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部手机打天下:人类最后的掘金机会
7678100000039

第39章 纸上谈兵的“创意”(3)

在航旅纵横开始做的时候,航班管家和飞常准只做了航班动态这一个点。如果说航旅纵横与两个先行者最大的差别,就是其对中航信过去在国内180个机场铺设的离港系统数据的深度整合,推出了“前序航班”功能,允许用户查看所乘航班在前一个出发地的起飞及航行情况,以及早判断飞机是否晚点。这个关键性并且其他应用无法跟随的需求点,一下子树立了这个产品的独特价值。从产品进化来看,后来手机值机、航班选座等功能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它与对手的用户体验差异。但是数据流的整合能力,才是这个产品背后最有价值的地方。

中国整个商旅领域一直是一个“多纬度”的结构——旅客一旦购票,即会收到代理商、航空公司、机场等多方发来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又都只是某时某地的片段,没有整合,旅客不知道该以谁为准。航旅纵横依靠中航信在信息采集、整合及发布上有天然优势,能够成为旅客航旅出行的一个统一的平台。

航旅纵横似乎正在瞄准以不断流动变化的数据为纽带,一端对接旅客,另一端对接为旅客提供服务的企业或机构,比如航空公司、携程等OTA、酒店甚至度假村。这将是一个能让中航信兴奋的商业想象前景,还有可能打破民航业一直以来的信息“隔断”,为旅客出行提供延展到乘机之外的一体化服务体验。

手机彩信名片:低碳+广告+社交的实名平台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比较频繁,而名片是使用数量巨大的一个社交工具。我们大致估计一下这个数字,可以意识到每发一张名片就意味着有树被砍伐。那么每年中国人发掉的名片毁掉了多少森林?这就是第一个需求:符合环保的低碳人生。

数据

如果一棵松树的重量为730千克,大约可以制造365千克纸。假设采用200g/平方米的纸制作90mm×54mm的名片格式,1平方米的纸可以制作名片222张,一棵树能制作名片4,050,150张。

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大师”的乔·吉拉德曾经连续12年平均每天卖车6辆,他在广州的一次演讲中说“我每年至少用掉100万张名片”。[10]以此推算,乔·吉拉德一年使用名片将耗用2~3棵树。

假设中国13亿5000万人口中,每天使用1亿张名片,那么1天要消耗掉24棵树,每年要消耗掉9012棵树,一张名片毁掉一片森林。

另外,纸质的名片难以管理,使用极不方便,就算你要把它录入电脑,就算你采用二维码扫描,依然是不方便,所以为什么不利用云计算时代的手机名片平台来提供云社交的电话号码簿和人际关系管理服务呢?

这个业务其实非常简单,建立一个云平台,创造出一个智能软件,让每个人用这个软件DIY自己的个性化名片,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喜好,很容易地就可以设计一张具有个性化的手机电子彩信名片。你可以放上相片,可以设计漫画,列出你愿意公布的联系地址、联系方式,还可以在这上面设计自己的个性化签名,或者是你所从事的行业的广告信息……设计好了电子名片过后,在跟人交往的时候,你不需要发传统名片,他的手机号一告诉你,你一点手机,名片就传送到他的手机上,而且还直接备份传送到了云端的平台上,我们可以针对每一个人,建立基于个人的云名片的管理信息平台。

对于这样一个平台的推广,它带来的利益就是低碳、方便、智能化、应用广泛、后续利用的价值巨大。它是一个社交管理平台、实名制广告平台、低碳环保的社交平台、基于社交的自媒体传播平台。所以看似是一个很小的业务,实际上是一个很庞大的应用。如果捆绑微信这样的免费IP通信应用,效果会更好。

云名片的盈利模式假设:

*利用“云名片”大数据延伸推广精准的生日、节日、纪念日的手机电子贺卡。

*利用“云名片”推广各种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的生日、节日灯社交礼品。

*利用与位置服务的结合提供精准的地图导航广告业务。

*潜在的精准化电子商务推广。

案例

幸会——基于位置的电子名片交换软件[11]

幸会是一个以线下活动为中心的交换名片的移动社交应用,通过幸会你可以方便地跟在同一会场的人通过手机交换电子名片,会后可以对名片进行管理以及未来查询等。

打开幸会移动客户端,点击地球仪图标,你可以看到附近500米范围内正在举办的活动,然后就可以加入。

幸会在2011年8月份上线,除了交换名片,它的特点在于,你可以根据活动标签找到所有来参加活动的人的名片。对于没有安装应用的用户,幸会也提供将名片直接以短信或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对方。

手机彩信广告平台:精准到7.2亿人的手机“分众传媒”

2013年7月,我受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的总经理张燕鹏先生的邀请,到福建厦门去办一个培训讲座,通过这次讲座,我也同时了解到了动漫基地目前的进展状况。张燕鹏是我十多年的好朋友,我与他经常针对手机业务进行讨论,我非常认同他的许多独到见解和观念。

那次,他跟我讲到移动手机动漫基地正在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有一个核心概念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把图形作为动漫业务的核心。

首先,动漫是什么?就是图形。动漫基地的发展就是以图形为核心,可以跟音乐、视频、文字、照片结合。这个概念就是以图形为核心的内容服务。其次,他们还解决了一些基础的适配问题。比如说同样一个图案应用,由于手机操作系统或机型的不同,很可能无法兼容,图案无法显示。他们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使同一个图形应用服务,可以跟14,000多种手机进行匹配兼容,为开发内容应用提供了方便的基础,这是底层的手机图形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最后,他们又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具有版权的图案数据库,API接口开放,吸引应用开发者去使用。

这种平台基础服务能力的培育是经营平台价值的根本,他无意中给我谈到说,他们制作了一个智能手机客户端。只要你用智能手机下载了动漫客户端,当用户互相之间打电话时,铃声一响,我就能看到你手机上的一张图片传到我的手机上,你同时也能看到我手机传到你手机上的一张图片。实际上原理类似于彩铃的功能:我打你的手机,我能听到你的音乐彩铃,你打我的手机也能听到我的彩铃。

当听到这个功能的时候,我欣喜若狂。我跟他说,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发财的机会到了,别的都不用做,只做这一件事情,就可以上市。我把它定义为手机图片广告传播服务,精准到7亿2000万个人的分众传媒(中国移动有7亿2000万用户)。

分众传媒的概念大家都很了解,它是我母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师弟江南春先生创办的一个广告平台,通过锁定中国六七万座办公大楼中电梯门口的视频广告位置,投放广告,收取广告费而成功。

但是你看到了吗?分众只能精准到一栋楼、一群人来投放广告,而手机则可以精准到每一个人。基于大数据为背景,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收入状况、所在的实时位置的状况,以及他的个人需求和偏好的状况,来找到与这个人相匹配的商品广告,进行高效益的广告投放。

而且,图形比语音好在哪儿?广告的视觉效果好,也可以配声音,而相比视频,它的传输成本低,网络压力不大。

将来这项业务如何扩张?从收广告费开始,这是第一笔收入。这项业务还将发展到哪一步?用户可以主动要求,我只想看哪一类产品的广告,或者是哪几个品牌的广告。把广告由push变成pull,从我被迫看变成我主动要求看。这两者之间的广告在价值上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用户主动要求看某些广告,就表明他对那些产品有强烈的需求。把广告做给一个对某些产品有强烈需求的用户,那么成功率、未来创造的价值,就远比胡乱push广告的价值高得多。最后一定是我的广告我做主,这是手机广告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卖完广告,再鼓励用户对这个广告发表评论,开放评论功能,这就提高了市场调查的效率。通过对市场调查的数据分析,结合中国移动的大客户数据库资料,交叉比对分析,立刻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更高级的阶段,提供C2B的电子商务。所以,盈利和运用前景广阔。

没有任何公司比中国移动更适合做这件事情。这个广告的运营可以按照广告主的要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投放。比如,我要销售奔驰C系列这款车,第一,我会只选择20~35岁之间年龄的人。第二,我主要将广告投放到某几个省。第三,只投放给每月话费在300元以上的人。第四,我要求在这些人离我的4S奔驰专卖店500米范围内实时投放广告。我要在符合这几个条件的人的手机上投放广告。只有中国移动做得到,因为它有位置服务、它有用户每个月的话费账单。显然,要投放这样的广告,收费标准会高很多。

手机诞生40年来,无数人想通过手机做广告来赚钱,失败的案例很多,包括分众传媒下面一个专门做手机广告的公司,向移动手机用户胡乱强行推送垃圾广告信息,遭到用户投诉,被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即使这个公司每个月能做到几千万元的收入,它也垮了。这些教训说明什么呢?你没有权力在没有征得手机主人同意的情况下,向他推送任何广告。

所以,要满足手机用户的利益分配需求,第一必须消费者同意,否则就侵犯了他们的权益。那怎么才能让他们同意呢?就要调动每一个手机用户看广告的积极性。我的策略有两条。第一,用赠话费或抽奖的方式鼓励用户下载手机彩信广告客户端。第二,下载过后,只要你有这个客户端,每打或接一次电话,按照你看到的广告次数送话费或抽奖。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讲,我又没有投入什么,无非就下载了这个客户端,在手机上看了一眼广告,中国移动就送我话费、抽奖,何乐而不为?这个客户端,不仅仅是看广告,最后要延伸到线上的新产品体验、促销活动、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

除了商业用途,还要用它做公益。对于高端用户,赠话费或抽奖活动可能没有吸引力,但他们可能会有慈善的爱心。所以针对这一部分人,这个客户端就可以变身为手机爱心客户端,找李连杰先生来做这个应用的代言人。只要下载手机爱心动漫客户端,每一个月就会以你的名义,向壹基金捐钱。这就相当于农夫山泉从2001年开始的“一分钱”公益行动。壹基金可以向这样的高端人士,授予“慈善大使”的称号,让那些受到捐助的对象与他们保持联络,来核实他们的捐款的使用情况。还可以启动一些线下的互动活动等。

对于这些高端人群来讲,举手之劳,下载一个软件,就可以献爱心。这叫作“慈善动画,感动中国”。而对于普通老百姓,则叫“看广告,送话费”。你是愿意要话费还是献爱心?由你自主选择。这个业务就是充分发挥中国移动大平台数据库的优势,以及拥有大规模客户的优势,发展出来的个性化的B2B2C的平台。

中国移动怎么向企业收广告费呢?它可以根据广告图片每天在全国被多少人看到、电话打了多少次、持续了多少分钟这样的数据来计费。这远比在电视台和报纸上投放广告要有价值得多,是两个完全不同时代的广告投放模式。

我的这个设想已经被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见下图)采纳,他们正在推进。我也要呼吁这本书的广大读者积极参加这样一个移动信息化的慈善事业,抽出宝贵的几分钟时间,去下载这个客户端,也呼吁各大企业改变传统的观念,重新制订自己的广告宣传投放计划,在手机上实现广告投放效益的精准化、透明化和价值的最大化。

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客户端

一号通天下,处处VIP——手机号码超级会员通

现在每一个社会地位高、消费能力强的高端人群,都会感到不方便的一点是,在他的钱包里,总有一大把卡:打折卡、会员卡、每个航空公司的VIP卡、银行卡、美容美发卡、按摩卡、健身卡、超市购物卡、加油卡……对于这些消费者而言,痛苦的是你要把那些卡都带齐了,恐怕得好几十张,的确不方便。如果不带齐,消费的时候没卡,人家不认为你是会员,不给你打折,常常因为这种事吵起来。除消费者使用不方便之外,对企业来讲,这些卡的制作成本还高。对社会来讲,不是低碳生活,造成很大的浪费。

到了移动信息化时代,可以把VIP会员卡做成虚拟的手机电子卡。通过建立绑定手机号码的VIP统一平台服务模式去实现。这样一个创意,对产业链各方的好处是什么?

首先,对消费者来说,简便、省事。只要记住自己的电话号码,无论到哪儿,都不用带那些实体的卡,畅通无阻。而且,只要打通了所有的行业和加盟的企业,消费者在每一个企业里面消费的积分可以通用。这就激活了消费者拥有的积分的用途和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