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七情六欲,必须以不如果一个人面临大喜或大悲之事,却没有相应的情绪反应的话,那他不是精神出了问题,就是生理存在缺陷。心情是一个人情绪变化的外在反映。心情好的时候,情绪就好;心情不好的时候,情绪就差。心情好,人的精神就愉悦,工作起来就有劲头、有干劲,反之就情绪低落、心灰意冷、无所事事。
在多数情况下,人的心情应该是愉快的,即使不好,也能够及时加以调整,尽量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以微笑的姿态面对人生,面对一切。但有的时候,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影响,情绪调控便不能自己。
心情好差,除了心理和生理作用外,与人的修养、阅历、境界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学识渊博、思想境界很高的人,面对错综复杂的事物,能够头脑冷静,从容应对,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善于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客观辩证地观察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本质特征,以超脱的姿态和有效的方法及时快捷正确地处理问题。
《论语》说得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就应该有这样的气概和胸怀,要善于容人容事。对同事、对父母、对孩子、对家庭、对周围的一切,都要有宽容之心、仁爱之心。有了这样的爱心,心态就会平和,视野就会开阔,心情就会放松、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带到自己的脸上,并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周围的人,这是有害的。快乐的事大家分享,忧伤的事一人承当。有的人认为,心情好坏属于个人行为,是自己的性格和个性,但是在公共场合,不顾他人的感受,无节制地张扬自己的个性,是缺乏修养和不文明的表现。
人是有差别的。包括人的智商、性格、爱好、情趣,这些差异使五彩斑斓的生活丰富多彩,但个人的情绪、行为必须同社会发展同步合拍,妨碍和影响他人为前提,必须符合社会规范,必须尊重他人。这就要求,每个社会人都要努力使自己的情绪具有从众特征,都要进行必要的约束和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