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什么刺激了我的需求。
第四,谁能够满足我。
第五,我怎么找到它或者是它怎么找到我。
5.社交互动化
社交互动化就是多向的、同步的碰撞沟通。过去的信息传播,基本上都是属于单向性的,也许在互动之初我们并没有需求,而在探讨互动的过程当中,商家和消费者突然产生了一种新的商业需求和机会,最后达成了这种满足。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及时同步互动的,那么这个生意肯定做不成。教育也是一样,我们中国的教育模式就是单向的传播,老师作为一个权威在上面讲,学生只能被动地在下面听,无法形成互动。这种互动交流模式,可能会对人类所有的社会领域都会产生影响。互动交流的要害是什么?地位相同地、公平地、同步地进行碰撞式的沟通。这跟传统的模式就不太一样,那是权威的、单向的、压抑的。
手机互联网时代,更多的内容产生是人与人在互动当中创造的。
我曾经在我的微博上号召大家跟我一起评论创作,我写了一句话:“杀鸡给猴看,会有什么样不同的结果?”很快,就有一位粉丝在评论里写道:“不同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怎么杀鸡。”
本来杀鸡给猴看,是为了吓唬猴子,结果另外一种结果是猴子也跟你学会了怎么杀鸡。这就是颠覆,而马上,又有一位粉丝评论道:“怪不得达尔文说,猴子向人学习,最终变成了人。”
这三句话,完全从三个不同层面完成了对文本意义的颠覆。就在一分钟之内,我们三个人轮流创作了这个段子。这就叫社交互动自造,我们三个人既是彼此的作者,又是彼此的读者。这就是在微博上由于互动产生了新的信息。
所谓社交互动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在每时每刻、在人与人之间产生头脑风暴,甚至在不认识的人群当中,他们的智慧都可以通过互动的沟通,形成新的价值、新的创意,甚至颠覆我们原来的想法,这是一种开发人类智慧的崭新方式,是传统时代所不具备的。
案例
微信互动课堂[25]——利用网络互动性改变传统教育
苏州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大二学生王彦云和同学一起组建了一个6人团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设计了一套简易的英语课堂互动系统,将社交的实时性和参与性引入课堂。整个互动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学生的微信端、老师的手机控制端和课堂大屏幕,这三者之间,利用微信公众账号“移动语言学习”进行互动。
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直接用微信将答案回复给老师;也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小组讨论;另外每节课不同的Presentation可以通过微信提交;甚至是一些阅读填空类的作业都可以通过微信进行提交。当然作为一个公众账号,还能接收到各种上课信息,如提醒大家带某本教材,或者临时更换上课教室什么的。简言之,利用了这套系统,同学和老师的互动可以通过微信完成,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互动,也可利用微信完成。
这个微信公众账号已经有超过2000个粉丝,全校至少有4个英语大班在使用这套系统。在英语课堂上引入微信互动之后,课堂的气氛明显比之前活跃得多。Quirky:用户提创意,互动修改创意,最后进行实体生产销售[26]
Quirky是一家位于美国纽约的创意产品社会化电子商务企业,于2009年3月推出电商服务。它利用众包方式,让社区参与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包括提交创意、评审团审核、估值、开发、预售、生产、销售等多个流程。Quirky使得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轻松地将自己的创意转变为真实生活中的产品。
Quirky在2012年6月就有6.5万名注册用户,并且以每月20%的速度递增。
首先,用户只需10美元就可以在社区上分享自己的创意。同时,用户可以获得很多有意义的反馈和一些市场数据。
提交创意之后,在社区里的用户都可以参与投票、反馈、提出一些建议等,而Quirky则作为一个协调者,帮助创意分享者和参与者进行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创意可以不断走向成熟。每周,Quirky会选出评分最高的创意,而该创意的分享者不仅可以得到永久的专利费,还可以有机会获得创意实现。
到了创意实现阶段,则是由Quirky内部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共同运作,最终将创意产品推向市场。
Quirky的用户不仅可以参与投票,还可以通过shop购买创意产品。
而这个过程会让人们觉得非常有趣,因为他们曾经支持的创意成为了实在的产品,购买动机非常强烈,大大提升了成交量。
◎推荐阅读
由于互动需求衍生出来的产品行业:让手机互动更有趣味[27]
6.营销一体化
所见即所知,所知即所得,所得又变成服务(你得到了还可以给你提供服务),所得即所想,这是一个移动信息化消费过程的完整循环。
当我看到一台洗衣机的图片,我马上就知道了它的性能、价格、用户评价。我知道的同时就完成了手机支付购买,我回家时货已送到。我和手机交流半小时就能熟练地使用洗衣机。看到、知道、得到、服务、评价……一切不用分开,手机尽可掌握,这就是一体化的营销服务法则。
最著名的应用就是谷歌数据库后台加软件终端平台。谷歌积累了十几年,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它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服务于谷歌眼镜眼镜就是手机。它的出现又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比如你看到别人穿的一件T恤不错,眨一下眼睛就可以把这件衣服拍照下来,同时传到了后台,后台在云端一比对,马上把信息传回来,你就可以在眼镜上看到,这个T恤是什么品牌的,是谁生产的,是什么布料的。如果你很喜欢它,再眨下眼睛下订单,也许人还没有回到家呢,T恤就送到了。所以,当我们的手机与云端的数据库、资料库相捆绑后,就能实现所见即所知,所知即能得,同步完成。
这个一体化的要害是什么?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
传统营销模式是:第一步是做市场调查,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消费者需要什么。第二步是根据调查结果,设计一个产品出来。第三步就是广告。广告打完了,刺激消费者的需求,第四步是消费者来到商店柜台,体验试用,试用完了,刷卡支付,购买回去。第五步是看说明书,然后开始使用。第六步是使用中发现出毛病了,进行投诉,要求售后服务。
现在手机在手,可以一体化完成。如果不把这六个步骤看成是一个可同步的整体,而非要变成传统不同步骤的割裂行为,就违背了移动信息化时代的基本法则。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广告就是销售,销售就是调查,调查就是服务,它们传统意义上的定义已经被混淆融合了。消费者任何一个反馈回来的评论、抱怨,或者建议,都成了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甚至消费者没有抱怨,它的点击和选择的数据,都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这就是我们倡导的手机营销一体化。
案例
Google Glass的电商购物[28]
美国一个设计品电商平台Fancy于2013年6月13日发布了自家的Google Glass应用,主要是方便用户寻找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Fancy发布的这项应用主要涵盖了探索新产品,购物,以及很好玩的拍照“配对”功能。如果在介绍中看到心爱的产品,可以用Google Glass拍一张照片,然后在Fancy应用中启动搜索功能,就可以找到和图片中类似的商品了。这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了Google Glass的用处——走到哪里都能够拍照找到喜欢的产品了,手指在眼镜边缘前后滑动,即可看到查看商品。手指轻敲眼镜边缘,则可以进行一键购买。
Trulia正在开发的Google Glass房地产应用[29]
当用户靠近某一个公开销售的房子,并且这座房子也符合用户设置的搜索条件时,Google Glass上的Trulia应用就会提醒用户,并提供相关的路线,指引用户到这所房子前。到了之后,应用将提供相关属性列表给用户查看,读取房子的相关描述,并且还允许用户将相关的信息保存到Trulia手机应用中。如果用户相中了这套房子,还可以通过Google Glass直接发送电子邮件或拨打房产经纪人的电话。
谷歌移动平台能为你做什么?你又能为谷歌移动平台贡献什么?
7.智能泛在化
泛在化(Ubiquitous),实际上就是说无处不在的智能网络,把世界网络化、智能化了,它给予万事万物一个传感的智能芯片,随时随地能够采集到周围的变化数据,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向外界发出自己的需求。
案例
“泛在”时代:呈现全新特性,呼唤移动支撑[30]
2004年5月,日本提出了以发展ubiquitous社会为目标的u-Japan构想。在总务省的u-Japan构想中,希望在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联网的环境。
2006年2月,国际电联在日内瓦举办了一个射频身份识别研讨会,会议特别强调了物联网的概念,指出物联网能实现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的无所不在的网络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