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是岳母的大姐。因她是岳母至亲的人,因她的勤劳善良留给我极深的印象,因而我对她及大姨夫格外敬重。在盼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她和桂萍表姐来兰州看望岳母,住了好些日子,给盼做了两身棉衣和其他一些零碎用品。大姨年龄虽然大了,但耳聪目明、身板硬朗、思维敏捷、性情温和,说话办事干脆利落。
大姨出身很苦,十三岁上便失去了母亲。生活的艰辛,使她过早地结束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承担起了照顾岳母和另外两个妹妹的责任。每天除了上学外,她用自己柔弱的双手料理家务,把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很是清爽。永无休止的家庭劳动练就了大姨坚毅刚强的性格和果敢迅捷的处事能力。一个失去母亲的家庭,却在大姨的操持下井然有序、温馨备至。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姨成家立业,过起了自己的日子,但大姨的为人、勤劳及精明强干给岳母和三姨、四姨们以深刻的影响。
大姨虽然不是我的亲大姨,但在我的心目中她却是我至亲至爱的人。大姨的家先是在北京工体旁的幸福村,后因城市改造搬至离天坛很近的石榴园。每次去北京,我总是代岳母去看望她。二〇〇三年元月十八日,早晨起床后,窗外一片银白,灰蒙蒙的天空中飘散着细碎的雪花,我和盼胡乱吃了些东西,便急匆匆地乘车赶往大姨家。
这是我第四次到大姨家了。虽然相隔了两年之久,但她家住的地方我仍清晰地记得,大姨、大姨夫和小三表哥的身影仍清晰地在我的印象中。大姨和大姨夫都是山西汾阳人,他们身上既有山西人的精明,但更多的还是善良。我每次去看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很热情,尽力做很多好吃的给我,而且每次都少不了我最喜欢的辣子炒肉。这令我非常感动。他们长期生活在北京这个大都市里,是极普通的北京人,过着极普通但有滋有味的生活。作为一家之主,大姨掌管着全家人的吃喝拉撒和日常用度,总是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这展示了她作为山西人善于理财理事的性格。
大姨夫是个非常好的老头,慈眉善目、性格温和,待人热情诚恳,说起话来慢声细语。说来凑巧,第一次去大姨家,没有想到在胡同口向人问路时问的便是大姨夫。那时,他正在和几个老街坊晒太阳聊天。大姨夫精神很好,胃口很好,酒量也大,担心他血压升高,大姨限制他喝酒。那天,大姨夫拉着我的手,天南海北说了许多话。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姨夫的身体每况愈下,主要是骨折后身体活动受限,最终影响到了全身。好在大姨对他格外照顾体贴,尽管腿脚不灵便,但大姨夫的头脑非常清楚,每次见面,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问候我,经常用地道的北京话说:“这是怎么搞的,怎么腿脚就不行了呢!”这些话让我感到酸楚。他是我见过的老人中最和善的一个人。可恨的是老天爷对他有点不公,让这么一个和善的人受了那么多苦,真是有些难为他老人家了。作为一个远离故土的异乡人,作为一个普通平常的老人,他心地善良,关心别人,尽管过着清贫的日子,但他从不抱怨生活,从不抱怨人生,从不抱怨命运,总是以平和友善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平淡但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缓缓行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慢慢地咀嚼着人生经历中的酸甜苦辣,悄无声息地用自己的爱心温暖关爱着别人。
岁月悠悠,人生苦短。和蔼可亲的大姨和大姨夫,我在为你们祈祷祝福,祝愿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