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极简史记
7750600000065

第65章 刺客列传(刺客们的故事)(2)

于是田光佝偻着腰去找到荆轲,说:“咱哥俩的交情很深,燕国人莫不知道(言下之意,你这个忙一定得帮啊!)。是这样一件事:燕国的太子丹对我说:‘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他只知道我当年名震江湖,现在我已经精力不济,所以我把足下推荐给了太子,请足下择日速见太子。”

田光并没有说出刺秦的事,只说燕太子有关于秦国的事需要帮忙。荆轲见好友这么说,固然不好拒绝,于是说道:“谨奉教。”那就是我去。

田光于是说道:“另外,我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就是太子临别曾嘱咐我,说这是国家大事,千万不可四处泄露。我作为一个长者(江湖高辈分的人),却被人怀疑,实在是没有活下去的颜面了。我干脆死了罢,以明自己不会泄露他人的机密。”

说完,田光拔出腰间宝剑,奋然刎颈而死,流血三尺,扑倒在地。

田光老先生的死,实在突兀,殊不合常理。其实,他自杀,是为了激荆轲。我来求你办事,然后我都豁出命去不要,死给你看了,这事你能还推搪吗?这是硬让荆轲欠下一笔感情债。田光事先没有把事情和任务说的很清楚,而是自己先自杀了,就使得荆轲在明确听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不好再拒绝了。

荆轲于是去见太子丹,坐定之后,太子丹先是离开自己的席子,跪下给荆轲顿首,然后说道:“秦国太贪了,它那欲望是满足不了的。不把天下的地盘抢光了,不会罢休。如今已经虏了韩王,赵国也支撑不下去了。那么接下来灾祸必然就到燕国。燕国怎么能打得过秦国呢,我想,如果能得到一位天下的勇士,出使秦国,说献出重利。秦王很贪,必然愿意见面。到时候劫持秦王,让他返还从诸侯抢的土地,那就做好了。如果做不到,那就刺杀他。秦国的大将如今擅兵于外,而国内发生内乱,必然君臣相疑,我们就可以趁机列国合纵,那么秦国必破矣。我就是这意思,不知荆卿觉得如何。”

过了好一会,荆轲才说:“这是国家大事啊。我才能驽下,恐怕不足任用。”

太子立刻又从席子上站起来,给荆轲连连顿首磕头,非要请荆轲做不要推让。荆轲这才许诺了。

我想,若不是田光在自身激迫在先,以及太子似乎很有诚意地固请,荆轲大约并不愿意这么去做吧。

随后,太子丹把荆轲尊为上卿,住高级宿舍,每天到荆轲门下拜见,供给荆轲吃的都是太牢级的高级餐,经常送来一些奇异的好东西,而车骑美女什么的就恣荆轲所欲,这样,以顺适荆轲的心意。

荆轲需要这些东西吗,可能并不需要,但他需要的是太子丹对自己表示出来的尊敬和知遇。

过了很久,荆轲却还没有动身的意思。秦国大将王翦已经灭掉了赵国,尽得赵地,兵锋北向已到燕国南界。太子丹害怕了,于是问荆轲:“秦兵就要来了,我虽然想老这么招待你,但是他们来了,我还能再这么招待的了吗?”

荆轲说:“你不来找我,我也要找你说这事呢。如今我去的话,秦王不会信任和亲近我。秦国的樊于期将军,现在藏在您这儿,秦王以千金金子购求他的人头,如果我能得到樊于期的人头和燕国的督亢地区地图,都献给秦王,则秦王必然见我,我这才能够报答你。”

太子丹说:“老樊被秦王通缉,走投无路,来我这里,我不忍啊。您再换个别的办法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杀之,于是就偷着跑到樊於期的住处,对他说:“将军您是秦国人,因得罪了秦王政,逃亡到燕国来。秦王政屠宰了您的父母宗族,可以说是够狠毒。而且还出了一千斤黄金的赏格,购求你的人头,将军难道不想报仇吗?”

樊於期仰天太息,眼泪流了出来:“我每一念到此事,恨得我连骨髓都发痛。只是没招儿呢!”

荆轲说:“我倒有个主意,只是我不好启齿。”

“你不要有什么顾虑,只要我能够报仇,就是要我的脑袋,我也乐意。你还有什么话说不出口呢?”

“咦,我说不出口的话,就是你刚才说的话呀!”

荆轲把自己行刺秦王政的计划对樊於期讲了:“只要我用您的人头获得秦王的信用,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向他的前胸,将军的大仇可报,燕国的积耻也可雪了。”

樊於期听罢,咬牙切齿地说:“我天天盼的就是这样一件好事。我这颗头颅有什么舍不得的,你拿去吧!”说罢,拔出宝剑,自刎而死。

太子知道之后,驾车跑来,伏尸而哭,极其哀痛。但已是无可奈何了,于是就把樊于期的脑袋装在了匣子里。

随后,太子就花了一百斤金子,买来一把匕首,派工人在上面焠以毒药,拿活人来试验,血一流出来,没有不立刻死的。于是布置送荆轲走,燕国本地有个勇士叫秦舞阳,十三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用忤横的眼睛看他,于是做了荆轲的副手。但是荆轲还在等另一个人,想跟他一起去,这个人住的远,一时还未到。过了一阵儿,荆轲因此还没走。太子就觉得荆轲有些拖延,是不是后悔了,不想去了。于是太子又去找荆轲,表示让他走的意思,说:“时间已经快不剩了,荆卿你是没意识到吗?要不我让秦舞阳先走。”意思是,你走还是不走啊?

荆轲一下子就怒了,叱责太子说:“你先派他是什么意思!去,但是回不来,那是竖子也!况且是提着一个匕首而入不测之强秦。我之所以没走,是等着我的朋友跟他一起去。如今太子既然嫌我拖拉,那我就请立刻走了。”于是,遂出发。

这场争吵实在是非常复杂,荆轲似乎带着情绪,那就是有对太子丹的不满。至于为什么不满,则很不好揣摩。我觉得,大约是从太子催促这件事,荆轲感觉到太子其实并不信任自己,也就是说,不是能知我的人。那么,对于不能知我的人,还要为他效力吗?但是事已至此,荆轲除了叱责太子一番,也没有不去的可能了。

荆轲要走了,太子和宾客,都白衣白冠来送别荆轲(白衣服是给死人穿的丧服)。一直送到城外易水之上,饯行之宴已罢,要上路了,旁边高渐离击筑,荆轲和之而歌,唱的是变徵之声,旁边宾客士人都垂泪涕泣。随后荆轲又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宾客士人皆瞪大双眼,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登车而去,终已不顾。

到了秦国,拿了价值千金的东西厚赠秦王的宠臣蒙嘉。蒙嘉遂告诉秦王,燕国使者把樊于期的人头和督亢两地献给您来了。秦王政听了,大喜,于是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来见荆轲。

荆轲遂捧着樊于期的人头匣子,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一前一后地上来。走到台阶上时,秦舞阳心里素质终于不够而崩溃了,颜色大变,恐惧振抖。秦国群臣都看见了,纷纷发出奇怪的声音。荆轲回头,笑了一下,又上前走对秦王政说:“这是北方蛮鄙之人,未尝见过天子,所以恐惧。希望大王稍稍容耐一些,使他能够把差使完成,就最好。”

秦王政说:“你手里捧的是樊于期的人头吗?”

荆轲说是,并且打开盖子。樊无期的脑袋,闭目养神地坐着,好像在氧吧里吸氧气似的,就只是个脑袋。秦王看了,点点头。又问:“把秦舞阳所持的地图拿上来。”

于是荆轲走至秦舞阳的身边,取了他的地图匣子,送到秦王案上,秦王把图展开,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左手突然把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抄起淬毒匕首,直刺秦王政前胸。

秦王政“耶呵”一声惊起身子,袖子猛往后撤。荆轲居然被秦王挣脱袖子,袖口挣裂。同时荆轲匕首刺空。秦王政奔走,按剑,剑长,拔之不能出鞘。秦王政放弃拔剑,环柱而走。

荆轲环柱而追秦王,但是追不上。俩人在乱追过程中,秦王政回身,徒手和荆轲格斗。事起突然,群臣惊愕,目瞪口呆,殿下武士无诏不可登殿。殿下的侍医夏无且拿自己手里的药囊朝着荆轲投去,砸中荆轲。殿下群臣冲秦王政喊,提示他:“王负剑!王负剑!”于是秦王政左手把剑身竖立,平行移动到屁股后面,伸右手成功拔剑而出。

这时候该荆轲逃跑了。荆轲捏着匕首,和举着宝剑的秦王政对决。秦王政一剑就击断荆轲左大腿。荆轲站立不稳,没法移动了。荆轲一看没戏了,飞出匕首抛射秦王。但是匕首不中秦王,中柱。

秦王政复从柱子侧出来,连击荆轲。荆轲身被八创。荆轲一看自己没有可能了,于是箕踞以骂--就是俩腿朝前伸着坐着(这是不礼貌的):“事所以不成,是因为我想抓活的,挟持你,逼你立约退还侵地!”

于是左右武士都奉命冲了上来,将荆轲杀死。

秦王随后心情沉落不不怡者良久。荆轲论功行赏,赐给夏无且黄金二百溢,说:“无且爱我啊,能够拿药囊砸荆轲啊。”

于是秦王大怒,增发部队,命令王翦北伐燕国。十月则拔下燕国都城蓟城。燕王喜和太子丹带兵向东跑到辽东(辽宁)。秦军追杀甚急,赵国遗族赵嘉写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如此急迫地追你们,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啊。如果你能把你儿子太子丹杀了,秦王必然心解,你的社稷幸而可以得到继续。”

于是,燕王喜就把这个惹事的儿子太子丹给杀了。献给秦军。秦军也就终止进攻。五年后,秦军再次兴兵,终于灭了燕,虏了燕王喜。(若不是燕太子丹这次行动,秦不会对燕动手这么快。)

那个在邯郸跟荆轲下棋争路瞪荆轲的人(名叫鲁句践)听说了荆轲刺秦王的事,私下叹道:“嗟乎,可惜他不太讲究于刺剑之术啊。我不知人也很厉害啊,从前我叱责瞪他,他大约以为我不是好人啊。”

太史公曰:世人说,荆轲其实刺伤了秦王,其实非也。从前,公孙季功、董生和夏无且关系好,很详细地知道这个事,所以对我就是这样说的。从曹沫到荆轲这五人,他们或成功或不成功,但是他们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这岂是妄人呢。

笔者案:荆轲的刺杀,对秦王政(也就是秦始皇)的影响还是有的,从此秦始皇终生不再近六国之人。不近六国之人,那你怎么任用他们呢。估计对六国士人任用的也少。六国人才不得进身,为了封王封侯,争得尺寸之地,遂也有那场秦末人民叛秦吧。

荆轲的剑术确实不精,换成真正的武士,足以把秦王政干掉了。荆轲的匕首本来是带毒的,但是也没能伤到秦王政。他说是因为自己想抓活的,劫持秦王政。这个可能性也并不大。当时抓住了秦王政的袖子,但是被后者挣脱,袖子断裂,随后追又追不上。荆轲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啊。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以及其他几个人,为了志意的坚持,或者是报知己者,或者是怎样的志意,不惜以身死之,其对志意和内心这种原则的坚守,岂不正是刺客精神高度正最震撼我们的地方?而武功如何,并非唯一可取之处。刺客以志意而不以力称,亦信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