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北京电视史话
8293900000011

第11章 电视改变百姓生活(1)

一、新闻监督帮老百姓办实事

1.《北京新闻》长了一双“监督眼”

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城区电视机的普及率很快达到了90%左右。北京人已经习惯了“早晨听广播、中午看报纸、晚上看电视”

的生活。当时,刚建立不久的市属北京电视台办了一档《简明新闻》

节目,由于它敢于批评不良现象,深受群众欢迎。

1981年4月,玉渊潭公园湖面上飞来两只白天鹅,其中一只被一位青年人用气枪打死了。《简明新闻》编辑得到消息后,当晚在新闻中进行了口播,第二天又到现场拍了活着的白天鹅和死了的白天鹅的照片,以及采访了看过新闻后特意赶来的群众。广大群众听到活着的白天鹅凄惨的叫声,纷纷谴责这种迫害野生动物的不文明行为,《简明新闻》记者当晚又以“天鹅之死”为题进行了报道和评论,社会反响更趋强烈。此后,记者又在《简明新闻》中对玉渊潭公园在湖边竖起保护白天鹅的宣传牌和警示游人的白天鹅标本进行了连续报道,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宣传效果。

不久,丰台区卢沟桥公社打来电话:有一只2尺多高的大鸟受了伤,落在农田里,被一位青年农民救起。要是在过去,这只大鸟可能早已成为人们的盘中餐了,但这名青年却及时给北京动物园和电视台打了电话。记者赶到现场时,动物园的专家也到了,经专家辨认,此鸟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名为“大鸨”,他们将这只大鸨带回动物园进一步治疗。记者及时拍下了一组照片,当晚播出了“图片新闻”。

又过了不久,莲花池又飞来了白天鹅,记者前去拍摄,见到许多人远远地维持秩序,提醒人们不要靠近,以免惊扰了白天鹅。记者当天以“白天鹅又飞回来了!”为题报道了一条新闻,称赞首都人民增强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1982年7月,《简明新闻》改名为《北京新闻》,每次从5分钟增加到10分钟。1983年9月,《北京新闻》由每周播出5次增加到7次,实现了天天有新闻,日日有播出。但仍有观众提出意见,希望北京电视台加强新闻报道,延长新闻播出时间,办出北京特色,及时报道群众关心的事。

短短几年,首都观众的新闻意识和电视需求有了大幅度提高。

1986年北京电视台提出了“离群众近些、近些、再近些”的要求,密切配合首都改革开放,加大新闻改革力度,贴近群众进行报道,使《北京新闻》面貌一新。

一是增加新闻节目时间。1986年8月,将《北京新闻》从每天播出1次,增加到3次。1989年,将《北京新闻》每次播出从15分钟,增加到30分钟。

二是报道以短新闻为主,增加新闻报道条数,加大报道量。

三是配合中心工作,突出报道重点,加强新闻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北京新闻》先后开办了“看一看、想一想”、“荧屏夜话”、“首都新风”、“北京人”、“怎么来的”、“只说一招”、“北京职工”、“大家谈”、“各地航讯”、“社会广角”等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小专栏,大量报道普通劳动者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1991年6月播出的“怎么来的”小专栏,每天报道首都一个行业职工的奉献,先后报道了40个行业,播出40集,每集3分钟,短小精湛,影响广泛。

四是加强新闻的服务性和贴近性。《北京新闻》一度增加了“首都报摘”、影剧院演出信息、体育比赛信息等,让市民及时感受到京城的脉搏和动态。

五是扩展新闻栏目,加强新闻报道,满足社会各界群众需要。从1984年到1995年,北京电视台创办的《观众之声》、手语新闻《一周新闻综述》、《今日京华》、《北京您早》、《北京电视台夜话》、《今日话题》

等新闻性栏目应运而生,在首都颇负盛名。

贴近群众办新闻,很快受到首都市民欢迎,新闻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成为北京电视台最有影响的节目之一。80年代中后期,电视新闻的影响越来越大,每天找到电视台,要求报道的单位应接不暇。新闻部的便携式摄像机虽已增加了多台,记者还是忙不过来,有的记者一天拍5条新闻,有的夜以继日工作被称为“拼命三郎”,还有单枪匹马干的,一个人既扛摄像机,又背录像机,40斤重的设备扛在身上拍摄,天长日久得了肩周炎。

2.《观众之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1984年4月北京电视台创办了《观众之声》栏目,在全国率先以“反映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宗旨进行报道,问题涉及城市建设、环境卫生、商业道德、企业信誉、群众生活等多方面,深受首都群众欢迎,播出第一年收到信件有7000多封,1987年达到2万多封。

《观众之声》开播不久的一个夏日,有群众打电话来,反映郊区344路和345路汽车站因没有候车凉棚,乘客等车晴天汗流满面,雨天浑身淋透,多次向有关方面反映,都因车站没钱,无法解决,因此,希望电视台帮助解决。《观众之声》的记者走访了现场,向社会发出呼吁,很快就有地方和部队共10个单位积极响应,主动出人、出资、出物修建候车凉棚,附近许多群众也参加了义务劳动。候车凉棚很快修建起来,群众拍手称赞,市领导来剪了彩,称赞电视台为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从此,首都公交电汽车站的候车凉棚多起来了。

丰台区卢沟桥一带有几万户居民的生活用水遭到污染,群众反映多次得不到解决。《观众之声》节目实地调查后进行了报道,市政府责令有关部门立即处理此事,结果,仅用了18天,一套纯净水系统就建成运转了。

有一年春节前夕,北京正值冬季新鲜蔬菜货少价高的季节,北京一座冷库却有几十万斤蒜苗腐烂变质,遍布冷库内外,《观众之声》

披露了这一事件,当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最终,冷库管理人员因玩忽职守受到法律制裁,《观众之声》的现场录像还成为检察机关立案的证据。

《观众之声》关注民生,受到市领导的表扬和广大群众的赞扬。

群众认为,《观众之声》受大众欢迎,不单是它反映民意,为政府和百姓排忧解难,更重要的是这个栏目对社会生活的干预,使人民群众成为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参与者,它反映的是人民的心声。

二、手语新闻尽显人文关怀

20世纪80年代起,张海迪的事迹报道后,经常有残疾人到电视台来,要求报道他们的活动,播出适合他们收看的节目。于是,一个为全市40多万残疾人、15万聋哑人办一个手语新闻节目的设想,在北京电视台悄然形成。

这个想法得到了中国残联和北京市领导的支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在接见北京电视台记者时高兴地说:“你们为残疾人、为聋哑人做了一件大好事。”

经过研究,北京电视台决定把手语新闻节目定名为《一周新闻综述》,主要报道一周国内外,特别是北京市的重要新闻,同时,对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的工作和活动也作宣传报道。

要办好这个栏目,光有新闻还不成,还要有懂手语、会手语的节目主持人。为此,电视台主动向北京第一聋哑学校求援。经电视台和学校领导精心挑选,聘请了刘立新、贾树敏两位老师担任《一周新闻综述》的手语主持人。不久,北京市第四聋哑学校的王晨华校长也参加了主持人的工作。这几位老师容貌端庄,手语标准,责任心强,同电视台的同志密切配合,工作十分出色。

1989年5月7日,北京电视台在全国率先播出了手语新闻《一周新闻综述》,每周日18:16至18:36播出,每期20分钟。这对全市15万名聋哑人来说不谛是一件大喜事,有记者对聋哑员工较多的北京三露厂进行过调查,该厂的聋哑员工几乎每周都准时收看这个节目。

1992年八九月间,中日建交20周年之际,《一周新闻综述》报道组受日本三洋、佳能等大企业邀请,到日本拍摄了8集《旅日见闻》

节目,介绍日本利用高科技为残疾人服务的情况。回国后,又制作播出了用手语主持的大型残疾人晚会《友谊在金秋》,在电视中拓展了手语节目。继北京电视台之后,全国许多电视台陆续播出了手语新闻节目。

三、《北京您早》服务爱起早儿的北京人

1991年,首都流动人口接近150万人。为适合社会大众的需要,7月,北京电视台在《北京早新闻》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早间大型新闻杂志型节目《北京您早》,每天早7时播出,初期20分钟,不久延长到1小时,内容包括“北京电视台新闻”、“社会大观”、“晨读时光”、“夜线出击”、“人海撷英”、“唱我新曲”、“经济生活”、“京城大交通”、“求医问药”、“四海漫游”等板块,快节奏、大信息量地向观众播报。

《北京您早》的播出,改变了北京人早晨不看电视的习惯,许多人一起床先打开电视机,唯恐漏看了早间的重要新闻。一些到北京来的外国人,也由此改变了“中国信息不发达”的偏见。对首都上百万流动人口和刚下夜班的人群来说,《北京您早》带给他们最早的信息和及时的服务,就像这个栏目自己讲的,“新的一天,从《北京您早》

开始”。

为了准时播出,北京电视台的编辑记者集中住在北京电视台附近的一家招待所里,每天凌晨4点钟起床开始工作。

《北京您早》很注意贴近群众,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社会名人。

1991年,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把《北京您早》的记者叫到家中,拍摄了自己过生日的场面。侯大师颇有感慨地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谦虚地认为自己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做得还很不够,现在岁数大了,身体多病,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完,很对不起观众。他说自己搞了一辈子相声,都是给大伙带来欢乐的,如果自己不行了,也将微笑着和观众告别……不料,几个月后,侯宝林先生去世了,这段保留了他生前最后音容笑貌和遗言的录像多次在电视中播出,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

四、《今日京华》深度挖掘“真善美”

在北京的新闻专题栏目中,1990年5月创办的《今日京华》栏目曾名噪一时。这个栏目每天播出一集,每集5分钟,每晚19:35分在北京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连续播出了3年多,共1340集。由于该栏目贴近群众,以小见大,以情感人,被首都观众称为“黄金般的5分钟”。

《今日京华》重视选取新颖、独特的生活视角,加强知识性、趣味性、可视性和“京味”,所以观众爱看,留下印象深刻。如报道为亚运捐款的《中国情》,反映农民致富后文化追求的《按下幸福的快门》,讴歌驻守深山铁路线武警战士的《山旮旯有片橄榄绿》,记录323路“男子汉车组”事迹的《送春风的男子汉》,以及反映首都新发展、新变化的《今日搬家不用愁》、《大厦美容师》、《当家菜不当家了》、《“老来俏”》、《步履欢歌》、《京城夜市》、《大峪农民乐队》、《乡村扭起迪斯科》、《老外京城结良缘》、《Wonderful中国菜》等等,都受到首都观众的赞赏,其中有20多集,20世纪90年代曾在法国巴黎、波兰华沙、俄罗斯莫斯科举办的“北京电视周”期间播放,向当地人民介绍了北京的新貌。

1991年4月底,为庆祝《今日京华》开播一周年,该栏目在北京21世纪剧场举办了一次大型专题晚会,名为“捧起明天的太阳”。

首都各区、县局的群众代表和武警北京总队的国旗班、国宾护卫队战士,结合首都的新发展、新变化演出了精彩的节目。北京市领导对《今日京华》报道给予很高评价。

五、服务百姓关爱各类人群

1.《家庭百秒十问》掀起求知学习热

1984年,北京电视台办了一台《春节猜谜游艺晚会》节目,把一间借来的教室改造成演播室,编导们自己动手买来彩纸,剪贴布置了会场……没想到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十分强烈,短短几天,收到11麻袋、共10万多封应答信件,其中不仅有本市的,还有天津郊区,河北廊坊、固安等地的观众来信。这件事,引起了电视台的重视,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观众喜欢的电视节目,不见得场面大、花钱多,关键在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能赢得观众喜爱。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广大群众投身振兴中华、建设“四化”中,怀有强烈的求知欲。北京电视台编导们受《春节猜谜游艺晚会》创作的启发,创办了《家庭百秒十问知识竞赛》节目,于1985年2月19日至23日(即农历春节除夕至初四)连续五个晚上播出,立即吸引了首都广大电视观众,成为市民春节拜年的话题之一。

这个节目由北京人艺的青年演员王姬和总政话剧团的金翼主持,参赛选手以家庭为单位,组队进行比赛,采取主持人提问、选手回答的方式,每队要在100秒钟内回答出10个问题,场面十分紧张、热烈。回答的问题看似简单,却有一些难度,需要参赛家庭密切配合,机智、灵活地应答,否则很难顺利过关,例如:

(1)世界上哪个洲人口最多?

(2)北京最古老的城门叫什么?

(3)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谁?

(4)15-5×3=?

(5)世界种类最多的生物是什么?

(6)自行车向前滑动时有几个轴转动?

这档节目,在短短的100秒之内,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气氛紧张激烈,往往还会引得电视机前的一家老少争论不休,很快就成为寓教于乐的名牌节目。春节过后,不仅广大电视观众强烈要求继续播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吴冷西也打来电话,希望把节目继续办下去。结果应社会的广泛要求,这个节目从临时节目变成了固定节目,历时四年办了200多期。节目的竞赛场地不拘一格,有工厂、农村、机关、部队、市民家庭,许多市民还参与了出题。1985年,有一期节目是为庆祝建国36周年,邀请新中国的同龄人参加举办的。这一期节目经过有关部门特批在人民大会堂内搭景拍摄,并经中央电视台转播后,全国许多省、市电视台纷纷效仿,知识竞赛节目很快成为全国电视的热门节目。1987年,《家庭百秒十问知识竞赛》节目在评比中名列首都“观众特别喜欢的节目评比”榜首。

2.《七色光》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家

进入80年代中期,电视影响日甚,首都教育界人士深感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力,经常向电视台和有关方面呼吁,希望增加青少年节目时间,甚至要求开辟少年儿童教育电视台,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培养。

1988年9月,在社会各界的呼吁和支持下,北京电视台建立了青少部,加强青少年节目制作。同月,北京电视台将21频道转播的卫星教学节目改在27频道播出,6频道播出新闻、专题、体育节目,21频道播出青少年节目和文艺节目,形成了2个综合频道和1个教育频道的布局,并于1988年12月30日,在21频道为青少年创办了大型综合板块栏目《七色光》,每晚7:30-8:30播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青少年节目每天黄金时段的通档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