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部手机打天下:人类最后的掘金机会
7678100000043

第43章 打进天堂还是地狱?(3)

家庭聚餐儿孙玩手机,八旬老人愤然离席[18]

2012年10月,中秋节后一家中8旬老人组织全家聚会,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说:“你们就和手机过吧”,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移动社交催生“低头族”

美国新闻网站Buzz Feed发布的23张照片引发网友共鸣和热议。在这组照片里,无论是朋友聚会、家庭聚餐、情侣约会还是集体出游,所有人都在低头玩手机。

一场温馨的感恩节晚餐,全家人聚在一起。(摘自美国新闻网站Buzz Feed《现代社交注定灭亡》)

“低头族”还有向低龄化蔓延趋势。据“台湾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调查显示,83%的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社交功能,36%的孩子每半个小时就会看一次手机。

女孩们的欢聚时光。(摘自美国新闻网站Buzz Feed《现代社交注定灭亡》)

这名婴儿正在登录他的第一个社交网络账号。(摘自美国新闻网站Buzz Feed《现代社交注定灭亡》)

手机会是鸦片吗?

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今日的智能手机与当初的鸦片一样、残食着我们的热情与灵魂!

手机罪:[19]

1.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睡前最后一件事看手机。

2.聚会吃饭各忙各手机,说再见时都不记得大家聊了啥!

3.隔一会儿就要打开手机看短信、微博、微信有没有新提醒。

4.视力越来越差。

5.总在担心电池不够用。

6.最怕别人借手机,手机里有太多秘密。

7.丢了手机如同丢了灵魂。

数据

一天的开始和结束都由手机相伴[20]

群邑互动2013年7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许多中国人开始和结束一天时都由手机相伴。调查共访问了983名来自中国不同级别城市及性别的智能手机用户。80%的受访者在睡觉时会将手机放在伸手可及的范围之内;73%的受访者每天通过手机闹铃起床;95%的受访者在入睡前平均要使用手机一个小时,并因此推迟了入睡时间。

2012年,手机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中国排名第一位的互联网接入设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称,至2013年6月,中国移动上网网民数可达4.6亿,由此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65%的受访者承认他们会使用智能手机美化自己的照片;91%的受访者更倾向于用手机看时间,手表这类传统设备对他们而言变得过时;73%的受访者扫描过QR码(二维条码);还有50%的受访者会通过智能手机与电视节目进行互动。

手机时代——更聪明还是更笨?草根就是精英?

也许手机互联网能让我们更容易出名,但手机永远也不可能把一个没有独立思维和高尚人格的“草根”变成精英。手机改变的仅仅是“精英”的产生方式,同时改变的是“精英”影响这个社会的方式。

手机让你更聪明还是更笨?[21]

有了疑问怎么办?出现困惑怎么好?

过去,最佳答案也许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书山有路勤为径”。

现在大不一样了。你既不必苦苦找人追问,也不必在浩渺书海苦苦寻觅。只要打开电脑,诸多搜索引擎皆可供你选择,不管你需要文字、图片,还是视频,百度、谷歌、必应、搜狗、天网……总有一个能满足你。

随着搜索引擎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人们对搜索引擎的依赖越来越大,一些质疑声也随之响起。有人将“搜索”时代称为“低IQ化”时代——搜寻、复制、粘贴,这是“低IQ化”的必备技能,也成为代替大脑运动的三个基本动作。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杨伯溆说:“过去我们认为博闻强记是必备能力,而现在这已不那么重要。时代变了,评判标准也变了。”他说。

搜索可能产生的海量信息也产生了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学习搜索技巧,正确、有效地获取、鉴别并整合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搜索也可以使我们变聪明,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搜索得到的信息。”杨伯溆说。

手机让草根成为精英?

“搜索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改变了以前所谓的‘草根’和‘精英’的差距,”杨伯溆强调,“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全知全能’,信息变成了大家共享的东西,如果这种现象能够得到很好的引导,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都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网络也让草根更容易成为明星,网络捧红了神曲《最炫民族风》,捧红了旭日阳刚、西单女孩等,捧红了凤姐、芙蓉姐姐,甚至今天的雪村当年也是因为《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在网络的蹿红而成名。而网络成了娱乐圈成名的首要阵地。微博捧红了一大批红人,像王小山、作业本、周云蓬、宁财神、顾小白、方磊、陈露、徐闻,陡然看来名字有点陌生,但是如果你经常刷微博,那么在他们中每个人的网名上加一个@,那你一定对他们耳熟能详。

手机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还是有弊?

手机对青少年成长教育模式的影响应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问题。

案例

儿童类App兴起

在中国,每小时诞生至少2000名婴儿,目前0~6岁的婴幼儿达到1.8亿。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表明,城市家庭教育占家庭消费的65.6%,0~6岁婴童的花费占到家庭总收入的30%以上,一组组的数据都表明儿童教育市场有坚实的客户基础和潜力。伴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一时之间,数百家开发商纷纷投向儿童App的怀抱,其中不乏Disney、LEGO这类的国际品牌。国内几家上市IT公司中,腾讯、网龙、网易等都开始推出儿童垂直领域的产品。再看国内较大的传统母婴渠道,例如宝宝树、丫丫网、育儿网、父母必读等也开始试水,推出手机端App应用。

左右为难:9成以上家长反映孩子迷恋Pad[22]

根据新京报的调查,92%的家长反映孩子喜欢玩智能手机或者是Pad,60%的家长对此采用的是控制孩子玩Pad时间的办法,其中2~6岁的儿童占到了23%,50%的家长最担心孩子长期玩智能手机或Pad会损伤视力。

专家特别提出,3~6岁儿童沉迷电子产品消极影响最大,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仍处于语言、动作、感官、对细节和社会规范的敏感期,不当地使用电子产品依旧会对语言、动作、感官和人际交往等带来负面影响。而6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是非观和规则感,家长可先向孩子陈述沉迷iPad的害处,就使用态度上达成一致,双方协商约定。除了约定使用时间外,还可设置奖惩措施,保证父母和孩子都能接受。

儿童教育专家称,科技始终在改变学习方式,完全摒弃科技追求传统的学习方式也是不可取的,“这些电子产品就像一种新药,总是伴随一些副作用,但又不能不吃,关键是如何把副作用降到最小”。专家建议,堵不如疏,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地使用电子产品。

手机正在改变青少年的写作和阅读习惯。毫无疑问,一种新的传播工具必然会对内容的创作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文章为什么惜墨如金,尤其精练?因为竹简刻文太耗时,存储和运输成本太高。纸张和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为“新文化运动”白话文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手机时代我个人的感觉是,会读的字能写出来的越来越少,因为手机写作是打字键盘输入。写作和阅读长篇大论的兴趣和耐力也越来越小,因为手机微信和微博的特征在于碎片化和极简化。也许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必将被移动化所改变,将来什么叫文化,什么是新文盲,也许这些标准也和今天完全不一样了。

◎推荐阅读

我们正进入另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23]

手机制造的虚拟财产是真的财富吗?

基于手机与互联网产生的虚拟道具财产该如何保护?

你在各个网站上消费产生的积分会是真正的钱吗?这既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如何实现融合互动的问题,也更是对现实传统法律的一个挑战。如何认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权司法保护,将是法学界很容易取得研究成果突破的热门领域。

案例

微信5.0的“打飞机”,游戏排名也是财富[24]

微信5.0推出时,开启了微信全民“打飞机”的时刻,微信5.0开机游戏打飞机虽然是一个内置小游戏,但冲上排行榜第一名实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打飞机高手实在是太多了,何况还是一些开了挂的iOS苹果高帅富白富美,安卓众等只能望尘莫及了。

微信5.0新的刷分方法出现,并且商家在淘宝上架了“代理打飞机”业务,而且价格比较低廉,基本上100万分只要1元,600万分为5元,1000万分为8元,1500万分为10元。而且商家保证是“纯手工网络打数据,保证10分钟一单”,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商家实在是太有经济头脑了。

首例虚似财富失窃案

2004年2月12日,朝阳区法院受理了2004年第一宗虚拟财富失窃案,原告李旭光称其在网络游戏《千年》中价值5000元的武器装备被人盗走,却被游戏运营商封存,在多次讨要未果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起诉讼;无独有偶,去年2月份,《红月》网络游戏的玩家李宏晨一夜之间从虚拟世界中的“百万富翁”沦为“街头流浪者”,他在游戏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修炼来的高级装备不翼而飞。为此,李宏晨将游戏运营商告上法庭,这起案件被业界称为首例虚拟财富失窃案。[25]

数据

据新华网报道,我国自1986年发现首例计算机犯罪以来,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数量迅猛增加。1986年全年我国网络犯罪发案仅9起,到2000年已剧增至2700余起,2002年全年突破4500起。涉案金额从数万元发展到数百万元,其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其实,同类事件也随着我国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而呈几何级数增长。2003年,我国近7000万网民中,约有4000万为网络游戏玩家,其中经常玩游戏的人以2000万计算,如果每人每年在网络游戏上付出300元,那么这个市场每年就有60个亿的空间,如果有20%的人有过账号和虚拟财富被盗的经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件就达到12个亿,以每个人在网络游戏上付出的时间为100个小时,那么因此造成的时间上的损失为45662年!虚拟财富被盗者除经济受损、情绪低落之外,有人甚至因为自己顶级的虚拟财富被盗而轻生,更有甚者,产生以恶报恶的思想,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26]

手机时代的礼仪

手机作为颠覆人类文明的第四大工具,如果我们不能够从人文角度来研究它带来的新价值、新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那么就无法估量它最终对人类的伤害会有多大。为什么工业文明一开始对人类的伤害这么大?就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新文化、新法制的配套。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使用手机行为的新规范,来提升手机用户的素质。

如果我们在医院,尽量不要使用手机,尤其是在装有起搏器的心脏病人所在的范围内,手机的干扰可能会导致一个生命的结束,我们要做这样的公益广告宣传。

如果我们在加油站使用手机,手机信号容易引起油罐的爆炸,在中国大陆曾经有几起加油站的爆炸事件,就是由于使用手机造成的,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相关部门也没有对这个行为的规范。

2007年11月19日,巴西圣保罗市西区一家加油站发生爆炸,起因是一个加油站工人卸油时接听手机。45岁的工人卡洛斯在从一辆运油卡车往下卸油时,从衣袋里掏出手机接听电话,引发了爆炸。卡洛斯四分之三的皮肤被烧伤,伤势严重。[27]

在飞机起降和飞行过程当中,不能使用手机,因为手机信号会干扰驾驶室的航空通信系统,很可能造成飞机坠毁,中国移动此时可以对用户这样说:“为了你更长久的沟通,现在请关闭全球通。”如果运营商不去做这些,只知道卖业务收钱,那么它就没能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在飞机中使用手机产生干扰的主要原因是手机等电子设备是通过无线电波与互联网或电信网络相连的。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电脑网络与分类系统学教授皮特·拉德金为了解释这种理论上的危险,拿喷灯和家用供暖管道打了个比方。房子的中央供暖系统可以根据温度计度数的改变而改变室内温度,喷灯给水加热,改变温度度数,调整系统。

手机对飞机也会产生相似的影响。在飞机上有成百上千的电子设备,统称为航空电子设备,它们有的用来导航,有的用来与地面联系,有的可以让飞机保持航向。驾驶舱内的一些仪器需要与传感器连接。不光是手机,电子阅读器、iPod、笔记本电脑、掌上游戏机等都会释放无线电波。如果这些设备释放的无线电波频率与航空电子设备的相似,那么航空电子设备的信号和度数将会受到影响,会对雷达、通信和防碰撞的仪器产生干扰,一旦个人电子设备损坏,释放出更强大的无线电波,或者多种设备释放出综合的无线电波,那么问题的严重性也随之增大。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数据库美国航空安全报告系统发布的一份安全问题报告总结了50起因个人电子设备造成的安全问题。

2006年的分析数据认定电子设备造成了125起事故,其中77起与电子设备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一起案例称,一名乘客的便携式DVD播放器给导航设备带来的30°角的偏离,而等到乘客关掉DVD播放器后,误差被立即校正;待乘客再次打开播放器后,导航设备再次出现误差。[28]

在有弹药、炸药的地方,也是不允许使用手机的,手机的信号,很可能导致弹药、炸药的爆炸。

这些都是手机行为的规范。还有在人多的地方怎么使用手机,在会议当中怎么使用手机,在公众场合怎么使用手机……

曾经有一条新闻,法国著名钢琴家布菲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大厅演奏音乐,台下听众声音嘈杂、手机铃声不断,导致音乐家无法正常演绎音乐,因而被气落泪。后来网络上发表一篇帖子说:“你们中国人不配欣赏高雅艺术。”难道我们已经被手机控制了吗?

手机不是法外之地

信息沟通越方便,隐私安全越暴露,这是你要付出的代价,也只有依靠立法和执法才能解决,就像邮政法规定,所有的私人信件,任何人不能拆开看,包括父母和配偶,不能撕开,否则造成的一切损失和后果,可以追究刑事法律责任。但是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出台一部《手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