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景电之父:李培福
7689300000015

第15章 祖国花朵逢甘霖(1)

不办学校,将会付出荒废景泰川一代人的沉重代价,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当历史回过头来,必定遗臭万年。现实是烧料子青年,有时会发神经,历史是智慧老人,最是公正无私。

随着“景电”工程的全面开工,一泵站、刀楞山工程的胜利竣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完善,正如明媚的曙光普照着景泰川大地,人们已经看到了美好的前景,曾经一些人冷眼被动的工作态度也完全转变了,个个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工程建设中。啃冷馒头,乐;喝咸菜汤,甜;住地窝子,暖。是心里乐,心里甜,心里暖。人生并不是只为了享受,无所事事的单纯享受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煎熬;只为了享受的享受,是一种受罪。来到景泰川的建设大军,大都经受了“文革”的洗礼,关牛棚、进“五七”干校,浑身有劲没处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空虚无聊,人生的价值无法实现。是的,人有劳动的权利,但这句话在当时,就是一句空话,想劳动,没动可劳;不劳动,可得劳改。而今,是“景电”工程给他们搭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是李培福给了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所学有所用,专长能发挥,自然干劲十足,而不计报酬,的确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还乐在其中。来自全国、全省各地各单位的数千名干部职工,拖家带口,准备扎根在景泰川,再造山川秀美的景泰大地。

可是,这批建设大军虽然解决了自身的忧虑,却又有了新的后顾之忧,就是孩子没地方上学。大家都明白,成人一生荒废两三年,还可以补回来,孩子两三年却能荒废一生,是补不回来的。那数千名干部职工的子弟,适龄就学的,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有近1000名,除个别在芦阳、五佛和附近的古浪县就学以外,大部分在家待着,特别是住在条山基地的学生,根本没地方上学,整天在沙滩上捉沙鸡,打马蛇,掏鸟蛋,追野兔。时间一长,初到野外的新鲜劲儿一过,就隐隐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是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人。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学校才是他们真正的乐园。没有了学,玩也玩不高兴。没有学校,野外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倒是一种沉重的枷锁。

作为政工组组长的张自强,广泛了解了工程各地的职工子弟就学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准备要办起指挥部学校,多次想在指挥部工作会议上提出,但又怕担政治风险,因为当时还处在“文革”高峰期,学生全面学工、学农、学军,许多城乡的正规学校名义上已经复课,其实还在“停课闹革命”。此时提倡办学校,无疑是“倒行逆施”,是“封资修”,是“脱离群众,脱离工农兵,脱离革命”。况且,搞工程就搞工程,要“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要“排除一切干扰”,无论国内大形势还是景泰川小环境,都不适合提出办学校的设想。

但不办学校,将会付出荒废景泰川一代人的沉重代价,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当历史回过头来,必定遗臭万年。现实是烧料子青年,有时会发神经,历史是智慧老人,最是公正无私。因此,在1970年9月的一天下午,张自强陪同李培福视察“景电”工程各工点,一面十分谨慎地汇报了干部职工子弟的就学情况,提出了办学的设想。

李培福听张自强说要办学校,脑海里就显示出一幅画面:平展展的麦田,如绿色的地毯;沉甸甸的麦穗,向东风点头致意;一排排整齐的红瓦青砖起脊房子上,炊烟袅袅;一所所窗明几净的学校里,书声琅琅;一座座宽敞明亮的医院里,白衣天使穿梭其间……渐渐地,高楼林立,马路宽广,绿树成荫,瓜果飘香……张自强等李培福的答复,催促道:“李主任,您看学校的事怎么办?”李培福说:“早该办了,年底以前我要看到我们自己的学校,校址就选在条山。”张自强说部分同志要求办在五佛或是芦阳,条件好,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李培福只评价了两个字:“短视!”

要办学校,学生是现成的,且急着要上学,教师也不存在大的问题,前来建设景泰川的人员当中,有大学教师,有中专教师,也有中小学教师,完全可以组建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教室问题。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加之要确保工程的物资供应,是不可能分拨财力搞学校建设的,所以还得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且总指挥“年底以前要看到我们自己的学校”的指示,是指示,也是命令。张自强深知这道命令的分量,更知道广大干部职工的需求。距年底,只有三个月时间,时不我待,说干就干。首先是组建教师队伍,有了教师,就会有学校,有了学校,就会有学生。

1970年10月2日,张自强对前来报到的李云生和王本仁二人说:“我看了你们的材料,你们俩原来是教师,工程上不缺你们一两个人,还干老本行,到条山把学校办起来。”李云生心里想,原指望甩掉“臭老九”的帽子,到工程上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谁承想命这么苦,想甩都甩不掉“臭老九”的帽子。他没敢吱声。王本仁是省建七局二中教师,受够了“臭老九”的窝囊气,直接要求:“我不想当老师,想到工地上参加劳动……”话没说完,张自强果断回绝:“想劳动,以后有的是,目前给你们分配的工作任务是创办学校。”

“一切行动听指挥”,分配什么工作,就得干什么工作。李云生和王本仁灰心丧气地来到条山,看到条山除了小小的火车站,就只有指挥部的八栋房,除此以外,各单位的办公室,职工家属住房,全是地窝子,哪有地方办学校?二人转悠了大半天,终于发现了工程团食堂的小库房闲置着,可以利用,能放十来张单人课桌,两人共用一张课桌,可以容纳二十多个学生,不管三七二十一,这样也算办起了学校,可以交差。只是能否借用,还在两可之间。没想到和炊事员一说,他满口答应,连夜腾出了库房,还打扫得干干净净,第二天就能使用。

第二天,李云生和王本仁还在食堂吃饭,小库房门前已经围了七八个前来报名的学生,大小不等,眼巴巴地等着老师的到来。李王二人在食堂里看得清清楚楚,胡乱扒拉了几口,来到小库房门前,被学生围住,无法进门,好不容易进了门,学生呼啦啦一下子拥了进来,挤得一张办公桌都后退了几米,报名工作根本无法展开。王本仁看到一个个学生期盼的眼神,心软了,心碎了,“不想再当老师”的想法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不但如此,而且感到“不想当老师”的想法简直是一种犯罪,是一种对纯洁灵魂的亵渎。他凑近李云生的耳朵说:“李老师,我看这不能解决问题,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条件,力争使这些孩子都能进教室。可否走地窝子这条路?地窝子可以当办公室,可以当家属房,为什么不能当教室?”李云生听了,眼睛一亮,心里说:老王呀,老王,你不是坚决不当“臭老九”了吗?怎么,转眼就想要当长久的“臭老九”了?是的,人所怕的是自身价值不能得以体现,所怕的是无所事事,不怕条件的艰苦,不怕劳动付出,特别在那个岁月,这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

王本仁和李云生圪蹴在“教室”的一角,商量怎么建地窝子学校,学生们在“教室”门口,你推我挤,想要挤进“教室”,却又不是闹闹嚷嚷,而是有序地钻,有序地挤。最终,两位教师决定先收四五年级的学生,一边上课,一边建地窝子学校,按当时的行话说,是“边上课,边建设,边受益”和“自力更生,自创条件,自己施工,自办学校”的“三边四自”方针。

王本仁口才好,把学生们引导到“教室”外,对大家说:“同学们,毛主席教导我们:‘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要有希望,就要上学,要上学,就要有教室,大家看到这间‘教室’,人挨人挤满了,也最多容纳四五十个学生,所以,我们决定,先收四五年级的学生,一边上课,一边修建教室,保证一个月之内,让你们都有教室上课,让我们的学校‘换了人间’。现在,四五年级的学生留下,其他同学先回家,等候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