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王鸿谟自诊祛病法
849200000026

第26章 面貌色部 (1)

·额区色部——天庭饱满为健康之相

·颧颊区色部——不怕灰黑就怕娇艳

·颐颏区色部——反映肾脏和腹部疾病

·附:谨慎使用面貌色部

面貌色部将颜面整体划分为额、鼻、颏、左颊、右颊五个区域,传统色诊理论认为五区分别对应五脏。认为心区在额,脾区在鼻,肾区在颏,肝区在左颊,肺区在右颊。但临床实际和科学实验表明:左右面颊气色基本相同,不会出现单侧气色变化。五区不独赤,每区都和许多脏腑或形体肢节相关,并非仅仅反映某一脏的病变。

额区色部——天庭饱满为健康之相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叫做天人相应。天上最重要的是太阳,太阳一出来光芒四射、天地温暖,最怕的是乌云把天给遮住。人的额头就相当于天,所以额头这个明亮润泽最好。如果出现病色的话,不怕出现白色,不怕出现红色,不怕出现黄色,最怕出现青黑之色,特别是比较干燥、抟聚成一块的青黑之色。

精确划分,找准额区色部

额区又称天庭。天庭饱满,明亮润泽,无纹痕、无凹陷、无筋绕、印堂端直平圆,确实是健康之相。天庭低下或有凹陷、突出、纹冲、筋冲、骨粗、色暗,以及中正青筋,印堂白气、印堂凹陷多纹等,则是身体较弱、较差之相。

额区的四个界限是非常分明的,额区的上界是发际,下界是眉毛、两个眉毛的连线、眉毛本身和眉毛的外延线,左右的界限分别是两侧发际。

依据传统中医色诊理论,天庭诊心。额部全区都是心脏的色部区。心脏病证的气色变化可以反映在心区。其实,额区可以反映多个脏腑或肢节的病证。

◆ 额部可以竖向、横向划分为7个不同的部位。

中央三部:从发际到眉上,左右与两眉之间的距离等宽,从上到下依次为头色部、面色部、咽喉色部。

父墓、母墓与脑色部:从发际至眉上,左右与眉毛等宽,左为父墓,右为母墓。凡是中年以上的人,父墓和母墓这两个地方很多颜色发暗,只不过发暗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就在父墓和母墓的上2/3内侧1/3,这两个部位是脑的色部,如果一个人的脑部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个部位会显示出气色的不正常,我们可以按摩这两个部位,可使这些症状得以减轻。

颞部、太阳:额部两侧称为颞部,其偏下部分称为太阳,是明堂色部的胸里色部。 心、肺两脏均位于胸中,所以这个部位可以反映心肺病证。

◆ 额中央从发际中央到两眉中间的宽度之内,可以竖向平均划分为三个部位。从上向下依次为:

头色部:又称天中、天庭,在额部中央上1/3的区域,是明堂色部的头色部,可以诊察头部疾病的气色变化。

面色部:又称司空,在额部中央中1/3的区域,是明堂色部的面色部,可以诊察面部疾病的气色变化。

咽喉色部:又称中正、阙上,在额部中央下1/3的区域,可以诊察咽喉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气管、食道疾病的气色变化。

咽是咽食物用的,喉是发声用的,都会在这个部位有所显现,比如经常生气着急的人、遇见事容易想不开的人,经常心情不愉快、看谁也不顺心,办什么事情也不顺手。时间较久之后就会逐渐感觉到嗓子这儿堵得慌,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就好像吃羊肉串的时候,有一块肉堵在这儿没有咽下去,中医管这个病叫做“咽中如炙脔”,炙就是烤的意思,脔就是切成块的肉。像这种人,大部分都会发现咽喉色部发暗污浊,像有脏东西没有洗掉一样。

此外,肺脏色部在两眉之间的“印堂”区域,可以诊察肺病的气色变化。肺病气色变化常向其上边的咽喉色部、两侧的眉上区域蔓延。例如:感冒之后在印堂区域可能会出现一个发展的过程。首先,两个眉毛之间印堂部位发干,用古代的医书上的说法叫做“索泽”,索就是少,泽就是润泽,索泽就是不润泽。然后它还会逐渐向眉毛的两侧、上方发展,那里就会逐渐出现一种浮红色,即颜色非常明显的一种红色,然后逐渐咽喉就开始疼痛了,有的人甚至会扁桃体发炎,甚至咽喉红肿化脓。病情越严重,在额头正中下三分之一这个部位出现的红色就越深。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额部实际可以反映许多脏腑、肢节的病变,并非像传统认识的一样,仅仅反映心脏的病变。

额部最忌出现黑色

不同病色出现在额区所代表的含义各有不同。额区的气色与面部整体一致,以红黄隐隐、明亮、润泽、含蓄为佳,是气血充足、精神舒畅的表现。不过一般黄色较多而红色较少。

额部有白、黄、赤、青、黑五种主要的病色变化。额部以黄、赤等颜色为顺,见青、黑等颜色为逆,最忌黑色显现。

◆ 额区色白主肝病惊风、脾气虚寒、白薄皮起如竹托,口唇干燥、兼有口气主脾热。

◆ 额区色黄主惊疳,特别是额角发黄,积在食仓。

◆ 额区红赤主心火亢盛或心火扰神。额头、鼻头、颧骨尖显现青赤色,额鼻之间如蒙一层油状的,比较容易患肿瘤,最好及时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 天庭暗青色是将要发生惊风的征兆。

◆ 额部最忌出现黑色,额区色黑而抟聚者病多危重。正如《灵枢·五色》所说:“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天庭色黑转暗、皮肤变粗、干燥无光,严重的甚至部骨下陷,是病情严重、性命危险的征象。

通过上述也可以看出,除了红色主心火以外,其它病色都可以反映多个脏腑的病证,并不仅仅局限于心病。

额部异常不可掉以轻心

额部有青筋的孩子体质差

对小孩子来说,有两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第一种情况,凡是小孩额头不太饱满,可能先天发育得不太好。第二种情况,如果在额头出现一种青筋,就是小的静脉,这个孩子一般有消化不良的情况存在。绝对不能被“额主心病”的说法误导,误诊误治。

小孩的额头出现青筋,如果伴随着两个颞部发黄,孩子很可能有食积,因为饮食积滞,吃多了没消化,中医叫“积在食仓”,颞部这个地方就会发黄,当父母的应当让孩子伸出舌头来看看。如果舌苔很厚很白很黏的话,就可以证实是积食。这时候我们应该给孩子少吃点儿东西,再给他吃一些帮助消化的药。“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就是说,不要给孩子吃太好、吃太多,会造成消化不良。我接触过的这样的孩子太多了。现在的人基本上有几个误区:产妇明明能够产道顺产,非得要做剖宫产;明明可以喂母乳,偏偏不喂母乳,要喝牛奶;明明在家可以吃些健康天然的东西,偏偏要去吃那些添加了添加剂的饮料和食物。有些孩子生下来之后,先天发育不良,有些孩子因为喂养不当,出现消化不良;所以额头上出现青筋的孩子是非常多见的。

有些孩子的家长来了之后就向我诉苦,说孩子不吃饭,而且整天拉稀。我就问她,他是吃什么奶长大的,她说是喝牛奶长大的。牛奶的营养成分和人奶是绝对不一样的,牛奶的温度和人奶的温度也是不一样的,凡是喝牛奶长大的孩子,舌苔都比较白、比较厚、比较黏,所以伸出舌头一看基本上就知道,再一看他的额头,额头上可以看到青筋。我根据这种情况,就给他开了消食导滞的药。实际上很简单,如果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引起了消化不良,我们给他喝点山楂泡水就可以了,如果要是吃面食消化不良,我们可以给他用一些生谷芽、生麦芽,直接煮了之后喝水就可以了。如果孩子长期消化不良、面黄肌瘦、额头上有青筋的话,可以让孩子趴在床上,每天早晨的时候给他捏捏脊,每天捏上一次、每次两三遍。只需要一周时间,孩子的面色就会转变过来,然后就爱吃饭了,有精神了,像别的健康的孩子一样去打打闹闹、跑跑跳跳了。等孩子适应了之后,可以逐渐加重力度,捏得重一些。

让“天庭”永远明亮的保养方法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叫做天人相应。天上最重要的是太阳,太阳一出来光芒四射、天地温暖,最怕的是乌云把天给遮住。人的额头就相当于天,所以额头这个明亮润泽最好。如果出现病色的话,不怕出现白色,不怕出现红色,不怕出现黄色,最怕出现青黑之色,特别是比较干燥、抟聚成一块的青黑之色。

有两个比较简单的小方法,能让我们的额头保持明亮润泽,红黄隐隐,也就保证我们色部对应的内脏是安全的。

第一种提议是给年轻人的。我建议年轻人的生活一定要规律,晚上11点以前一定要上床睡觉。中医认为半夜11点到1点是阴阳交接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要合目躺在床上,使人体内部的气血正常运行,这个时候对人体来说是一个增加营养、调整生理功能的时刻,所以11点以前一定要睡觉,这对于将来一生的身体健康都至关重要。

中老年人可以采用很多的方法,比如可以按摩我们自己两只眼睛之间心的色部保健心脏,可以用中指按摩我们耳朵眼的后方,耳甲腔的中心,当把耳甲腔按得发热的时候,会觉得心脏特别舒服。我们也可以按压劳宫穴和内关穴。除了上面这些以外,我们还可以端肩。这是一个非常简便易行的方法,如果你真正认真做了的话,你就会觉得自己的胳膊内侧会发麻,然后整个胸腔会逐渐地舒服起来。为什么要端肩膀?许多表面上看起来互不相关的事物,实际上都有内在的特定联系。我们的心脏和肩膀同样对应在脊椎的相同的节段,所以表面上我们做的是端肩,而实际上我们在通过相同阶段的脊神经按摩我们的心脏。中老年人的心脏供血基本上都存在不足,心脏的功能有所减退,这样的话,锻炼的是我们的肩膀,可以预防肩周炎,增加我们上肢的灵活性,改善上肢的血液循环,同时我们也锻炼了自己的心脏。

颧颊区色部——不怕灰黑就怕娇艳

颧颊发红不一定是好现象,有可能是因为地域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高原红,也有可能是病人真寒假热所暴露出来的假象。

两颊发红不一定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许多人双颊发红,特别是很多年轻的女孩子两颊红润、非常好看,所以很多人都说面颊红润是身体健康的征象,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几乎所有关于生理的书籍和懂一些色诊的医生都说:两颊红润是颊部毛细血管襻开放的数目较多、血液丰富所引起的,这是一种身体健康的良好征象,似乎已经是天经地义的诊断原则和普通常识。

当我大学毕业分配到青海,一下火车,满大街的人中,竟然有一多半妇女和相当多的男性两颊一片暗红,仔细观察暗红的区域中布满了血丝。既不是蟹爪纹又不是蜘蛛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种征象究竟主什么病证?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一下子让我陷入五里云雾之中,不知所措。直到我在高原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了解了高原的气候特点,知道高原缺氧、日光照射非常强烈,才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原来,人体为了适应高原日照强烈、氧气缺乏的特殊状态,为了保持自体生存,血红蛋白增多、毛细血管扩张,造成了世居高原人们脸色暗黑、两颊暗红的普遍现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高原红”,这是生物适应原则的又一生动体现。

在明代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医学家,他出身非常贫寒,家里没有钱供他念书,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到宰相家去做伴读,在那儿他涉猎了许多医书。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宰相突然重病,病人大喊口渴,大喊身热,要喝井水、要跳到井里。皇帝派了很多的御医来给他看病。七八个御医众口一声地说宰相得的是大热证,必须用大苦大寒药,于是给他开了大量黄连、黄芩、黄柏、生石膏、知母等清热泻火的药。这时候这个小孩一下就急了,说绝对不能给我的主人吃这样的药,虽然我的主人大声喊着特别热,但是他没有真正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掉,尽管他喊着他口渴,但是他一点儿也没要求喝水,我还发现他的脉虽然跳得很快,但是重按却没有力量;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脸色虽然发红,但是不是满面通红,而是满面苍白,仅仅在两颊有一条一条娇嫩鲜艳的红色,这些红颜色还在来回左右地移动,时轻时重,时有时无,这应当是真寒假热,如果按你们的说法,给他吃上大寒的药,一服药下去这个人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