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在激励员工的时候,管理者要做到公正,尽量能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如果激励措施只能调动一小部分人的工作热情,同时又会挫伤大多数人的积极性,这种措施就容易引起大家不满。因此,管理者在采取激励措施时,要兼顾到大多数员工的利益,这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3)善用感情激励
对管理者来说,采取物质激励虽然重要,但物质激励却并不是唯一的激励方式。相对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是一种更深入人心、更长久的激励方式。精神激励主要是靠感情来维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当员工对管理者有了很深的感情后,大家会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把同事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这样不但公司里的气氛更融洽,而且工作积极性会得到明显提高。
4.信任≠放任
做简单不做复杂,做透明不做封闭,做规范不做权谋,做责任不做放任。
——王石(万科集团创始人,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信任与放任,虽一字之差,但二者有本质区别。信任是相信而敢于托付;放任是放手不管,不加约束。
对于管理者来说,信任下属是对下属的激励,可以让下属有更大的权限和自由去工作;放任下属则是对公司的不负责,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一位管理着数亿元资产的企业家,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国外学习和从事登山等体育运动,真正管理企业的时间并不多,但他的企业却一直发展的很稳健。当别人向他请教管理经验时,这位企业家说:“我不过是把最优秀的人才聚集起来,组成优秀团队,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做。”这其实就是信任管理。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信任是管理者对员工品质、能力的充分肯定。但是,管理者在信任员工的时候,千万不要走上另一个极端——放任。许多管理者常常把信任与放任混为一谈。信任能让企业发展得更好,而放任则有可能殃及整个公司。
有些管理者向员工交待任务时总喜欢说:“这项工作全拜托你了,一切都由你做主不必向我请示,只要在月底前告诉我一声就可以了。”这种授权方式会让员工认为,不管自己怎么做领导都无所谓,可能对这基工作并不重视,就算最后做好了也没什么意思。当员工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工作时,怎么可能会有好结果呢?
高尔文为人宽厚,个性温和,他1997年接任摩托罗拉CEO时,采取的是完全放手,让下属自由发挥的策略。
然而,自2000年以来,摩托罗拉的市场占有率、股票市值、公司利润开始连年下跌。这使得原本是手机行业龙头的摩托罗拉市场占有率只剩下13%,竞争对手诺基亚则囊括了35%。
摩托罗拉之所以出现如此巨大的亏损,这与高尔文的管理方式有直接关系。他对公司的管理过于放手,没有掌握公司真正的管理状况。他一个月和公司的高管们只开一次会,在写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他谈的都是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
在日常的管理中,就算他知道下属某项决策可能不正确,也不愿意干涉太多,以免员工难堪。有一段时间,摩托罗拉准备推出一款叫“鲨鱼”的手机,在讨论进军欧洲市场时,高尔文知道欧洲人喜欢轻巧、简单的机型,而“鲨鱼”则更为厚重。会议中,高尔文问:“市场调查结果真的支持这个决定吗?”营销管理者回答:“是的。”高尔文便没有进行下一步讨论,同意公司推出这款机型。结果,“鲨鱼”在欧洲市场节节退败。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公司一旦犯一个错误,竞争对手就会如鲨鱼闻到血腥一样,立刻聚拢过来。在高尔文的放任下,摩托罗拉的市场占有率从此一路下跌。
一直到2001年初,高尔文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解雇了首席运营官,进行组织重建,让六个事业部直接向他汇报工作。另外,他开始每周和高管开会讨论问题。
从某个方面来讲,信任是领导对下属的肯定,但这绝不意味着让那些不具备突出能力的下属为所欲为。因此,信任是一种理解和依赖,放任则是一种散漫和纵容,作为企业领导应当记住这一点,切忌混淆了两者的关系。
不负责任的授权,是对下属的放任,这样做不但不会激发下属的积极性,而且容易引发其不满。对此,管理者要做到一手软、一手硬;一手放权、一手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既不打击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又能防止放任带来的弊病。
因此,信任下属是必要的,但不要过了分走上放任的极端。信任不等于放任,信任能把事情做好,放任能把事情毁坏。那么,管理者如何做才能做到信任而不放任呢?
(1)切忌不管不问
管理者时常指导下属工作是防止放任的关键。想要及时掌握下属的工作进展,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指导。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监督,下属就不会有紧迫感,工作起来自然就不积极。所以,管理者要经常留意下属的工作状态,给予必要的指导,千万不能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2)防止疏漏工作环节
想做到这一点,管理者必须严格要求下属按自己指示工作。比如,让下属控制好工作截止日期,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向自己汇报。在部署工作时,管理者要详细指示下属完成重点工作,以免疏漏某些环节。如果管理者没做到这点,下属即使完成了某些工作,结果也很有可能与管理者的想法不一致。因此,希望下属能遵守指示就必须要表达详细。
(3)力戒死搬教条
管理者要善于以变应变。在日常工作中,要多调查一下工作完成的实际情况。然而,工作中随时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某些状况足以影响下属的工作效率。即使管理者相信下属能够巧妙应对这些突发状况,但有些变化会超出下属的权限,与其让下属费力工作,不如管理者凭借自身的观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指导下属工作。
对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加以注意,管理者才会与下属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让工作变得有章有法。这样的放权,才是对下属真正的信任。
5.分职授权,防止一家独大
我认为适合中国企业文化的管理模式是,70%的西方制度化管理和20%的中国人性化管理,10%是每个公司的独特性格的管理。
——唐骏(职业经理人,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对一家企业来说,如果所有的事情都由管理者一个人大包大揽,那他即使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把所有工作做好。想要企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管理者必须把工作交由下属去完成。
把工作交给下属,这就涉及到了如何授权的问题。有的管理者授权下属做某项工作时,依然喜欢事无巨细地干涉下属;有的管理者在提出办事的大原则之后,并不会过多干预下属的决策。
比较上述两种授权方法,显然第二种更高明。既然授权下属去工作,就要信任他们的能力。试想,做领导的一点都不信任下属,下属又如何放开手脚去工作呢?
通常来说,一家企业在创业阶段,管理者总是喜欢事必躬亲,这对企业的快速发展有一定帮助。然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一定规模之后,管理者应该逐步退出一些事务性工作,分权授权给有能力的下属,建立团队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顺利转型,不至于影响其发展。
学会把权力下放,合理地分配人力资源,能够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把没有必要自己亲自做的事情交给别人来做,才能帮你节约出更多时间去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不然你会被大量的琐事所淹没,反倒没有时间去做那些真正值得你去做的事情了。
要做到避免事必躬亲就要从造成事必躬亲的原因下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你必须明确你自己有多少时间,在这些时间里,你能做多少事情,哪些事情是不用你亲自做的。另外,你要相信你自己,也要相信别人,相信你的下属和你的同事,世界上不只你一个人有能力去做成这件事情,要相信你的下属和同事也能把事情做好。
世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不完所有的事情的,所以,为什么不让别人帮助你呢?摆脱事必躬亲的恶习,让你的工作效率加倍。
其实,授权比命令更加有效。但是,管理者应该如何做好授权呢?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在给下属授权时,既要规定好下属的工作权限,又要给员工足够的支持。这样便于定义责任范围,能让被授权的员工拥有更多权限的同时,可以独立负责某件工作,这样才不会出现管理上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