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8001300000226

第226章 洞仙歌

苏轼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1],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2]。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避暑摩诃池上[3],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4]?乃为足之云[5]。

冰肌玉骨[6],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7]。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8]。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9]?夜已三更,金波淡[10],玉绳低转[B11]。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注释】[1]眉州:今四川眉山。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2]孟昶(chǎng):五代时蜀国后主。与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同时,好填词,知音律,在位三十一年,国亡降宋。[3]花蕊夫人:孟昶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蜀主孟昶纳徐匡璋女,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意花不足拟其色,似花蕊之翾轻也。”摩诃池:建于隋代,前蜀改称宣华池,水边建殿阁楼亭,称宣华苑。故址在今成都城外昭觉寺。[4]洞仙歌令:即洞仙歌。其凋首见于苏轼《东坡词》,又名《洞中仙》、《羽仙歌》、《洞仙歌慢》等。[5]足:补足。[6]冰肌:肌肤像冰雪一样莹洁。《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7]水殿:筑在摩诃池边的便殿。[8]欹(qī):同“倚”,斜靠。[9]夜如何:《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10]金波:指月光。《汉书·礼乐志·郊祀歌》:“月穆穆以金波。”[B11]玉绳:星名,位于北斗星斗柄二星的北面。玉绳低转,表夜深。

【鉴赏】这首词兴起于席间佐欢,所以多唱男女爱情、女性风情等内容,一直被世人称为艳词。可作者此词虽写女人体态,却写得既见旖旎风姿,更显出超逸气韵。

上阕写暑夜花蕊夫人水殿倚枕纳凉之容态。“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两句,据其序当为蜀主孟昶的佚词残句,以冰、玉形容美人肌骨之冰莹玉润,不但见其天生丽质,更将夏夜之暑气与人世之俗气一笔排开。作者借此所留下的空间和奠定的基调,展开想象,完成了一幅绝妙的夏夜消暑图。诗人选取了几个细节,勾勒出环境的清丽和佳人的慵困。水殿、绣帘、明月,只见夏夜中的清凉,而将“大热”迹象淡化出摩诃池以外,使环境与佳人的脱俗协调一致。“暗香”这一朦胧意象,更是兼摄摩诃池荷风之清香与佳人冰肌暖玉之体香,写得艳而不俗。“绣帘开”几句,既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在朦胧的月光掩映中见出花蕊夫人的美丽风姿,又以明月像也在偷看佳人的奇妙想象从侧面衬托出佳人的绰约多姿。“欹枕钗横鬓乱”一句,直出现一幅暑热中慵懒娇柔佳人纳凉图,使前面的烘托渲染落到了实处。

下阕写想象当中携手赏月的蜀主及花蕊夫人相对夜色而生的流年之慨,纯是凭空想象,却情景交融,妙合无垠。“起来”两句写宁静深夜中的君妃同望流星划过银河,以携手月下的爱侣隐对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宁静幸福感中而又隐隐有一丝好景难常的怅惘。“试问”以下,像深夜时喁喁私语的对话,既勾勒出一幅月波淡淡、星斗暗转的深夜景色,又将这一丝幸福中的怅惘若隐若现地传出。好像既盼着送爽的西风退暑,又像伤感着秋暮的草木摇落之悲。

纳凉只是平常景象,作者却在此传达出更深的人生况味和哲理思考,从而使境界由此不同。词前小序如幻如仙的记述,更使词作飘渺有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