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景电之父:李培福
7689300000017

第17章 敢为人先谱华章

一次座谈会上,宋平指着李培福说:“老李啊,你,也只有你,敢做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李培福微微一笑,说:“这都是群众的智慧,人民的功劳啊!”宋平心里说:“‘面向群众’,毛主席的题词,名副其实。”

“景电”一期工程开工以后,为了保证实现“两年上水,三年受益,五年建成”的目标,工程上下从土建到水泵、电机和相应配套设施的制造以及供电等重大问题,都进行了全面具体的组织实施。草土围堰、一泵站基坑浇筑、刀楞山隧洞开挖等几个攻坚工程都已基本落实,各项工作都在有序进行。然而,唯有各级泵房出水爬坡段管道如何落实,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一个未知数。根据设计计算,共需直径1.4米的压力管道17.1公里,如果全部采用10毫米的钢板制造,就需钢材5000多吨,这样大数量的钢材,在当时钢材奇缺的年代是根本无法解决的。

在现场指挥所门前的山梁上,李培福拄着拐棍,走过来踱过去,时而停下来沉思,时而又狠狠吸几口烟。他上身的一件灰色布衫,已有些发白,一双黑布鞋上沾满了泥土,宽宽的脸上布满了艰苦岁月留下的痕迹,手中的烟已经快烫着手了。他狠劲地吸了一口烟,重重地扔了烟蒂,接下来是一阵咳嗽声,仿佛什么东西卡住了咽喉。

李培福知道,上水所需的压力管道,是工程上水的咽喉,咽喉卡住了,就是土建工程建成、机电设备到位,1971年“国庆”上水仍是一句空话。指挥部工程技术组组长陈可言同志,召集方方面面工程技术人员,已反复讨论了多次,压力管道还是没有着落,因为目前国内还没有制造如此大口径压力水管的先例。

究竟如何解决问题,李培福抬头仰望了一下天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又提起拐棍在地上使劲捣了一下,仿佛要捣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就在这时候,贺建山、陈可言急匆匆赶到,汇报了试制1.4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代替钢管的可行性方案。

李培福听完汇报,又点了一支烟,悠悠地吸了一口,吐出规则的一串烟圈,眼睛望着四井沟里高高隆起的山梁,坚定地说道:“就这么办!就这么办!我就不信上不了水。”然后紧紧握了一下陈可言的手,三人疾步向指挥所走去。

1970年6月,工程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决定,在施工现场黄河边的沿寺坪建立水泥预制厂,任命曹自健同志为厂长,全面负责筹建、试制、生产直径1.4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会后,李培福拍着曹自健的肩膀说:“直径1.4米预应力混凝土水管是上水的关键,你老曹就是‘曹关键’,到时间水上不来,你要用手捏也得捏几根管子,把水送上去。”

1970年7月,预制厂在沿寺前的一片荒滩上正式开始筹建,摆在曹自健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按照什么方向建厂?建一个什么样的厂?任务重,时间紧,既无国际国内资料,又无实际经验,可谓是白手起家,的确得“自力更生”了。

当时荒凉的工地现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除了风沙漫天,几乎是一无所有,吃住都是个问题,建厂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从零开始。从干部到工人,大家都自己动手挖地窝子住,自己动手盖工棚当办公室。没有蔬菜,职工们几乎是顿顿吃干咸菜,喝酱油海带汤,但大家精神愉快,干劲十足,一心扑在为景泰川上水而制造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上。筹建开始时,兵分三路:一路军由工程技术人员孟祥环、王盛林、陈乐?等人组成,前往西安、郑州等地参观学习压力管生产新工艺和搜集有关设计图纸资料;二路军由顾铨、王治章、刘成英等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建厂图纸,研究制定建厂总体规划和布置方案;三路军是由工程技术人员顾艳春和工人张玉山、李廷枢(木工)、鲍耀先(钢筋工)、李守亚(混凝土工)等和新参加工作的青年工人组成,负责露天现场开始生产总干渠所急需的直径600mm、800mm、1000mm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涵管,一方面保证在10月前完成一公里长的生产任务,一方面为大口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的生产积累经验。

根据外地生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的经验,兴建一个预制厂,包括主厂房、辅属车间、机械、电器、交通等设备,在当时一般基建投资都在200万元左右,建成投产也得两年时间,且都是生产小口径的预应力压力管道。而“景电”工程需要的是大口径的管道,按照常规在土建和机电设备等方面,都要比小口径压力管道投资高。但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如此高的投资是根本不可能的,时间上也根本来不及。所以,个别职工曾出现为难情绪,参观学习过的个别同志也认为,这样大口径的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只用半年时间要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关键时刻,曹自健深入群众,鼓励人人献计献策,把革命干劲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从工程的现有条件出发,大胆地修改了原定建厂设计方案,对如何修建制管车间的主厂房,组织召开了有各方面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参加的分析研讨会议,大家一致认为按照外地修建牛腿排架柱、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显然是不现实的,可否采用露天生产。经过讨论,认为露天生产,只修建几个蒸养池也是可行的,但景泰风沙多,遇到刮黄风、下大雨和冬季雪冻严寒就得停止生产,这样在时间上就保证不了按期上水。于是又提出了浆砌块石基础、砖柱、土坯墙、木桁架、草泥屋顶的土厂房方案,大家一致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可是又考虑到厂内有10吨龙门吊车,行走震动大,对厂房有威胁,生产不安全。

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顾铨和老工人张玉山不谋而合,同时提出了上、中、下加一道圈梁的建议,经过广泛论证,这条建议被采纳,修建厂房的方案就这样定了下来。

将具体建厂方案上报指挥部批准后,曹自健采取了“集中打歼灭战”的办法,分工协作,同步施工,进行建厂。预制车间的主厂房由工程技术人员顾艳春等具体负责施工,她是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生,志愿来到大西北参加甘肃水利建设事业,曾在黄羊河水库、红崖山水库等几处水利工地上留下了足迹,也在省水利学校教过书,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她不怕苦,不怕累,风里来,雨里去,跟班劳动,不离现场,工作泼辣,精心组织现场施工,保证了主厂房的顺利建成。

老木工张玉山年过五十,但干劲不减当年,在北塬渠、昌马水库、金川峡水库等水利工程都有他的足迹。他是在刚参加完一泵站“大战五十天,抢出洪水面”的浇筑工程后又来参加预制厂建设的,主厂房木结构的加工制造都是由他和李廷枢师傅组织实施的。他还结合土办法,自制了木扒杆,把15根重约1吨以上、长16米的木桁架,一根根吊装到15米高的砖柱上,不但加快了建厂速度,也为以后吊装渡槽设计灵机扒杆积累了经验。

民工团的农民兄弟是预制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100余人是分别来自红水公社、五佛公社的农民,其中有很多人是能工巧匠,除机电设备安装和钢木结构制造以外,开山炸石、取土脱坯、沙石备料、基础开挖、浆砌块石。砖柱、土坯墙等几乎都是他们来完成的。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战,在1971年6月前,一座长64米,宽14米,高15米的主厂房在五佛沿寺荒滩上拔地而起。厂房的建成为制造压力管道带来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1971年6月中旬,当生产压力管的设备加工制造基本完成并陆续运进厂房安装试制时,情况出现了意外,10吨龙门吊车还在兰石厂加工制造,未能按期到货,这给试制生产带来了新的困难,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经过现场讨论,一部分土专家认为可先用土办法——双木塔进行起吊试制生产,大多数技术人员都认为此法有危险,最好还是催促吊车尽快到位。在这紧急关头,李培福支持了土专家的建议,决定调木建队工程技术人员顾铨和杨光华来吊装班参加会战,土洋结合,确保万无一失。预制厂技术人员孟祥环、王盛林负责内外模具、橡胶套组装和供水加压系统的安装,陈乐?、尹广义负责蒸汽锅炉和供气系统的安装,王守岭负责钢筋骨架缠丝机的制造和组装等等。预制厂的全体职工和前来支援的人们融合在一起,夜以继日,连续作战,不休假日,团结奋斗,经过十几个日日夜夜的工作,在6月29日前把供水、供电、供气等机电设备和木塔起吊设备安装就绪。

6月30日,开始试制第一根压力管道。钢筋骨架的成型,外管模组合纵向钢筋的张拉、吊装,混凝土的下料、震动成型,供水加压、供气蒸养等等一切工序都很顺利。经过6小时蒸养,到晚间起吊管道出池时,除预制厂全体工作人员外,在沿寺的各单位职工,各民工营的民工数百人不约而同地涌向车间主厂房,把四个蒸养池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来厂房并不单单是看热闹的,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压力管道早日试制成功,保证“国庆”水上草窝滩。

但是,当用双木塔从蒸养池中起吊管体时,管体却一动不动,怎么也上不来,管体脱离不开内模,并且使双木塔发出了“吱——吱——吱——”的响声。

看来双木塔的起吊承受力有限,负责起吊技术的顾铨马上命令停止起吊,并立即在现场召集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对策,寻找起吊不成的原因。有人认为管体自重6吨,外模具2吨,再加上摩擦力,双木塔根本起吊不上来,还有人认为是真空泵把橡胶套内的水没有抽完,有积水存在,阻碍起吊,也有人不发表意见,表现出一副冷眼看红火的架势。问题是要解决的,只要有可能,都要试一试。曹自健立即令恒压室再次启动真空泵排水,30分钟后,进行第二次起吊,管体仍旧一动不动。

可能是排水不彻底,青年工人何福等冒着摄氏70度的高温下到蒸养池中,把活接头打开,水从胶套内又流出来一些,但进行第三次起吊时,又失败了。

这时,顾铨提出,可能是内模顶部压橡胶套的铁板压盖太大,卡住了管体内壁而起吊不起来,可否卸掉铁板压盖试试,但此办法也有一定的危险。到这个当儿,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有危险也得试试,负责现场指挥的曹自健自担风险,支持了顾铨的建议,组织青年工人很快轮流卸下了内模上压盖上的20几个螺栓,拆掉了上压盖。

当指挥卷扬机的哨声再次吹响后,在场的工作人员和围观的群众都屏着气,眼睛也一眨不眨,鸦雀无声。看着双木塔吊着管体缓缓上升,提出蒸养池时,全体工作人员和群众高声欢呼了起来,起吊终于成功。人们繁忙紧张的情绪,这时放松下来,管体缓慢地被双木塔吊运到翻模台上。

前来围观的群众,不顾发热烫手的管体,纷纷上前,或贴着脸看,或用手抚摸。这是景泰川人制造的第一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上水管呀!

它对“景电”工程上水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

经过水压测验,管体质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工作压力达到了6公斤/平方厘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终于试制成功了。

当工人们离开制管车间主厂房时,已是6月30日凌晨1时。

当喜报报到工程指挥部后,各级领导都非常兴奋,分别到沿寺施工现场参观。一大早,总指挥李培福到沿寺下车后,手拄拐棍,直接走进厂房,看到管体内壁光滑,又无蜂窝麻面,符合设计要求时,笑着对曹自健说:“好哇!你老曹真用手捏出了管子,为景泰川上水立了大功!”

然后,又严肃地说:“不能骄傲,生产一根管子才是开始,上水用的管子还多着呢!一定要保证‘国庆’上水草窝滩,不能耽搁这个大事。”

副指挥贺建山说:“要很好总结经验,不能松动,一定要安全生产,保证质量。”

“景电”工程建设者自己动手建起预制厂,在工程建设期间生产出总长13公里的口径1.4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代替了钢管,与10毫米厚的钢管相比较,为国家节约钢材2800余吨,节约投资320多万元,相当于建厂投资的13.5倍。

大口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的试制成功,振奋了人心。省革委会领导胡继宗、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军、甘肃军区司令员张忠等领导同志,闻讯来到预制厂,亲自视察工作,听取详细汇报。后来省委书记宋平在视察预制厂时,详细询问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的试制、生产、质量、成本等有关问题,并指示预制厂,要“注意安全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国家水利电力部副部长王英先以及国家建材工业部的部分领导也到预制厂进行过现场视察。

一次座谈会上,宋平指着李培福说:“老李啊,你,也只有你,敢做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李培福微微一笑,说:“这都是群众的智慧,人民的功劳啊!”宋平心里说:“‘面向群众’,毛主席的题词,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