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极简史记
7750600000043

第43章 楚世家(楚国在战国时代的表现,湖北及江浙地区)(2)

于是,楚怀王二十八年,齐国见楚国押在秦国的人质自行逃跑,秦国怨恨楚国,齐国就带领韩魏两国再次一同伐楚,杀楚将唐眛,夺取楚国重丘城,方才离去。秦军非但没有救楚,反倒趁火打劫,也发兵攻楚。

楚怀王二十九年,秦兵复攻楚,大破楚军,杀死楚军二万人,杀楚将景缺。楚怀王害怕了,怕齐国再来趁机打自己,于是忙把太子送入齐国,与齐国讲和。

秦国人觉得楚国还欠揍,下一年,楚怀王三十年,秦国又来伐楚,夺取楚国八城。

楚怀王因为自己的外交政策变来变去,结果是联翩挨打,被齐秦交伐。

这时候,西边的秦昭王又给楚怀王写来了书信,楚怀王打开,见是:“从前寡人和大王你约为兄弟,结为婚姻。最近听说你把你的太子送到齐国了。我想,如今天下大国,唯独楚与秦,我们两君不睦,如何号令诸侯?寡人愿意帮你反攻韩、魏,夺回他们在前两年霸占贵国的中原南部领土。如果您能亲举玉趾,到我们东大门武关来开会,面相结盟,寡人非常愿意。”

楚怀王犹豫再三,最后他在小儿子子兰的撺掇下,还是去了,觉得秦国是善意的。楚怀王到了武关之后,秦昭王却没有来,这里已经入了秦国边境,秦军劫持了楚怀王,一路带到咸阳。果然,秦昭王与他见面时,不与他分庭抗礼,只是以接见附庸蕃国元首的礼仪,对付楚怀王。

楚怀王大怒:“请问,不是说议和吗,现在我来了,怎么议和啊?什么时候盟誓啊。”

秦昭王说:“你们西边的巫郡、黔中郡,与我们的巴蜀相连,不如你把这两郡交割给我,我们随后讲和结好,从前我还给过你上庸呢,作为当时结盟的见面礼,你现在也不能无礼于我啊。”

楚怀王张了半天嘴,最后好汉不吃眼前亏,说:“那好,咱现在就盟誓,双双结盟,我回去就把那两郡给你。”

秦昭王说:“你先派人把两郡的地图和文书府册拿来,交割清楚,咱再盟誓。”

楚怀王一看自己的缓军之计也骗不了秦昭王了,于是气急败坏,干脆也不盟誓了,也不交地,我就这么呆在咸阳,看我你把我怎么办。

于是,楚怀王被安排在旅馆里,当作“肉票”羁縻于咸阳,叫楚国来买。

随即,秦国派出使者,到楚国来,要楚国交出巫郡黔中,以换取楚怀王。楚国大夫也满有爱国之心的,宁可叫楚怀王老死在秦国,也不肯交地。爱国之心胜过爱大王之心。并且为了断绝秦人的念头,干脆把太子立为了楚王。是为楚顷襄王。

楚怀王呆在秦国,到了第三年,实在是想家,就越狱逃跑,向西赶奔了赵国。这时候,赵武灵王却不在都城,外出抢地盘去了。赵国人不敢接纳楚怀王。

楚怀王哭的心思都有了,只好南下,又奔中原东部的魏国,刚跑没多远,秦国大兵追到,把他逮了个正着,装在车上,运回秦国。

楚怀王重复在秦国当囚徒,浑身瘙痒,像一只被烘烤的鱼,梦着海洋。终于在次年,公元前296年,病逝而死了。

楚怀王在整个留秦三年期间,不肯出卖国家利益,获得了楚国人民的爱戴。后来,楚人大反秦的时候,项梁、项羽叔侄还打出了楚怀王的旗号,找了个楚怀王的孙子,继续号为楚怀王,以号召楚地民众。可见楚怀王是楚国后人心目中认可和拥爱的国王。

楚怀王遗体拉回楚国安葬。楚国人都怜悯他这个结局,哭之如同死了自己的亲戚。诸侯从此觉得秦国做得太过分了。秦楚的关系,也从此彻底断绝。

楚顷襄王六年,齐国派白起进攻韩国,在伊阙大胜韩魏军,斩首二十四万。秦昭王于是给楚顷襄王写来书信,说要率领诸侯,跟楚国也再好好干一场仗。楚顷襄王害怕,于是打算再次跟秦国讲和。

楚顷襄王七年,楚国再次与秦国讲和结好,楚国并且从秦国迎娶了媳妇。

楚顷襄王十四年,楚顷襄王和秦昭王在宛城见面结好。

楚顷襄王十八年,楚国有一个能够用弱弓射下大雁的人,楚顷襄王把他叫来,问他射箭的技巧。这人回答说:“小臣我只是射射大雁、野鸟,都是小的弓箭伎俩,哪值得跟大王说呢?以楚国之大,大王您之贤,应该射的比这个东西大。那秦国、魏国、燕国、赵国,就是大雁;齐国、鲁国、韩国、卫国,就是野鸭;邹国、费国、郯国、邳国,就是野鸟。其余都不值得射。大王您何不以圣人为弓,以勇士为线,拉弓射之。

“您先射魏国大梁以南,再向右射伤它的右臂,使它与韩国断绝,再射它的圉城以东,这样就解掉他的左臂,那么魏国以东的大宋、方与两郡就都拔取了。魏国断了两臂,就站不稳了,您就北击郯国,那么大梁可得。你得了魏国大梁,饮马西河,这是第一次射箭的快乐啊。然后您再东射莒国,再射即墨,占据午道,这样长城以东泰山以北(齐国)就都归您了。西临着赵国,北达着燕国,这样,结好燕赵的局面就形成了。你游目于燕国辽东而南望越国的会稽,这是第二次射箭的快乐啊。

“如今秦国战败韩国,但是得到城池却不敢守,攻打魏国而没有功,北击赵国却不逞,那么秦国的勇力已经屈矣,这样楚国从前丢失的汉中、析、郦之地可以复得了。您再拿出宝弓,站在渑池要塞,则函谷关以东就都可以平定,您劳民休众,南面称王,就等着对付西边秦国这个大鸟了。

“从前,先王被秦国欺骗客死咸阳,没有比着更大的怨仇了。匹夫有怨,尚且敢于报复万乘之君主,比如白公胜、伍子胥。如今楚国之地纵横五千里,持戟之士百万,足以踊跃中原,却在这儿受困,臣私下为大王觉得不该啊。”

这话都是为了激励楚顷襄王的,于是楚顷襄王就派人出使诸侯,想要再次合纵,跟秦国好好干一场。秦国听说之后,就再次发兵伐楚。

楚顷襄王十九年,秦国伐楚,楚军战败,被迫割出上庸、汉北地区给了秦国。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湖北地区,竟然拔取楚国都城郢都,烧毁楚国先王陵墓。楚襄王士兵败散,他只好向东逃到陈城(河南东南),秦国占领了楚在湖北的旧地。

楚顷襄王二十二年,秦国拔取楚国的巫郡、黔中郡(湖北西南到云贵)。

楚顷襄王二十三年,楚顷襄王在东方收得士兵十余万,光复了秦国所占领的江边城邑十五个,以抵拒秦国。

楚顷襄王二十七年,楚国派三万人帮助赵魏韩伐燕。楚国再次与秦国讲和。

楚顷襄王三十六年,楚顷襄王死,儿子楚考烈王继位。楚考烈王以黄歇为令尹,号春申君。

楚考烈王元年,把州于献给秦国以讲和,这时楚国更加弱了。

楚考烈王六年,秦国在长平之战战败赵国后,又围攻赵国邯郸,赵国向楚国告急,楚国派将军景阳带兵救赵。联合魏国的救兵,击退秦军。

楚考烈王十六年,秦王政继位。

楚考烈王二十二年,楚国参与信陵君魏无忌领导的诸侯合纵伐秦,战事不利而撤去。楚国又把国都进一步东移到安徽寿春,依旧把它命名为郢都。

楚考烈王二十五年,楚考烈王死,儿子楚幽王继位。

楚幽王九年,秦国灭掉韩国。十年,楚幽王死,弟弟楚哀王继位。楚哀王的庶兄负刍杀楚哀王,楚王负刍自立。同年,秦国灭掉赵国。

楚王负刍二年,秦军伐楚,大破楚军,拔取十多个城。

楚王负刍三年,秦国灭掉魏国。

楚王负刍四年,秦国大将王翦战败楚将,杀楚军将项燕。

楚王负刍五年,秦将王翦、蒙武于是攻破楚国,俘虏楚王负刍,楚国被灭,成为郡县。

太史公曰:从前楚灵王大会诸侯,作章华台,求周王九鼎的时候,志向都把天下看小了,等到饿死在申亥家里,却为天下所笑。没有操行啊,可悲啊。人对于势,岂可不慎重对待呢?他的五弟弃疾,靠作乱继位,又淫娶秦国之女,也是太过分了,几乎再次导致亡国。

笔者案:楚国的战败,也是有它的政治根源的。进入战国以后,楚国没有像魏国、秦国等国那样,进行不同程度的法家改革,所谓法家改革,就是提拔布衣精英,任命为职业官僚,取代世袭贵族,从而打击贵族势力,加强王权,并且这些布衣职业官僚凭借战功而获得爵禄,也很好地招拢和选拔、激励了人才。楚国进入战国以后,主要还是沿用从前春秋时代的贵族政治,屈、景、昭三家楚王族分化出贵族世家,长期垄断楚国的令尹柱国等高位,很多亲贵被封为封君(类似封侯,世袭封邑),这样布衣人才没有进身之地,楚王权力也弱,后期长期被春申君(也是贵族,楚顷襄王的弟弟)专权,这种政体的落后,是导致楚国国力走下坡路的原因。秦对楚以及六国的战胜,是职业官僚政治,对传统贵族政治的战胜,贵族政治导致君权虚弱、士人无进身,是拖累六国国力的重要原因。

楚国虽然政治腐败,但是楚国文化却是好东西,尤其是音乐和舞蹈。关于楚王喜好音乐的记载也比比皆是:“昭王垂涕深知琴曲之情”,“襄王好乐而爱赋”,楚庄王有绕梁琴,“乐之,七日不听朝”,楚灵王更是嗜乐成癖,而著名的“知音”钟子期先生更是楚国的王家乐官。

楚国的乐舞、神话、楚辞,都是春秋艺术宝库的奇葩。楚的文化产业,浸染向北方,深刻影响到了后来的汉代。汉朝乐舞大多从楚乐舞衍化而来,汉代画像中乐队的乐器如钟、鼓、瑟、竽、排箫等等都是楚乐器。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都是作一些“兮兮”的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