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8001300000133

第133章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1]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2]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3]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4]

【注释】[1]阴阳:指光阴。短景:指冬季夜长昼短。天涯:指远离故土,现居夔州之地。霁(jì):雨雪初晴。[2]鼓角:军鼓和号角。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3]战伐:指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十月起到大历元年(766)底蜀地军阀崔旰、郭英义、杨子琳相互残杀的战事。夷歌:三峡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故称少数民族歌谣为夷歌。数:一作“几”。渔樵:指渔夫和樵夫,即唱夷歌之人。[4]卧龙:指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徐庶曾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跃马:指公孙述。《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

【鉴赏】本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冬日,作者从云安流落到夔州,寓居西阁时所作。这时,蜀中军阀崔旰、郭英义、杨子琳相互攻伐的战事尚未平息,夔州地区也常有战伐之声;再加上作者的好友郑虔、李白、严武、高适相继去世,他感到特别的孤独、悲凉。

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作者写身居西阁,冬夜漫漫的凄冷之感。时近岁暮,昼短夜长,沦落天涯(夔州)边远之地的作者,在这霜雪初停的夜晚,倍感通宵寒冷。这又是写实,又是写心理感受。

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是写诗人夜寒不寐的所闻所见。霜雪初霁,寒气逼人,五更欲晓,悲壮的号角声仍然不断,可见夔州已充满浓浓的战争气氛。不寐的诗人眼望窗外,三峡江面上星河倒映,波光鳞鳞,随波荡漾。古人有所谓星河摇动象征战争的说法。这里,诗人明写江景,暗喻战乱未已,含有为战乱给人民带来苦难而忧之虑。

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是承接上联,作者写拂晓前的所闻。一闻号角战伐之声,千家痛哭,哭声遍野;渔夫和樵子也在江中和山上唱起了悲戚的歌声。这一切反战之声,煎熬着忧国忧民的作者的内心。

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面对百姓的苦难呼喊,自感飘零寂寥,却无能为力,只好陷入无穷的痛苦中。这时,忽然想到夔州的武侯庙和白帝庙,想到诸葛亮那样贤明之人和公孙述那样在西汉末年乘乱据蜀称帝者,虽贤恶不同,但都英雄一世,最后都终归“黄土”,成了枯骨,像我这样飘零一生的孤寂者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人事音书虽然断绝,也漫道其“寂寥”,算不得什么了,作者好像在自慰自解,实际上其未尽之意是对“战伐”的愤激和伤感。

本诗紧扣“夜”字,多侧面地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雪霁寒宵”到”“五更鼓角”,从“夜空星河”到江上波涌,从“野哭”“夷歌”到战乱人事,从“岁暮阴阳”到“卧龙跃马”,上下古今之事,均在愤慨中,突出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感,因这首诗被称为律诗中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