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王朝第十五代刘婴5岁当皇帝,不久就被王莽赶下了台,建立“新朝”。王莽是位儒学家,他想缔造一个体现儒家思想的政治体制,于是进行一系列改革。但是改革并没有带来理想的进步,反而是到处民变,义军四起,王莽被杀,社会一片动乱。直至一支由刘秀领导的起义军取得最后胜利,统一中国,建都洛阳,为表示与前王朝的继承性仍称“汉”。史学家称它为“东汉”,把刘邦建立的汉朝称为“西汉”。
东汉在中国传播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为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的价值;小学的兴起和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字词典的编纂,对文化传播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史书的道统化传播,唯物主义思想家对儒学观念的清理,以及佛教的传入,儒道佛的交融,使文化传播生发了全新的概念。
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传播思想
一、纸的发明与汉字隶变的传播影响
传播符号需要物质载体,其载体是语言和文字;传播活动本身也需要物质载体,在所有载体中纸是最主要的载体之一。笔,是文字的书写工具;它滥觞于商代,成熟于秦,传说是由大将军蒙恬所首创。文字的载体,就目前所见最早的有龟甲和兽骨、竹简和布帛,它们对信息量的积累和知识的传播,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龟甲和兽骨使用很不方便,竹简容易腐烂和败坏,布帛过于昂贵,因此颇不利于文化的传播。纸的发明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伟大的成就,也是传播史上的重大转折,是我国出版史上划时代的大事。纸的出现,摆脱了古代封闭的文字的出版体系,打开了通向近代模式的社会传播,它使文化传播的永恒性成为可能,也使知识信息的大规模扩散成为现实。
西汉时期已有了丝质的纤维纸,是将丝绵浸泡在水中,捣烂后捞起,然后铺在竹席上晾干,再轻轻揭下而成。《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记:“武发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蹄书。”应劭在《风俗通》注解:“赫蹄,薄小纸也。”这是用缣帛制成的纸,可用来包东西,也可用来写字。但原料难得,制作不易,故基本上是宫廷或贵族的用品,不能做到普及。后来发明了植物纤维纸,才被逐渐大量使用,纸的发明应该是一种民间创造,但历史却把功劳归之于幸运的蔡伦。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以永平末始给事宫掖。建初中,为小黄门。及和帝即位,转中常侍,豫参帷幄。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后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这是我国关于植物纤维纸最早、最明晰的文献记录。蔡伦的贡献在于他利用了易得而廉价的树皮、鱼网等原料,突破了古人单用丝、麻为原料的方法。到汉末,造纸工艺又有了改进,出现了多种名纸,如“左伯纸”等。
此后相当一段时间里,缣帛、竹简、纤维纸并行使用,纸后来成为主要的书写传播物质载体。中国的造纸术,在7世纪经过朝鲜传入日本,8世纪中叶经中亚传入阿拉伯,又经阿拉伯传向欧洲各国,从而全球有了新的传播工具。
随着造纸术的改进,植物纤维纸的出现,隶书也逐渐成为官方提倡的规范字体。以前汉字一直在刻画、图画基础上繁衍、创造、加工,由于汉字发展的客观任务和内在要求,逐渐从发展数量和建立偏旁符号系统为主,转向以改进符号便于书写为主的阶段。战国以后,顺应汉字以右手握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有节奏书写的要求,经历战国、秦、西汉,最后完成了以秦字为基础的由篆向隶的转变。到西汉中期,这种形体改造基本定形,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汉字书写形式。隶书摆脱了汉字象形的原则,把具有象形意味的线条分解成平直的书写笔画。汉字隶变对汉字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这些方面:
(一)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隶变使原来比较一致的汉字偏旁写法遭到了严重破坏,产生“隶分”或“隶合”,导致汉字结构部件的大量混同。其结果是干扰了汉字既表音又表义的系统性,使直观的描绘性义符转化成为既不表义也不表音的书写“记号”,在提高汉字书写效率的同时,使汉字更趋于符号化。同时隶变也使汉字形体发生了根本变化:曲笔拉直,连绵线条折断,由椭圆变方正,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也开始形成。
(二)隶变对汉语书面语的影响
首先,隶变使很多汉字的形体失去与原来字形的意义联系,形体与字义的脱节造成了人们用字上的困惑,于是选其音而疏其义,导致通假字的大量产生。其次,隶变使形近字混同,造成了众多形讹字。最后则是隶变使得书面语的符号本身更单纯,汉字再不会因丰富的形义而干扰视觉、影响阅读速度;从而大大增强了汉字的符号化功能。
(三)隶变对汉字书写艺术的影响
郭沫若曾说:“本来中国的文字,在殷代便具有艺术的风味。殷代的甲骨文、殷周金文,有好些作品都异常美观。留下这些字迹的人,毫无疑问都是当时的书家,虽然他们的姓名没有留下来。”但是,甲骨文和金文毕竟没有摆脱象形的描绘性,当隶变扬弃了随体诘屈的逶迤线条后,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而清晰,书写起来更具有了节奏感。
仅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甲乙本、《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和《五十一病方》等文献资料看,由于隶变而产生的对汉字的形体、汉语的书面语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通假字的大量出现,又推动了汉字形声字的发展和演化。大约在汉元帝时,又出现了草书。草书采取省却笔画、省略部件、改变笔法的方法,对隶书进行改造,使之更快速,更方便,成为起草文稿、书写信件的常用字体。由于汉代的草书还是比较规范和端庄,因此被后人称为“章草”。
到东汉晚期,出现了介乎隶书和草书之间的“行书”。它预示着隶书的正统已经动摇,为后来的新的字体——楷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方便于书写的新字体的形成,方便于流通的纸的发明,使东汉的文化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二、科技发展与医理传播的思想启迪
我国古代的天文非常丰富。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有关于日食的文献记载。《左传》明确记录了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的一次日食:“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史记》称,春秋242年间日食有36次之多。《诗·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写的是周幽王六年十月朔日(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一次日食。古代君王常以日食附会人事的变化,故没逢朔日都要祭祀,祈祷天神保佑。但荀子认为:“夫日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傥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它只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结果。王充更是明确指出:“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六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说明到东汉时,一些有识之士已能区分自然传播和社会传播,把日食看成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指出与政治变动、人事祸福毫无关系。
对太阳黑子的观察也由来已久,人们普遍认为太阳之中有金色乌鸦,这一神话反映了古人用肉眼所见的太阳黑子现象。1972年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发现的彩绘帛画,在一轮金色太阳中站着一只乌鸦。《汉书·五行志》记:“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即公元前28年3月发现太阳黑子,这是我国最具体、最明确的黑子记录。王充认为太阳中所见“乌鸦”,和月亮中所见“玉兔”、“蟾蜍”一样,不是生物,而是“日月气也”;他还指出“夫日者,天之火也,……火中无生物,生物入火中,焦烂而死焉,乌安得立?”
注意观察自然界的怪异现象,并给以合理的解释,使人们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在这思想基础上,张衡于公元117年研制了浑天仪,于公元132年又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世为著姓。祖父堪,蜀郡太守。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博会,十年乃成。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覈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阳嘉三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撙,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旁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张衡不仅是为自然科学家,而且是位辞赋家,在传播思想方面也有他独到的见解。下面是摘自《后汉书·张衡列传》中散见的一些言语:
质以文美,实由华兴,器赖雕饰为好,人以舆服为荣。吾子性德体道,笃信安仁,约己博艺,无坚不钻。以思世路,斯何远矣。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曷若卑体屈己,美言以相克。鸣于乔木,乃金声而玉振之。
教诲之不从,有人不理。仲尼不遇,故论“六经”,以俟来辟。立言于前,有征于后,故智者贵焉。
张衡的意思是说:高超的思想要靠言语的修饰才能传播,好比果实要有花衬托才兴旺,器具要借装饰显得美好,人要用车马、服饰显现荣贵。一个人有优良的品德、善良的心愿,又有博学的知识而能约束自己,那么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你。用来考虑社会问题和进行社会实践,也就离成功的路不远了。
一个人虽然很勤劳,但不善于追求,就不会有什么收获;不如使自己谦虚一些,用优美的言论来取胜。就像小鸟在高高的树上鸣叫,发出的声响能使金玉也振动。这里提出了事物间传播的互感现象,以此证明言语修辞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他又说孔子因为没有遇到知音走上仕途,所以去修订“六经”,来引导后来的学者。他以此为例,指出人们不听从你的教诲,是因为人们没有理解你的思想,从而强调了理论传播的重要性。张衡又指出:言语要有预见性,才显示出智慧的可贵。这里实际上提出了“言”与“征”的关系,即传播与传播效应的关系。
东汉时期除了天文科学的发展外,医学科学也取得了伟大成就。我国的医学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春秋时期齐国名医扁鹊就为虢国太子治疗过“尸蹶症”,被认为有文字记载的诊脉法的最早医案史例。《史记》记有扁鹊为虢国太子诊病的详细话语:
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破阴绝阳之色,已窍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
扁鹊论病不仅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还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他指出凡疾病都有体表的各种各样征候,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判断,不是一句话能说得尽的。他从虢太子疾病的症状,从医理上判定他得的是“尸蹶症”,即是假死。终于起死回生,救活了虢太子。
东汉时医学更有了发展,著名的医学家有张机和华佗。张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过长沙太守,世称“张长沙”。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华佗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他长期在中原地区行医,而不愿专门侍奉曹操,终于被杀。华佗医术高明,精通各科,尤长于外科,发明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比欧洲人使用麻醉剂早1600多年。华佗没有留下著作。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又称《伤寒论》,经魏晋时医家王叔和整理,又载于《千金翼方》)。其《伤寒论》序文除阐述了五行原理与医学之理的关系外,还论述了医道原理与医德、修身、养生的关系,同时批评了“崇饰其末,忽弃其本”这种唯务名利的思想。他说: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在这段话里,张仲景结合医理提出了传播学上的基本命题:生命传播是一切人类传播活动之本。“进”,是指进入人际传播活动;进入人际传播活动就要爱护人了解人。“退”,是指退出社会活动而进入内向传播;进入内向传播就要爱护自己了解自己。这既是处事的道理,也是处人的道理,更是处身的道理。他在自序中引孔子的言论,对《论语·季氏》的话略作变通:“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原话是:“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他把“困而学之”改为“多闻博识”,以开拓知识面,扩大眼界来勉励自己,这是对知识传播的进一步肯定。
三、两汉文学与民谣传播的思想贡献
西汉后期的散文和辞赋有了突出的发展和传播,值得一提的是桓宽的政论散文《盐铁论》。公元前81年,汉昭帝召集全国文学、贤良60余人与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讨论盐铁国营和酒类专卖等问题,桓宽根据这次会议的文献进行了加工和整理,写成《盐铁论》60篇。它以散文的形式反映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上的一些观点。
《盐铁论》中就言语在传播活动的功能和作用,以御史大夫和丞相为一方、以贤良和文学为另一方所进行的论辩特别有价值。我们可以看出不同阶层的人对传播的不同态度和认识,传递着极有价值的传播思想。
文学曰:“……若夫外饰其貌而内无其实,口诵其文而行不犹其道,是盗,固与盗而不容于君子之域。……”
大夫曰:“文学能言而不能行,居下而讪上,处贫而非富,大言而不从,高厉而行卑,诽誉訾议,以要名采善于当世。夫禄不过秉握者,不足以言治,家不满担石者,不足以计事。儒皆贫羸,衣冠不完,安知国家之政,县官之事乎?”
文学认为,话说得头头是道而没有思想内容,这叫“盗”;这种人不容许与君子为伍。大夫认为,文人只会说不会做,地位低下而说大话,爱讽喻而无行动,只想在社会上博得个好名声。指出读书人贫穷得连衣帽都不全,怎么能谈论国家大事?怎么能参与国家管理?文学认为传播的根本问题是内容,内容决定传播的作用;大夫认为传播的根本问题要传播者的地位,地位决定传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