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王鸿谟自诊祛病法
849200000009

第9章 相气 (1)

·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

·相气十法

“色”是指颜色的色调,“气”则是颜色的明度、层次、饱和度、含蓄润泽程度、显现范围等。“相气”就是仔细察看面部“气”的变化,就是察看颜色的明度、饱和度、润泽程度,以及颜色显现的层次和范围。

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

“色”是白、黄、赤、青、黑五种颜色,这些颜色都明显地显现在皮肤表面。比如我们经常说红黄隐隐是正常面色,白、黄、赤、青、黑是病色,就是说的色。“气”是五色的光华,就是各种颜色究竟是浅表还是深沉、是鲜明还是晦暗、是浅淡还是深浓、是分散还是集中、是润泽还是干燥,以及明暗干润的程度。

气至色不至者生,色至气不至者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你今天气色很好”、“你今天气色不太好”等,都是把“气”和“色”放在一起说的,而且往往把“气”放在“色”的前面。说明“气”和“色”的概念有所不同。“气”是中医理论中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数十种不同的“气”。其中,最重要的气就是脏腑经络之气,是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相气”是色诊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在色诊中,颜面五官的气是指颜面五官是否明亮、润泽、含蓄,以及明润含蓄的程度、颜色显现的层次、颜色的深浅、颜色显现的范围等。颜面五官的气是脏腑之气即脏腑功能在颜面五官的反映。

“气”与“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们从来不单说“色”,必须说“气色”。“色”是白、黄、赤、青、黑五种颜色,这些颜色都明显地显现在皮肤表面。比如我们经常说红黄隐隐是正常面色,白、黄、赤、青、黑是病色,就是说的色。“气”是五色的光华,就是各种颜色究竟是浅表还是深沉、是鲜明还是晦暗、是浅淡还是深浓、是分散还是集中、是润泽还是干燥,以及明暗干润的程度。这些情况都和颜色混合在一起,隐隐约约含在皮肤之内。虽然它是用来描述颜色的,但是在本质上和颜色并不相同。

如果单纯谈颜色,那就是调色板上的缺乏生机的色彩,把气和色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脸上充满生机的面色。分析面色变化,望色离不开相气,相气也离不开望色,气色变化同时存在、不能分离。只是我们在观察面色变化时,必须把气和色分开,先讲察色,再进一步讲相气,气色的变化分别有各自的规律,决不能混淆。“色”是指颜色的色调,“气”则是颜色的明度、层次、饱和度、含蓄润泽程度、显现层次与范围等,与之对应的是:望色与相气也是两种不同的技术。“相”是仔细察看的意思。“相气”就是仔细察看面部“气”的变化,就是察看颜色的明度、饱和度、润泽程度,以及颜色显现的层次和范围。

气与色相互比较,气比色更为重要。相气与察色相互比较,相气比察色的价值更高。从气、色的有无,我们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断。中医非常重视“气”,在临床诊病辨证的时候,常常以观察病人“气”的变化来判断病情轻重、推测预后好坏,将掌握相气技术的医师称为“良工”。“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就是强调气化色更为重要,即使色正常仍然要考虑气是否正常。《医宗金鉴》说:“气至色不至者生,色至气不至者死。”在这里,“至”就是正常,“不至”就是不正常。可见气比色重要,即使色正常但气不正常仍然预后不好。

说一个人“气色并至”,意思就是这个人的气和色都正常,面色之内隐隐发光,从纹路中映出明亮润泽的征象,就像玉一样,但是并不浮光油亮,意味着人体健康无病,形神俱备、精气平衡;说一个人“有气无色”,意思是他气正常、色不正常,表现是面色浅淡,但是皮肤内有光泽含映,意味着即使疾病严重,也不至于有什么凶险;说一个人“有色无气”,意思是他面色正常、气不正常,表现是皮肤有白、黄、赤、青、黑的病色,没有光泽,意味着即使没有严重疾病的表现,也有性命之忧。

相气十法

相气虽然很难,但是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还是能够掌握的。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分别代表了气的十种相互对立的状态,是相气的基本要素,也就是汪宏所总结的“相气十法”。我在自己的著作《中医色诊学》一书中,在古人总结的“相气十法”的基础之上,又补充了光体、含蓄、胃气等相气要点,对气的变化、气色综合判断、气色善恶等相气技术作了系统总结。

浮是病色明显,沉是病色隐约

相气虽然很难,但是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还是能够掌握的。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分别代表了气的十种相互对立的状态,是相气的基本要素,也就是汪宏所总结的“相气十法”。我在自己的著作《中医色诊学》一书中,在古人总结的“相气十法”的基础之上,又补充了光体、含蓄、胃气等相气要点,对气的变化、气色综合判断、气色善恶等相气技术作了系统总结。

白、黄、赤、青、黑这五种病色显现在脸上,都有浮沉之分。浮或沉是病色在皮肤内外显现的层次,不是五种病色本身的分别,区别颜色的浮沉属于相气的范畴。

“浮”是病色显现的部位比较表浅、病色在肌肤之间,比较明显,比较容易看出来。无论白、黄、赤、青、黑哪一种病色,凡是病色浮显在肌肤之间的就属于“浮”。“沉”是病色显现的部位比较深隐、病色沉隐在肌肤之内,不太明显,深沉而隐隐约约,不容易分辨。无论白、黄、赤、青、黑哪一种病色,凡是病色沉隐在肌肤之内的都属于“沉”。

气色显现在皮肤,我们可以人为把它划分为四个层次。从外向内依次是:暴露→浮→含蓄→沉。正常的面色是隐约含蓄在肌肤之内而不浮不露,如果病色显现在第二层、浮在肌肤之外就叫做“浮”,比浮还要外露、浮露于肌肤表面就叫做“暴露”。如果病色深深隐含在肌肤之内,就叫做“沉”。

一次,我们病房在同一天收进来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是发烧了三四天而且也都让医生看过,医生都按照炎症给他们治疗,都给打了消炎针,吃了解热止疼的药,想给他们退烧,但是这两个孩子发烧就退不下来,问题在哪儿?就在于这两个孩子虽然色是一样的,但是气不一样,一个是浮,一个是沉。

他们的脸上都有一种青光,而且青中还透着红。但第一个孩子无论是青也好红也好,都显得很表浅;第二个孩子同样也有青,也有红,但看起来很深,没有浮在皮肤的表面上。第一个孩子浮的部位基本上都集中在眉毛的下方、眉毛外端的里面、嘴唇的里头这些区域;第二个孩子基本上满脸都是一样,里面的颜色比外面的颜色还要重。

第一个孩子得的是感冒,是一个热证的孩子。他感冒之后发烧,所以脸上有红的成分,但是他感觉到怕冷,中医管这叫做恶寒,所以就出现了又赤又青的面色,而且是浮在皮肤表层,标志病在肌表。与气浮相对应,他在当天下午从头到脚出了全身红疹,伴随出疹,体温迅速下降,“疹出热退”,是一个典型的幼儿急疹的病人。很快完全痊愈。第二个孩子在当天下午突然体温陡降,全身寒凉、四肢冰冷、神志昏迷、咳嗽气喘。确诊为疹毒内陷、小儿肺炎。经过紧急救治,解毒透疹,体温恢复,从耳后开始,全身出现麻粒样暗红疹点,实际这是一个麻疹病人。初病时原本面色浮青,涕泪较多,颊黏膜有环绕红晕的圆形白斑,因为医生没有察看颊内情况,也不懂色诊,误诊为感冒,错误地使用退热药退烧,因为误用退热药,体温下降、难以透发,以致疹毒内陷,病情垂危。他脸色的气沉,就是病情即将向内发展的预示。

通过这两个实际病例我们可以看出:

浮的气色很浅表,因此很容易看清楚,而且浮在颜面的外周部位比较明显。这是因为浮主外感“表证”,外感病的致病因素首先侵犯的是体表皮肤肌肉表层,也就是中医叫做“肌表”的部位,皮肉在人体四肢最多,形体肢节的色部在颜面四周,所以病色也就相应出现在颜面的外周部位。我们平时感冒了,分为寒、热、燥、湿等不同的感冒,各有不同,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基本都是气色浮现在肌肤表层,说明病位在身体比较表浅的部位,叫做“表证”。

“沉”与浮相反,气色很深隐,因此比较难以看清楚,而且沉的气色在颜面的中央部位比较明显,这是因为人体脏腑的色部,大多在颜面的中央部位,脏腑的病变叫做“里证”。

浮和沉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病情的变化,浮沉也可能发生变化,浮沉的变化可以反映病位的变化。如果病色从浮变成沉,标志病邪已经从表入里,比如病人外感风寒,面色浮青,但由于没有及时正确治疗,由表寒转化为里热,面色就会从浮青转变为沉赤。

在冬春之交,如果真有小孩发热不退,又检查不出原因,或者鼻涕眼泪很多,耳尖发凉,口腔内有环绕红晕的白斑,可以用鲜芦根一二斤煎汤给孩子当水喝,要尽量多喝,香香的、甜甜的,往往可以无疹预防、有疹透发。如果找不到鲜芦根,干芦根也可以。用香菜(芫荽)虽然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但是有的孩子不喜欢,服后将来可能眼睛会发干。

“清”主无病或轻病,“浊”主重病

观察清浊变化,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健康还是生病,属于燥证还是属于湿证,是轻还是重。

“清”有两个含义:一般是指清明爽朗,也指清洁。无论白、黄、赤、青、黑哪一种病色,凡是病色舒展明快,如云开雾散、清爽晴朗的天空,或者清洁而不污浊,都属于清。“浊”也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暗浊,无论白、黄、赤、青、黑哪一种病色,凡是面部病色昏惨晦暗的都属于暗浊。其二是指污浊,污浊就是指面色像油污浊水污染,污秽垢浊。

曾经有一个病人,他自己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舒服,也没有任何症状,在往年做常规体检的时候,也没发现有什么不正常。但是当我看到他的时候,发现他的脸色出现了暗浊,特别是人中和下颌这两个部位显得很暗很浊。于是我就催促他去做一下肾功能的检查。他去做了,结果确定他是肾功能不全,而且病情已经很重了。

我们的肾是很辛苦的,即使它已经损害了20%、30%、40%、50%、60%、70%,仍然在踏踏实实工作,剩下的30%代替那70%做100%的工作,我们仍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仅仅在化验时才会发现异常。这个时候肾功能实际上已经失常了,到发现的时候再去治疗已经晚了,到目前为止,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对此没有很好的方法。如果我们在脸色显现出来的时候发现了,就能避免恶化。肾有病的人,人中颜色暗浊、下颌颜色暗浊,如果再发展的话,还会向上发展到鼻和前额,甚至满面都暗浊,这个时候实际上就有生命危险了。

除了清浊以外,在古代医书中还会经常看到“滞”的概念。滞,也属于相气的范畴,有时我们会把浊、滞一起说。滞是在暗浊的基础上深浅不均匀,浓淡相间。

结石的人在脸上会出现抟聚的青黑色,也会出现这种滞色。滞的出现往往代表着人体内部有了有形可见的邪气。中药治疗这些病证效果是特别好的。中药里面有个药叫做金钱草。金钱草有很多种,其中四川有一种大叶金钱草比较好,每次用一二两,稍微煮几分钟,或者直接用开水冲泡,然后盖上盖焖几分钟。每天就喝大叶金钱草的水代替茶饮。它可以促进胆囊的收缩,促进泥沙样胆结石的排出。

清主无病或轻病或燥证,浊主重病或湿证

面色清明、爽朗的人,一般都是健康无病或者病情很轻。凡是面色清洁、有一种紧绷的感觉,可能是燥证的征象。浊的气色一旦出现,多数意味着病情比较严重。正如色诊谚语所说的“平人面色如灰尘者必病”、“气如烟雾者病欲缠身”。脸色污浊,则往往是湿证的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