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9031500000037

第37章 秦王朝的建立和传播控制(1)

秦兼并六国,结束了战乱纷争的战国时代,统一了中国,标志着封建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在争取统一的过程中,秦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着暴虐的征服,据史载仅长平一战就坑杀赵国降卒40万!在文化上落后于六国的秦,通过野蛮的军事传播实现了它的霸业,所谓以西戎之裔妄斩三代文教之制,使华夏大地上无论是政治体制、经济结构,还是社会文化,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在立国后制定了一系列统一传播和控制传播的强有力的措施。在新的王权传播机制下,建立起了以法治国的政策,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组织传播,推动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规范汉字的不朽事业,同时用强权压制儒家传统而鼓励杂家思想。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对中国古代的传播活动和传播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

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

一、建郡县、设传驿的统治传播

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秦始皇改变了历来的帝王称号。三皇五帝是华夏民族远古的圣贤,成为当时人们的崇敬对象。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功劳高过了三皇和五帝,于是他决定给自己一个更崇高的称号,将皇和帝并称为“皇帝”。有意思的是,他还废弃了周王朝的谥号制度,采取简单明了的符号形式,用数字来标明历代皇帝的序位。因改制由他而始,故自称“始皇帝”。他的后裔皇帝依次称之为“二世”、“三世”乃至“万世”。一次在朝廷议制时,他说:“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从此由皇帝来掌握全国的政权,不再像西周那样分封诸侯,各管一地,致使最后诸侯各自独立,中央无法控制。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体制,无论在政令传播、经济传播还是文化传播、思想传播,都实行了统制性的控制。

其次,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对一些名称的传播也做了规定:把自己西北方言带来的自称词“朕”(据章太炎考证,即后来北方方言的“咱”)规定只用作皇帝的自称;皇帝的命称为“制”,令称为“诏”。皇帝的印信专门用玉做成,叫做玉玺。而且只有皇帝的印信才能叫做玺,它成为国家权力的最高象征物。同时规定,皇帝的妻子称“皇后”,父亲称“太上皇”,母亲称“皇太后”等。

皇帝把一切行政大权集于己一身。白天审理案子,晚上批阅公文。据说秦始皇给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每天必须批完一石公文才能休息。当时的公文是刻写在薄薄的竹简上的,一石在当时是120斤(相当于今60斤),那么一天大概要批阅上千片竹简。

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政治集权,在组织传播的体制上也进行了重大改革。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是最高的军事长官,负责军事事务,“金印紫绶,掌武事”,“主五兵”,乃武官之首。但他平时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中。御史大夫是负责监察百官的,“以贰于相”,掌监察,“银印青绶,掌副丞相”,皇帝的诏令一般由御史大夫转交给丞相去执行。

三公的下面是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但实际上不止九卿。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有丞。郎中令:负责皇帝的保卫和传达,下属有大夫、郎中、谒者。卫尉:掌皇宫的警卫部队,有丞。

太仆:掌皇室车马。廷尉:掌刑罚,全国最高司法官,有正、左、右监。典客:主管秦王朝统治下的少数民族。宗正:掌宗室亲属事务,有两丞。治粟內史:掌谷货,有两丞。少府:负责供应皇室用之山海池泽之税,有六丞。中尉:负责京师保卫,有两丞。主爵中尉:掌列侯。

秦王朝的组织传播,贯彻一个基本精神: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而又互不统摄,统一接受皇帝的领导。政府官员和宫廷官员没有根本上的区别,因为在中央集权的专职制度下,皇帝的私事也是国家的公事。直到后来才出现分工,九卿成为政府官员,为皇帝办私事的另组建宫廷系统的官员。

秦王朝建立后的一切措施基本上都是立足在控制传播的思想基础上,加强君主集权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地方实行了郡县制。这种地方政治体制的历史性变化,代替了原来的分封制。在讨论时,丞相李斯反对分封制,指出周朝因为分封制,将子弟封到各地为王,几代之后,关系就疏远了,不可能像原来那样团结,致使周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天子无法控制。李斯提出设置郡县,由皇帝亲自任命官吏进行治理,罢免权也操纵在皇帝手里。这样就能使天下长期稳定,政权永远掌握在中央皇帝的手里。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设立了36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按所管辖地区大小设置,万户以上是县令,万户以下是县长。县以下依次设立乡、亭、里、什、伍,完全是一种准军事化的管理体制,基层百姓5家为一个单位,由伍长负责。什则由10家组成,由什长负责。

这一大套制度,由于废分封,立郡县,使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国”观念正式确立起来,开始了新型的中央王权传播模式。

为了提高政令传播的速度和有效控制,除了行政上的专制式的官吏体制外,在解决传播通道方面。秦始皇也做了许多工作。其中之一是广开交通,秦将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的邮传制度推向发展高峰,在全国建立起驿传网络。“传”是指用车辆传送文件或官员往来时途中停歇的地方,也叫传舍,又称“传置”。“驿”是指用马传送文件的方式,供行旅止息的处所也叫“驿”,或称“驿亭”;每个驿亭设吏役叫驿子,备役差叫驿夫。统称“驿置”或“驿传”。三十里设一驿传,五里设一“邮”。这样,驿传普遍地设置在交通要道上,全国形成一个广泛的传送信息的交通网络。它保证了中央政令的快速传递,也保证中央对全国的有效控制。这种驿传制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一直发挥着作用。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各地修筑了不少关塞堡垒,同时各国间的道路宽窄也不一致,影响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拆除阻碍交通的关塞、堡垒。公元前220年修建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修一条由咸阳直向北伸的“直道”,仅用2年多的时间即告完成。这些“驰道”、“直道”,再加上西南边疆的“五尺道”以及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的“新道”,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后又统一道路和车轨宽度,便利了交通往来。驰道,就是按最可能近的距离修筑的道路,又叫直道。驰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以咸阳为中心,共修成三条:一条向北通到内蒙,叫做直道;一条通向东面的河北和山东,直到海边;一条向南,通向两湖和江苏。这是空前伟大的工程,驰道的建立,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政令的及时传达。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秦时“略通五尺道”,还开辟了通往西南夷的官道。此道自今四川宜宾至云南昭通。秦始皇曾沿着驰道五次出巡,每次历时一年,沿途刻碑记盛,既是特有的政治性传播,也是独特的文化性传播。驰道所经之处,还都有特殊军事建制的通衢,颇相当于后来的国道。但是,当时的驰道似乎规定不作民用,旁人行走就触犯了律条,所以驰道并不与经济传播直接联系。

二、驱匈奴、击南越的军事传播

秦时的疆域异常辽阔,北到长城和阴山,南到南越,即现在的岭南地区,秦还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进行管理。疆域的西界是陇西,东则延伸到了辽东。为了加强统治,秦始皇下令将六国的王室人员、旧贵族、富豪12万户迁移到咸阳,一部分调遣到南阳、巴蜀,限制他们的自由行动。他的初衷是为了根绝先前六国后裔的反叛行动,便于监视,同时却也繁荣了都城的经济。这虽然不是开发性移民,但客观上却造成了大规模的移民传播。

秦在征服六国之后趁势兵分五路进攻百越,于公元前222年设立会稽郡,前223年设立闽中郡,前214年建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并于公元前215年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当时全国人口只有1000万人,50万迁徙大军把中原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了岭南,虽然其中文化人不多,但在广义上起了文化传播的作用,促进了岭南的发展,也促进了民族融合。特别是秦军在向南方进发时,开凿了灵渠运河,它连接长江的支流湘江跟珠江的支流桂江,穿越蛮荒之地和巨山峡谷,使南北交通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从军事传播角度看,战船从首都咸阳出发,可以直达南方的海口广州。

公元前215年秦向北方进发,攻打匈奴,并建立九原郡。此前曾于公元前211年迁徙中原地区3万户屯垦河套东北岸(今内蒙古境内),移民实边,这也大大促进了边疆开发和民族融合。尽管秦的移民政策和开边行动都是为了军事征战和政治统治的需要,但实际上形成了空前的政府行为的文化传播。另外其中特别值得提一提两件事:一是修筑宫宇,二是修筑长城。

秦始皇每当灭掉一个国家,一方面为了铲除六国的根据地,把六国的宫室城郭拆毁;另一方面又很喜欢六国华丽的宫殿,都要让人将宫殿的图画下来,然后在咸阳照样仿造。等全国统一了,他还曾经想造一个最大的苑囿,西起雍、陈仓(现在陕西凤翔和宝鸡地区),东面延伸到函谷关(现在河南灵宝),长达千里。最后被秦始皇的侍从、侏儒优旃(音沾)劝止。优旃利用悖论对秦始皇说:“这样可太好了,有了这么辽阔的皇苑,我们可以多放养些猛兽,如果六国的后裔有人敢从东方进攻,就把这些猛兽赶出去将他们吓跑。”秦始皇一听,不禁大笑,于是就打消了建这个巨大苑囿的打算。最大的苑囿没有建成,但秦始皇却建了很多其他的宫殿,单单咸阳的周围就建有宫殿270多座,行宫在关外有400多座,关内300多座。在这些宫殿中,最大最有名的还是阿房宫。因为在秦末已经被项羽烧毁,所以其规模究竟有多大,现在无法估计,但根据历史记载,光阿房宫前殿的东西就宽达500步,大约相当于700米。

南北有500丈,相当于115米。殿门用磁石砌成,主要是用来防止人带兵器行刺。在殿门前排列着12个铜人,用民间没收来的兵器熔铸而成。

这样出现了历史上独特的“搬家式”建筑传播,而且那时已经十分自觉地使用了“符号传播”的方法,通过图样绘制在咸阳进行仿造,体现了中国建筑史的传承和创新。后来秦始皇在出巡的路上死去时,阿房宫没有赶得上建成,这个巨大的工程,每年都要调用民工70万人。于是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同时扩大了建筑技术的传播。

另一件大事是修造长城。秦始皇每攻下一个国家,就下令将原来国家的首都和各自修造的长城拆毁,然后统一修造成抵御北面匈奴的长城。使原来分为三段的长城——燕长城、赵长城和秦长城,连而为一。这样,秦的长城西起陇西的林洮(现在的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现在大同江一带),东西长达万里。城墙之间每一定距离设置烽火台,一旦发现匈奴侵犯,就放烽火报警,快速实现军事信息的传播。这对匈奴以及以后的北方民族进犯中原,是一个阻挡力量。长城不仅在军事上发挥作用,而且在移民、屯田等开发边疆方面也发挥了作用。长城在秦以后成为保护沟通西域的河西走廊的屏障,所显示的传播力量将是永恒的。

秦朝对于官吏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制定了很多处罚官吏的法令。官吏犯法,不是像西周那样享有特权,即“刑不上大夫”,而是加重处罚。这使得秦朝的吏治非常清明,政府的办事效率极高。对于官吏要求很严,必须通晓法律,但也给了很高的地位,不只是政治地位。法律的学习也向官吏请教,即“以吏为师”。

当时秦国形成了一个可称为“条条大路通咸阳”的宏伟壮观。陆路驰道北到辽东郡(今辽宁辽阳),南至长沙郡,大大小小像蛛网一样密布全国;水路运河除灵渠外,还开凿了鸿沟运河,连接黄河与淮河,经淮河贯通长江,使全国的水路也像蛛网一样四通八达。以上措施,对于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无论从军事传播的需要看,还是从经济文化的交流看,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三、开朝议、崇五德的政治传播

秦国在战国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国家,它能够广泛接纳外来人才。秦穆公嬴任好(公元前659~公元前621年)招纳晋国流亡者由余、沦落为奴的百里奚、客居于宋的蹇叔和晋国逃亡者丕豹等杰出的军事人才,遂称霸西戎;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61~公元前338年)任用卫国思想家商鞅,进行变法,使国家变得富裕强大;秦惠王嬴驷(公元前337~公元前311年)接纳贫苦学者张仪,采用“合纵”的谋略而一举瓦解了六国的统一战线;秦昭王嬴则(公元前307~公元前251年)聘用魏国人范雎为相,对外远交近攻蚕食诸侯,对内杜绝私门平定内乱,使秦成就了帝业。

到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由于秦国势力日益强大,许多外国人士投奔秦国,威胁秦国宗室大臣的权势。这些宗室大臣便借韩人郑国为秦修渠消耗财力、影响东征为由,提出“诸侯人入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的建议。于是秦王下令逐客。李斯就上书劝谏,晓以利害关系,终于使秦王撤销了逐客的命令。这是历史上非常成功的一例书信传播,也是秦王朝在政治传播上的一个特点。《史记》有如下一段记载: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丞相绾认为周王朝绵延千年,就是因为它分封儿子兄弟,作为枝叶,建议秦始皇也实行分封制。在朝议中,李斯坚决反对。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于是废除了分封制,立天下为36郡。这个秦王朝历史上重大的决策,正是在朝议这种政治传播方式中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