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表演教程
8900500000022

第22章 课外延伸阅读(1)

§§§第一节表演艺术术语

电影表演

由演员扮演角色,在摄影机前表演情节的艺术。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属表演艺术范畴,具有共同的基本规律。

电影表演继承了戏剧表演中许多适合于电影表演的原则和方法,然而又和戏剧表演不同。

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并直接与观众交流,演员的表演是观众接受的最后形象;而电影演员的表演是通过银幕间接地与观众交流,演员在摄影机前的表演并不是观众感受到的最后形象。银幕上的最后形象须经摄影艺术处理和蒙太奇手段的艺术再创造才能完成。

特别是电影艺术的纪实性、综合性、时空观、蒙太奇以及电影特有的生产过程,更为电影表演带来了种种不同于其他表演艺术的特点,既要求电影表演真切、自然、生活化,同时还要求演员具有镜头感以及对于非连续创作的适应等。

“三位一体”

原为宗教术语,借用说明表演艺术的特殊性。指演员集创作者、被创造对象以及创作工具材料于一身。

在这一点上,电影演员与话剧、戏曲演员是相同的。以绘画作比喻,演员既是画家,又是画布(纸)、颜料和画笔,同时还是作品。表演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三位一体”。

各种类别的艺术创作的不同点或者特点来自它们各自创作的工具和手段:

文学家使用语言、文字;

作曲家使用音符;

画家使用画笔、颜色、画布;

摄影家则运用摄影机、胶片;

演员则是以其自身为创作的手段与工具。

演员创作的材料就是演员自己的脸、五官、自己的肌体、自己的思想、情感等等。

案头工作

演员从全剧整体着手,分析剧本和研究角色的准备阶段工作。这是演员对剧本和角色加深理解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都在导演的指导下进行。

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初读剧本,获得总印象,弄清时代背景,确定主题思想,研究剧本风格特色。分场细读,划分剧本段落,理清事件,寻找人物在每个事件中的态度及出场任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确定角色基调和总谱,编写角色自传;阅读有关资料,辅助理解剧本与人物,从而形成创作角色的整体构思和探寻相应的表现手法。

在此阶段,导演要阐述导演意图,或请编剧讲解创作意图,帮助演员进行准备,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演员投入排练。在不同的创作集体里,案头工作的程序有所不同。有的是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进行,有的则是和最初的动作排练结合进行。案头工作的精细与准确对角色创造起重要作用。电影演员不仅要分析文学剧本,还要研究导演的分镜头剧本,根据镜头分切和拍摄方法的要求来进行准备,以保证表演前后衔接连贯,做到心中有数,来适应电影不按顺序拍摄的特点。

·表演的层次

演员在创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演员按照剧情的发展,掌握住人物成长过程中的动作线和段落层次,使其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合乎角色的思想、情感、性格逻辑的发展,体现出角色命运的趋势和动向。由于在电影拍摄中,表演不按剧情顺序和人物性格发展过程进行,更要求电影演员对角色作出总体构思。在表演中注意整体感,把握准发展的各个阶段,严格控制分寸,步步深入,层层递进,讲究严谨的布局和精心的安排,细腻而有条不紊地展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达到人物形象的前后连贯、完整统一。

表演的感染力

激起观众情感和思维,使之产生共鸣的艺术力量。表演中体现出的情感力量和思想力量,构成了打动观众的感染力。激起观众的爱憎、悲喜,使之震撼,或引起沉思,与此同时获得艺术美的享受。表演没有感染力,不能引起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就是失败的表演。感染力受到国家、民族、信仰、时代和观众文化素养诸因素的影响,对不同的观众,会产生不同的感染力。

表演的深度

指演员的表演能揭示出人物的独特内心世界,揭示出外部动作所蕴藏的深层含义,富于思想和哲理,而不只是从表面上去刻画人物的外形和人物性格的一般特征。有深度的表演一般要求:

①演员对人物有独特的感受、理解和处理。

②演员的表演要含蓄,给观众留下想像的余地。

③不仅要真实,而且要具有启发性。不仅能使观众相信银幕上的人物是活生生的人,并且通过人物的内部动作和外部动作给观众以新的认识和启迪。

表演的总体构思

亦称“角色创作的总谱”。演员创造角色所做的总的艺术设想。包括角色的外部造型、气质及精神面貌、性格基调与色彩、人物的性格历史及其发展变化、时代及经历所赋予角色的特殊印迹、角色的最高任务与贯穿动作、演员的远景和角色的远景、角色在整部影片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物之间的关系、创作中节奏的安排、力度的配置以及依据编导的意图对表演风格的设想等。

对镜头前的表演进行总体构思时,还要考虑电影的特性,如对综合艺术中总体表演效果的把握;对蒙太奇处理下,不同景别及瞬间表演的掌握;对具体拍摄技术条件制约的考虑等。电影表演的分切间断拍摄、排练少、一次完成等特点,更要求演员构思好表演的总谱。

表演的总体构思应体现编导的艺术构思,对人物的设想,应从角色的生活历史出发,应能激起创作激情,推动演员进行活生生的人物塑造,并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起到引航的作用。

表演最佳瞬间

影片拍摄中,演员表演达到真挚、自然、情感饱满、动作准确、最富于魅力的瞬间。电影是一次性的艺术,演员的表演一经实拍就永远固定在胶片上。为了让最符合人物形象的出色表演展现在银幕上,电影演员不但要充分做好“实拍”前的创作准备,而且要掌握和适应拍摄现场的工作状况,学会在“无穷的等待”(等布光、等各部门加工、等日出日落)和反复的“技术性排练”(适应摄影地位和灯光的排练)中节省精力,以便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进入实拍前应有的创作状态。而在拍摄人物的“激情戏”时,还要求导演和摄影师特别注意保护演员的情绪,给演员创造出能充分酝酿角色感情的气氛环境,抓住演员产生良好表演的时机,投入关键的实拍,将表演的最佳瞬间摄入胶片。后期工作中,又有赖于剪辑师的精心剪接,将样片中的最佳表演瞬间剪辑接入,完成影片。

表演风格

电影艺术和电影观众的演变发展影响着电影表演风格的演变和发展。无声片时期,电影表演受哑剧表演的影响,主要依靠外部的形体动作。有声电影初期,电影表演艺术更多借鉴话剧舞台戏剧表演的风格。随着电影艺术逐步走向成熟,进入自我完成期,电影表演艺术也日趋独立,产生了一种生活化的表演风格。电影美学的多元化,电影风格样式的多样化,促使电影表演风格的多样化。不同的片种,喜剧、悲剧、传奇剧等,对电影表演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其产生不同的风格。

另外,影片中导演的不同风格和追求也会带来不同的表演风格和特点。各种戏剧演剧理论,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验派”的演剧理论、莱因哈特的表现主义风格以及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论等,都对电影表演产生过影响,使其形成不同的电影表演风格。

表演风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演员个人的表演风格

指某个演员的表演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格调,或粗犷、或细腻、或质朴、或洒脱、或含蓄、或泼辣、或幽默等等。这种独特的韵味和格调,如体现在他所创作的一系列形象中,一般就认为这个演员具有了自己的表演风格。演员个人表演风格的形成与时代的艺术潮流、演员的艺术实践历史、个人经历、修养、创作经验及创作个性等诸方面因素有关。其中演员创作个性的影响最为明显,一般认为如下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集中体现演员的独特表演风格:

①演员的天赋资质。

②演员观察生活和选择创作素材的独特角度。

③演员对角色和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

④演员的个人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表达生活的习惯方式。

对演员的个人表演风格,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演员具有个人的独特表演风格,标志着演员艺术上的成熟,因此主张演员追求个人的表演风格。但在创作中,应将个人的表演风格与影片的表演风格协调统一。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演员个人表演上的独特风格,是演员创作上局限性较大的表现,因为他无论演什么角色都一个味儿;认为演员在艺术创造上,不应过多显露自己本人的风格特征,而应尽力摆脱自己的风格特征,才能创造出符合各种剧本要求的不同风格的人物。并认为电影是集体创作的艺术,每部影片中有许多人物,如果扮演角色的演员们都追求个人的独特表演风格,势必造成整部影片风格的不统一、不协调,因而主张演员应克服本人的表演风格,尽力服从整部影片的统一风格。

2.统一的表演风格

不同电影流派和片种的表演风格。如戏剧化电影、散文电影、现代派电影、默片、喜剧片、闹剧片、歌舞片、歌舞音乐片中的表演各具特色,风格不同。

3.表演不同时代戏剧的表演风格

指演员在某个特定时代的戏剧中进行表演时,所用的特定时代的戏剧表演风格。如扮演古希腊悲剧中的人物,用古希腊悲剧的表演风格;扮演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用伊丽莎白时代的表演风格。

动作的三要素

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有它的原因、目的和结果,这就是动作的三大要素。

也就是动作过程的三个环节,即做什么(任务)、为什么做(目的)、怎样做(动作适应)。

在表演中,“做什么”“为什么做”是动作的依据、目的,应在开始行动之前已在内心确定。而“怎样做”是动作的具体手段和表现内容,必须在行动的过程中,在对规定情境的真实感受和对人、对物的交流适应中产生。其中有的是剧本情节明确规定的;有的是在演员理解剧本事件与人物后,按照人物的思想性格、行动逻辑精心设计的;有的甚至是在表演中即兴产生的。

行动是表演技术最主要的部分。演员表演时,仅依靠外在动作是不够的,必须找出内在的根据(即目的)。由于演员是运用自己的肌体和情感,再现生活中人的行为,来创造角色的,所以称“动作”是表演艺术的实质和基础。英语中,表演的名词是动作,演员就是动作者。

“动作”出自于实际需要并受意志支配,动作的过程有明确的目的,是合乎生活逻辑的。而表演中的动作,则是演员按剧本的人物要求,以自己生活经验为依据,经过艺术加工设计的。它必须遵循生活中动作的规律。生活中每一行动都有从感受客观事物、产生思维,到采取外部动作这样几个具体步骤,是有机的心理形体统一的过程。所以说,表演艺术中的动作,是心理、形体两方面的结合,是内外部动作的统一。

一切动作的产生,都必须符合剧本规定情境的要求,是角色在此时此地对规定情境的感受和思维的相应的反映过程。规定情境是展开表演动作的前提。

外部动作

外部动作包括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面部动作主要是指眼睛和嘴的动作)。

人的动作是千差万别的,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经历、文化修养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人所组成的,演员在创作中要塑造各种各样性格的人,这各种各样的人究竟是什么样子?他的性别、经历、职业,在剧情发生的时间空间里做了什么?剧本提供的永远只是一个轮廓。如何把一个轮廓变成活生生的人,变成有个性的人,具体怎么动作,怎样说话,这还需要演员去下大工夫塑造。在接受角色之后,要考虑从何处下手来塑造他。每个演员的创作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演员先研究人物的内心活动,找到人物的心理根据;有的演员则研究台词找重音;有的根据人物的生活环境、经历,先给人物设计一些外部动作,从外部动作入手,找到人物的自我感觉等等。不管采取哪一种创作方法,只要能把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塑造出来,目的就达到了。

形体动作

是指在表演中主要消耗外部肌体(五官、四肢、身躯)力量的一种看得见的动作。

演员创作中的形体动作,不是机械的动作,不是为动作而动作,而是有机的、有目的的、有内心根据的、合乎逻辑的、有顺序的动作。任何形体动作都与心理有关联,形体动作通常是心理动作的反映,同时又可作为完成某种心理动作的手段。形体动作的产生,要符合人物的思维逻辑、性格特征,并受剧本规定情境的制约。

形体动作在表演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形体动作的小小真实,可以带来思想情感和体验的大真实。而形体动作的小小不真实,也招致情感、思想与想像的大走样。形体动作比心理动作容易抓住,它比不可捉摸的内心感情要容易接近和确定,是具体的外部形态,看得见抓得住,便于固定,具有物质的稳定性。所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动作是情感的捕获网”,形体动作是内心动作的甚至是情感的最好的刺激物和“诱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形体动作方法,就是通过形体动作的逻辑,去创作角色的有机的生活,在按照规定的角色总谱动作时,反射式地激起内心的体验。

言语动作

言语动作是演员实现剧作者思想的主要方法,是演员表现力中可能性最丰富的因素和影响对手的最完善的手段,是动作的最高形式。它与心理形体动作密不可分,表演理论中并称为“言语形体动作方法”。

心理动作

心理动作亦称内部动作、内心动作。指以改变人(包括对手和角色自身)的意识为目的的一种看不见的内在动作。在表演艺术中,如同生活中一样,内在的心理动作具有重大意义。任何外部动作、言语动作,都是以心理动作为前提,都是有内心根据的。演员在创作中要依据剧本提供的人物,组织有机的心理动作线,以保证外部动作的有机、连贯、富于魅力;而外在的动作又能唤起相应的内在心理和情感。

动作线

动作线是指角色在剧本规定情境里合乎人物生活逻辑发展的心理形体动作线,是由为完成角色在事件中确定的任务所采取的一系列动作连贯而成。它是剧作家预先规定的,有时虽然没有直接写在人物的表面语言与动作中,但必须体现在演员表演的人物行动中。

演员选择和寻找角色的动作,应从探索角色的动作线开始。要使动作线准确,必须在剧本规定情境里,同时建立一条连续不断的角色思想线索。把每段、每场戏的人物动作线理清后,角色贯穿在全剧的动作线就清晰了。

贯穿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