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儿科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8019100000022

第22章 家庭急救(1)

小孩子生性好动,对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很好奇。尤其是孩子会爬动、会走路以后,安全意识薄弱,不能吃的东西照吃不误,不能碰的东西还觉得很好玩。家长再怎么盯着,都有疏忽的时候,因此一些意外情况在所难免。所以,家长对于一些急救知识的储备是非常必要的。有些东西用不到的时候可能是一文不值,可是万一派上用场了,可是会起关键性作用的。因为很多意外情况必须采取急救措施,每一秒都是宝贵的。家长要学会第一时间帮孩子脱离危险。

(第一节)小儿急救常识

家庭急救原则

家庭急救的原则是及时、准确、有效,家长要对这些原则熟悉,视情况而定,做到真正的临危不乱。

①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慌张,一定要冷静。急救时应在出事现场进行,不要随意搬运患儿。在急救的地方不要围太多的人,以免空气混浊妨碍救护工作。

②不同的患儿情况也不同,救护工作要抓住重点,处理要分轻重缓急,先处理危及生命和对病情影响严重的方面。比如,发现患儿心跳、呼吸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再如,如有重大外伤者,首先要检查呼吸、脉搏。检查是否大动脉出血,如有的话要立即进行止血。

③不可以随便乱用药物,对于烫伤者,不要胡乱把碘酒、万花油、云南白药等一起用上,因为这样不仅起不到止血消毒的效果,反而会加重创伤。再如,对于急性腹痛的人,不要乱用止痛药,以免遮盖病症,不利于医生诊断。

④注意患儿的体位,并不是说一律平卧就是有利的,因为对于哮喘患儿或者心脏患儿病发时,最好让其伏在椅子上或者半坐,如果让其躺卧,只会加重病情。又例如腹痛的患儿,需要屈膝放松腹肌,以减轻疼痛,不能强求其平卧对于脸色苍白(组织血液灌流量不足所致)的休克患儿,则要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对有恶心、呕吐的患儿,则应让其侧身横伏躺着,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

⑤对于需要保暖的患儿,要充分利用毛毯、毛巾和其他保暖衣物包盖身体。若患儿衣服弄湿,应先将湿衣服脱掉,换上干净衣服,再采取其他保暖措施。

⑥不要随便给水喝。有些人不论患儿是否清醒,认为给患儿喝点热茶热水会缓解病情,其实这是不正确的。给昏迷的患儿勉强饮水,可能会导致水入气管而发生窒息(短时间内严重缺氧);又如对急腹症患儿强加饮水,会加重病情其他可以喝水的患儿,需要喝水时,也要少量多次喝。

⑦要保留证据和现场情况。例如保留患儿的呕吐物、排泄物、剩余的药物等对发生事故的地点、位置和现场情况作详细记录。这对医生的诊断和有关单位的处理及解决问题都有帮助,如服毒或中毒事故等。

⑧不要轻易放弃各种抢救方法,坚持至由医生处理为止。

孩子容易发生的意外

家有小孩子,父母的心就要有一大半放在他身上,因为孩子对这个世界好奇心重,又活泼,同时对各种东西感知觉以及运动功能还处于发育阶段,可以说根本没有危险意识,所以小孩子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其易发生的事故也不同,家长要对此熟悉,以。

1.新生儿期

妈妈哺乳的时候,如果睡着了还在喂孩子,这时乳房很容易堵住孩子的嘴和鼻子孩子和父母一起睡,夜里大人不小心孩子就可能被父母的身体或者被子等挡住嘴和鼻子。孩子呛奶的时候,如果当时没人照料,也很容易发生危险。

2.婴儿期

由于这个时期孩子已经能爬动、做抓东西等简单动作,除了烫伤、触电等,还有可能从床上摔下了。而且此期的婴儿喜欢把一些异物如黄豆、花生米等放入口中而误吸入气管,造成气管异物。

3.幼儿期

幼儿已初具独立行动能力,是意外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年龄段。幼儿能走动以后,吸入异物及误服药物、毒物的机会也增加,且可因玩弄电源而触电。能爬椅子的幼儿可跌伤或拉倒热水瓶而烫伤。

4.学龄前期

在这一时期小儿的求知欲强,又受好奇心的驱使,愿意探索其究竟,如攀高、窗外观望、随便吃药物及食品,所以容易发生严重外伤。

伤口止血方法

孩子生性好动,难免会磕磕碰碰,很容易就会有伤口流血,妈妈要学会给孩子做止血的护理。

1.冰块止血法

皮肤表面或皮下出血,用冰块敷于出血处,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并促使凝血。

2.指压止血法

当小伤口少量出血时,可在伤口垫上消毒纱布,用手指或手掌压迫出血点上部的血管,即可止血。如果出血量大,血流如注,说明多半是动脉损伤出血,可根据动脉损伤的部位,对近心侧的动脉进行有效的指压止血。具体选择指压的部位应根据动脉损伤的不同部位而定。例如手指出血,可压迫手指根部两侧的指动脉如小腿出血,可压迫患侧腹股沟的股动脉如头面部出血,可在耳屏前压迫颞浅动脉等。动脉受损的出血危害是极大的,家长在紧急止血的同时,应立即送医院作进一步的处理。

3.冷水冲洗止血

若软组织扭伤、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可加速止血。

4.竹膜止血

竹子内层薄膜,被誉为止血“仙丹”,将它贴在轻度外伤处,可立。

5.止血带止血

上下肢出血时,可用橡皮带、手帕布条等在出血点的上部扎紧,压迫血管,即可止血。每隔15分钟应放松一次。

对于止血,有些需要家长注意的方面,不能随意止血,比如不能直接嘴去止血,这样容易导致细菌感染不要用手去挤压伤口,企图止血,这样会对皮肤造成伤害不要长时间用创可贴止血,容易粘皮。

人工呼吸与心肺复苏

家长需要对心肺复苏法熟悉掌握,因为患儿短暂心跳停止,若不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1.口对口吹气法

将患儿置仰卧位,清除口鼻中的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要垫置枕头,让患儿头充分后仰,以利气体出入。

将患儿嘴张开,救护者的嘴紧贴婴儿的嘴吹气,同时用手捏住患儿鼻孔,一般吹至患儿胸脯略鼓起为度,不可吹气过大,以免造成肺泡破裂,吹完气后,嘴离开患儿并放松捏鼻子的手,如此反复,每分钟作12-15次左右。

如果发现吹气后患儿胸脯不见鼓起,则应考虑是否吹的气量过小,若不是气量小,应考虑呼吸道不通畅所致,需检查呼吸道有没有阻塞,头部后仰是否充分,鼻子是否没捏紧等因。

如果患儿牙关紧闭,嘴不能张开,也可对着鼻子吹气,方法与口吹气相同。

2.俯卧压背法

将患儿胳膊一只向外伸开,另一只枕在头下。救护者跪在患儿大腿两旁,双手平放患儿背部肩胛下角,慢慢用力向下推压,再稍向前推压。在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肺内空气被压出,形成呼气。然后将手放松,停止推压,由于压力消除,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如此反复,每分钟15次。

因儿童胸壁较薄,在背部施加压力能起到较好作用。所以如果患儿尚有心跳,不需要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人工呼吸。

3.仰卧压胸法

将患儿置仰卧位,清除口鼻污物并将舌头拉出固定,防止舌头后缩阻塞呼吸道。救护人跨患儿腿部两侧跪下,双手放患儿乳房下部,向下向前用力推压,肺内气体被压出,形成呼气,停止推压,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5次。

4.仰卧牵臂法

此方法对幼儿效果较好。将患儿置仰卧位,救护人跪在患儿头部外侧,用双手握住患儿左右手腕,将患儿双臂向上举并向外伸展,使胸廓增大造成吸气,再将患儿双臂回拢至前胸,使其手腕挤压乳房下方,造成呼气,如此反复,有规律地每分钟进行15次。

5.膝部挤压法

此方法用于新生儿呼吸停止。将新生儿置仰卧位,救护人双手握住新生儿双脚,弯曲屈膝,使其膝部挤压胸腹,每分钟15-18次。

急救物品

家有小孩子,难免会有一些意外发生,因此家庭药急救备用物就显得极其重要了。细心的妈妈不要忘记以下这些常用的备用物。

①消毒纱布,用来覆盖伤口。它既不像棉花一样有可能将棉丝留在伤口上,移开时,也不会牵动伤口。

②0.9%的生理盐水:用来清洗伤口。基于卫生要求,最好选择独立的小包装或中型瓶装的。需要注意的是,开封后用剩的应该扔掉,不要再放进急救箱。如果没有,可用未开封的蒸馏水或矿泉水代替。

③圆头剪刀、钳子,圆头剪刀比较安全,可用来剪开胶布或绷带。

必要时,也可用来剪开衣物。钳子可代替双手持敷料,或者钳去伤口上的污物等。

④手电筒,在漆黑环境下施救时,可用它照明”也可为晕倒的人做瞳孔反应。

⑤绷带,绷带具有弹性,用来包扎伤口,不妨碍血液循环。2寸的适合手部,3寸的适合脚部。

⑥三角巾,又叫三角绷带,具多种用途,可承托受伤的上肢、固定敷料或骨折处等。

⑦酒精棉,急救前用来给双手或钳子等工具消毒。

⑧手套、口罩,可以防止施救者被感染。

⑨棉花棒,用来清洗面积小的出血伤口。

冰袋,置于瘀伤、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的部位,令微血管收缩,可帮助减少肿胀。流鼻血时,置于伤者额部,能帮助止血。

-安全扣针,固定三角巾或绷带。

-胶布,纸胶布可以固定纱布,由于不剌激皮肤,适合一般人使用氧化锌胶布则可以固定绷带。

-创可贴,覆盖小伤口时用。

-保鲜纸:利用它不会紧贴伤口的特性,在送医院前包裹烧伤、烫伤部位。

-袋装面罩或人工呼吸面膜:施以人工呼吸时,防止感染。

头部颈部撞伤

1.头部撞伤

由于小孩子肢体动作尚未成熟,时常会发生跌倒、撞击的事件,尤其是头部的撞击最令家长担心了,不论是从床上掉下、沙发上摔落、倒栽葱、高处滚下等,都有可能造成头部的撞击,甚至发生脑震荡。家长及时采取救护措施,以减轻伤势。

孩子如果不小心摔到或者撞到头部,家长首先要检查有无出血,如果有,要注意伤口的清洁,最好不要用药品止血。在止血后,可以用棉花棒蘸点碘酒,在伤口处由内向外消毒,然后再用纱布或是透气胶带包扎,以避免感染。此外,小孩不会照顾伤口,常常容易把纱布、透气胶布弄脏或弄湿,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发炎,家长应多留意,并常换药及干净的纱布。

如果没有出血,而是局部肿起来,用冰敷的方式消肿。切记不要使用万金油、风油精等搓揉肿起来的部位,以免使血管破裂的情形恶化,而让出血状况更严重。

孩子受伤后,家长还要学会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头部创伤最怕的是引起颅内出血,而颅内出血的程度有轻有重,轻者会出现头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大多休养几天即可恢复严重者则会大量出血。一般来说,如果孩子的意识清楚、语言表达顺畅、无其他异常,表示此创伤并未对他造成太大的伤害,家长可以不必太担心,只要多观察他后续有无其他变化即可。但是如果持续哭闹不停、嗜睡的话,最好立即送到医院检查。

2.颈部受伤

小孩子滑倒或从高处跌落时,如果颈部受到强烈的撞击,是很危险的。因为颈椎中有脊髓通过,如果颈部神经受损,就会造成瘫痪,重者危及生命。

①让患儿平躺,使背部伸直,但不要移动头部和颈部。最重要的是不要让患儿坐着。

②固定颈部。将毛巾或衣物等卷成圆筒状放在颈部的周围固定,以防止颈部移动。

③冷敷。用冷水将毛巾弄湿或用冰块敷在撞击的地方。如有伤口,可用双氧水消毒伤口;如有出血,就用干净的布块加压止血。

④保持安静,密切注意观察。

⑤及时去医院诊治。

蚊虫咬伤

天气暖和的时候,就是小孩子的天下了,家长经常带孩子出去游玩。但是暖和的天气也为一些蚊虫提供了生存繁衍机会。游玩结束后,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孩子带回家的除了意犹未尽的兴奋之外还有满身的小红点点。很可能是被一些昆虫、蚊虫咬伤了。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护理孩子的伤处:

①涂抹胺水:虫的毒性是酸性的,被咬伤后,立刻涂抹胺水加以中和。

②拔掉蜜蜂的针:被蜜蜂剌中时,毒针仍留在身上,这时应以镊子拔起。

③涂抹抗组胺软膏:被剌后,如果红肿起水泡,应涂抹抗组胺软膏。

④剧痛时要冷敷。

猫狗晈伤或抓伤

多数人的童年有宠物陪伴,孩子经常会不知危险地和宠物搂抱、玩耍,有时甚至满地滚做一团。孩子并不知道怎样适当地对待宠物,在他们的心里,这只是个会动、会发出声音的玩具,所以他们就大胆地任意妄为,所以也随时有被咬伤的危险。家长要不断引导孩子该如何正确安全地和宠物玩耍,避免让孩子单独和宠物在一起。除了要担心孩子可能会被家中宠物咬伤或抓伤,还不能忽略尘螨及过敏。如果不小心被宠物咬伤,妈妈该怎么办呢?

根据孩子的不同症状,妈妈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孩子有休克症状、呕吐或痉挛的现象,必须立即送医。建议施打破伤风疫苗。如果孩子伤势较轻,妈妈可以先用水将伤口清洗干净,并且消毒。若是有出血现象,则必须先止血,再以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盖住伤口并送到医院施打破伤风疫苗或做其他处理。如果孩子身上的伤口还沾有泥土或灰尘等脏污,可视情况给予抗生素如果伤口太脏的话,用大量生理食盐水冲洗,尽量使伤口保持干净,减少细菌污染,加速伤口愈合。

割伤

孩子日常生活中出现擦伤或者割伤是正常的事情,因为孩子一般都活泼好动,也没有安全意识。对于一般的简单的伤口在家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对于较严重的伤口则需要经过医疗人员的专业处理。但是即使是严重的伤口,在送到医院急诊前,如果懂得并能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对伤口的愈后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被擦伤或者割伤了,妈妈首先要观察伤处情况,如果伤口很深,伤口的边缘呈银齿状,或者有脂肪、肌肉组织露出来的时候,或者伤口内有持续的出血,那么这意味着这个伤口很可能需要缝合。被感染的伤口也需要在医院接受专业处理,以下的症状可能提示你,伤口被感染了:如疼痛、发红、肿胀、伤口处有分泌物、伤口不正常的发烫感等。

无论轻微还是严重的伤口,止血都是首先要做的。典型的小伤口或擦伤可以自己止住流血。如果伤口不能自行止血,我们可以用一条干净的毛巾或纱布按在伤口上(用手压迫)止血约20分钟,力度适中但需要持续施压。20分钟内不要随便移开按压的毛巾或纱布,除非紧急情况,否则在没有医师指导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止血带措施。

一旦出血得到控制后,然后就是清伤。伤口需要用干净、流动的清水冲洗,并用无菌镊子剥掉粘在伤口上的碎屑如泥土、草、头发等。清水足以去除伤口上的碎屑异物以及细菌并且不会剌激伤口。也可以用温和的肥皂清洗伤口周边的皮肤,但千万不要让肥皂水沾到伤口上,因为肥皂水会剌激伤口。

清洗完之后,要进行上药或包扎,不要随意在伤口上撒抗生素药丸中的粉末,局部非正规地应用抗生素往往容易导致耐药细菌的伤口感染,这种感染一旦发生,治疗上往往比较困难。也可以简单地在伤口上包扎上无菌纱布以防止细菌的进入小伤口可以用创可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