说,准新郎被迫同意结婚后,还要举行热闹的婚礼。婚礼上,新郎官被一条漂亮的铁链锁在墙上的一副铁环上,免得他在举行婚礼过程中逃跑。

在举行婚礼的整个过程中,还要保证新娘一方有一名亲戚始终站在新郎的身旁,只要新郎脸上出现苦笑表情或收回自己的承诺,就有一根削得尖尖的小棍狠狠地戳他的腰。

在仪式结束后,心满意足的新娘父母便让新人坐上汽车,送小两口到新郎的家。此时,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严格的宗教和种族制度逼得新郎父母也只要接受这桩亲事。

为了逃避抢婚,现在比哈尔邦一些比较聪明的男青年就会在15岁左右随便娶个认识的姑娘做妻子。

印度的弄蛇行业

黎明时分的巴提亚,宁静而安谧。这个位于印度加尔各答东南方的小镇,仍保留着印度传统的风貌。街道上,传来隆隆的车轮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小贩的手推车上堆满了地道的印度糖果点心,向着市集进发。市场内,商人们把货物摊放在草席上招徕顾客。

在这小镇中,有大约200户特别人家,印度人称他们为克哈斯。这个名称源自一个古老的行业——弄蛇。据知,这些克哈斯家庭至少搜集了上千条的毒蛇。虽然他们并不敬拜蛇神,但这些弄蛇人却自称拥有神所赐的力量,他们所吹奏的圣调,能使毒蛇受催眠及听从指挥。这些弄蛇人继承了2500年的传统,而这传统则根源自印度教典仪中对蛇的膜拜。

弄蛇的“秘密”

只要到印度亲眼目睹过这种神秘的弄蛇技巧,便一定会受到吸引,而欲寻根究底揭开弄蛇之谜。弄蛇是一种子承父业的行业,控蛇和养蛇的诀窍被视为不传之秘,必须要父子亲授。

其实,弄蛇并不是什么神秘的魔法。弄蛇人能用芦笛把毒蛇引出竹篓,只因为他们对蛇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模式有深入了解。这些弄蛇者全是出色的爬虫学家,他们在森林中捕捉剧毒的眼镜蛇,但根据他们的宗教及精神信仰,只能将毒蛇捕捉及饲养一段短时期,之后必须释放它们回到森林中。

弄蛇大师,在印度又名法奇尔士,他们只挑选眼镜蛇,因为眼镜蛇的外型特别且富戏剧性,能讨好观众。再加上,眼镜蛇在很多世纪以来,都被应用于宗教的图像学中,印度教徒甚至视它们为圣物。

究竟弄蛇大师有什么神妙的手段教毒蛇服服帖帖?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蛇是聋的,对音律可说全无反应。但当掩着竹篓的盖子打开后,毒蛇受到阳光刺射,便会昂首摆出备战姿态。毒蛇离开竹篓所看见的第一样事物,就是弄蛇人的笛子。准备攻击、情绪紧张的毒蛇会随笛子的摇晃而摆动身体。弄蛇人能技巧地以音调配合笛子及毒蛇的摆动,在旁观者眼中,就像是毒蛇受笛声的迷惑而舞动一样。

要眼镜蛇停止活动也非难事,只要弄蛇人不再吹奏,慢慢把笛子移开,眼镜蛇感到危险已过去,便会钻回竹篓内。

虽然弄蛇者都有独特的技巧及窍门,但这行业仍是充满危险性的。资深的弄蛇大师喜欢用未除毒牙及毒液囊的眼镜蛇,所以更加危险。幸好弄蛇人深谙眼镜蛇习性,知道它们专向移动的物体攻击,故此手部和足部都是最佳攻击目标。毒蛇咬中目标后,会收紧颚骨,注入毒液。因此,所有弄蛇者都在弄蛇时把身体容易受攻击部分密封。

基于人类好奇求刺激的天性,印度的弄蛇行业曾大行其道。观赏者望着蠕蠕移动的毒蛇,往往不寒而栗,这种又奇又怕的情绪跟看恐怖片差不多。在印度新德里曾有一个盛大的集会,很多游客及原地居民在弄蛇大师的高超技术下,如被催眠般盯着随笛声舞动的眼镜蛇。由此可见,毒蛇对人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既要看又要怕。也许,毒蛇可以引发某种古代神话传说的联想吧!

惨淡的前景

尽管人们对弄蛇技术很向往,弄蛇行业的前景却异常暗淡,弄蛇技术在不久将来恐怕会失传。印度其他一些被视为神圣的传统文化,例如睡钉床、在恒河集体沐浴洁净身躯等,相信都会遭受同等命运。弄蛇技术难逃没落趋势由于科技的日渐发达,印度被迫追赶时代的步伐,因而传统文化及谋生技能受到苛刻的批判,弄蛇已被视为失去存在价值的行业。虽然很多弄蛇大师都考虑把这传统技术传给下一代,但事与愿违,正如一名弄蛇大师普那·山德拉所说的那样:“孩子需要接受教育,他们必须跟其他城市人一样成长和生活。”另一名弄蛇大师德本德拉说:“现在印度的弄蛇人太多,而游客对弄蛇的兴趣却不断减弱。”

弄蛇的没落,反映了印度市镇的新变化。一名在喜马拉雅山修行的法师预言:印度将进入物质文明的时代,而过度的物质文明却会带来困苦和不幸。总而言之,弄蛇技术的没落已是无可避免的趋势。

历史侧影——印度女性爱鼻饰

佩戴鼻饰是南亚妇女一种独特的传统装饰,据说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在正式的社交场合,还是在非正式的场合;无论是在新德里的大街上,还是在农村集市或田野上,总能看到身着艳丽服装的印度妇女,鼻子上佩戴着一颗闪闪发光的饰品:高档的镶嵌着钻石或宝石;普通的只是一粒金、银或铜饰;等等。在印度西北的拉贾斯坦等邦,妇女们的鼻饰则是像戒指一样的小环,有的则大得像手镯。

不过时至今日,大都市里许多年轻姑娘已不大遵循这一习俗。她们认为戴鼻饰太守旧,太传统,有的甚至把戴鼻饰的姑娘看作“老土”。在新德里,目前只有一些四五十岁以上的妇女佩戴鼻饰,而来自外邦的贫民妇女,包括小女孩儿,几乎全都戴鼻饰,只是她们戴的饰物不算贵重,往往是铜的或银的。如果去印度南方的城市,会看到戴鼻饰的青年妇女仍然比较多。

印度女孩在结婚时,是必须佩戴各种首饰的,自然也包括鼻饰。由于新娘首饰的多少象征着娘家的贫富,有些城市女青年鼻子上没有扎鼻饰眼儿,婚礼上也要夹上去一个。

另外,印度女人外出,参加社交聚会,往往要换上一个比平时要贵重、华丽的鼻饰。在印度北方农村,有的妇女出席庆典场合所戴的鼻饰非常大,而且很重,为了不至于弄伤鼻孔,必须在鼻饰的另一侧再吊一个小链儿挂在左耳后。鼻饰一般戴在鼻孔左侧,也有戴在右侧或两侧都戴的。

印度妇女在死了丈夫以后,一般不再戴鼻饰等饰物。

印度奇特的见面礼

印度是一个具有深厚宗教、文化传统的礼仪之邦,印度人在交往中很注重礼节。由于受到英国近200年的殖民统治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见面后通常以握手、拥抱、贴脸等方式互致问候,但广大的印度民众仍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传统礼节。

特殊的致敬方式

在印度的大部分地区,人们见面时,不分上午、下午,还是晚上,都往往互致一声“诺马斯代”(印地语“致敬”的意思),同时双手合十,微微低头,以示尊敬。合掌的高低也是颇有讲究的,通常来说,合掌时对长者宜高,指尖至少与前额平齐;对平辈宜平,两手一般位于胸口和下颔之间;对晚辈宜低,齐于胸口即可。印度领导人在重要的场合露面以及接见群众时,也往往双手合十,向大家致意,以示谦恭。

在迎接远方来的客人,特别是尊贵的客人时,人们通常给客人戴上花环,鲜花的颜色常常以印度教特有的橘黄色为主。在特别隆重的场合,还向客人贵宾身上抛撒花瓣。

印度人还有一种礼节,就是互相往嘴里喂印度人最喜欢吃的甜食。人们就曾看见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其同僚,在大选获胜后以及其他一些重要场合互相喂甜食,而且一定是用右手把食品放到对方的嘴里,以表祝贺之意。

印度最尊贵的礼节——摸脚

摸脚,是印度人对长辈和对最尊崇的人的一种最高的礼节。这种礼仪源于宗教,并一直沿袭到今天。在很多印度人家里,尤其是高种姓的家庭,这种礼节仍然存在。家里来了客人或年长的亲戚,孩子们一般都要出来行这种摸脚礼的。如果孩子不这样做,对方往往认为这孩子没礼貌,家庭教育不好。事实上,大孩子往往也就是象征性地比划一下,还没等弯下身,对方便把孩子拦住,说不必了。

在偏远地区,据说这种摸脚礼仍很流行。有的恳求者干脆就跪在地上,用双手去摸对方的脚,用前额直接去触对方的脚尖。在一些贵族家里,仆人对主人也要施摸脚礼,有的一天要摸好几次脚。越是大人物、德高望重者,摸脚的人就越多。

印度人最高的见面礼是“五体投地”。参加过印度教的宗教仪式的人都会看到众多的信徒们依次在“司瓦米”(印度教领导人或导师)的面前全身趴下,两臂前伸,脑门触地,静呆数秒钟后,再站起来。

这种礼节也存在于普通的家庭中。据说每年的10月或11月印度教最大的节日——灯节到来时,孩子们都要给父母和长辈们行这种礼,在长辈面前“五体投地”,全身趴下。信奉保护神的家庭,孩子要趴下、起来,连续做3次这样的动作;信奉破坏神的,趴下一次就可以了。在孩子行礼后,长辈要对孩子们说些祝福的话,并给些钱和甜食。这种礼节很像中国农村过春节时孩子向长辈磕头而长辈给压岁钱。

奇闻轶事——印度新年的奇特过法

印度从每年的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10月31日这天,是新年的第一天,这天水都不能对别人生气,更不能发脾气。在有些地区,元旦的早晨家家户户都哭声不断,人人脸上都挂着泪痕,他们往往是对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叹,并有这种哭泣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

在其他一些印度地区,人们还会以禁食一天来迎接新的一年,并由元旦中午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习俗的怪异,印度元旦也被人称作“禁食元旦”、“痛哭元旦”等。

在过年的前5天,印度各地还会举行各种演出,比如演出史诗《罗摩衍那》,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的巨人“战斗”,“英雄”引发点燃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

印度的青年不论彼此是否熟悉,还喜欢的新年时见面进行徒手格斗。围观者则在一旁助阵,获胜的青年,往往也会成为日后姑娘们追求的对象。

尼泊尔的“神牛节”

在尼泊尔,黄牛被誉为“国兽”,脖后带驼峰的公牛相传是湿婆神的坐骑,被推崇为“神牛”。尼泊尔法律规定,“神牛”和母黄牛受法律保护,一律不得杀戮。在尼泊尔除少数人外都不得食用牛肉。“神牛”在尼泊尔有着特殊的待遇和地位,神牛和母牛不得用来耕田或驮运东西。黄牛一般都不在牛棚里,任其自由行走,吃饱后可以目空一切地在大街和菜市上“漫步”,可以随地躺卧,也可以随意食用莱主的菜蔬。聪明的菜贩往往宁可牺牲一点青菜把“神牛”引走,也决不鞭打或厉声斥责。至于开汽车的司机对“神牛”更要有耐心。司机压死“神牛”,轻则关监坐牢,重则被处以极刑,外国人当然也要入乡随俗。尼泊尔人把黄牛敬为神明,每年都举行一次十分隆重的牛节。

牛节的盛况

牛节是通过独特而古老的庆祝形式,使人们忘记忧愁和痛苦,驱散内心的忧郁和寂寥的节日。尼泊尔人认为,这个节日不仅能消除一年的劳累艰辛,抹去心灵上所受到的各种创伤、痛苦,而且能通过各种尖刻或幽默的讽刺形式把政府中所出现的各种弊端揭露出来,加以抨击,从而引起政府的重视。正因为这个节日具有这样特殊的意义,所以历经数代而不衰。

牛节自尼历5月1日开始,一直持续8天,最热闹的是第一天。这一天,人们戴着画有奶牛头像的面具,头顶佩上用稻草或竹子做的假牛角,把自己装扮成奶牛,或戴上人身像头神的面罩,扮成智慧神。他们在胸前和背后挂上带眼的竹编斗笠,腰问系上坠有各种金属器皿的宽带子,带子两头拖地。他们簇拥着“牛群”,边歌边舞,走街串巷。人们身上器皿的碰撞声和乐队奏出的乐曲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曲热闹而又不协调的“交响乐”。远远望去,俨如牛群喧嚣而至。近前细看,牛的扮演者个个争相献丑,惹人捧腹。“牛群”所至,凡是上年有人谢世的人家,一定要把队伍中的真牛和假牛请进家中,给牛献上花环,并在牛的额前涂上朱红的吉祥痣,给牛和牛的扮演者以大饼、水果,或其他施舍,借以慰藉死者在天之灵。

牛节的第一天,人们还扮成疯子、傻子、苦行僧,一群一伙地在城里游行;人们在街上张贴各种讽刺政府、社会的漫画、诗歌;出版各种讽刺、幽默、逗趣的报纸和刊物,演出各种歌舞、闹剧、讽刺剧。这天,皇家文学院还在歌舞院举行讽刺诗、剧等有奖表演比赛。

牛节的来历

这个传统的节日,据说开始于700年前的马拉王朝。那时有一位国王叫泽依斯蒂迪·马拉,马拉国王聪慧而有远见,在他执政期间,百姓安居乐业,百废俱兴。可是有一年,尼泊尔发生了遍及全国的天花病疫,死亡者不计其数,就连国王5岁的儿子也未能幸免。王后失掉爱子后因过度悲伤而日渐憔悴;国王的精神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国家的管理上出现了松弛的现象。为了使国王了解这种现实持续下去的危险性,为使举国上下都从悲痛中解脱出来,有位贤臣上书说:“天花灾难,实属空前,王子赴天,举国哀叹。劫难之家,何止万千。当务之急,安国抚民。微臣一策,请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