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如空气
7579500000056

第56章 生命如歌

在江河中航行,怎会不遇上风浪?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攀登,怎会不遇到荆棘?生命如歌,生命绚烂,生命之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为了不让生命毫无意义地消失,要千倍万倍地珍惜它、热爱它、拥抱它,让如歌的生命在灿若朝霞的瞬间闪射出耀眼的光芒,留下值得回味的闪光记忆。

人生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又是一个极其短暂的瞬间。漫长是从人的个体生命来讲,短暂是相对于宇宙万物而言。能否让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能否让自己的生命富有意义,能否在极其有限的人生过程中做出对社会、对家庭、对国家有意义的事,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人生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即人生观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一定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轨迹。虽然每个人的生命属于个体,但人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个体的人,它更是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负有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社会人。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自私自利地活着,都不应该只把自己的个体生命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每个人都无权浪费自己的生命,都无权放弃对社会应承担的道义和责任。

人生既是漫长艰难的跋涉,又是积极向上的创造。一个人只要有了远大的理想,才会热爱生活,他的生活才是火热的、灿烂的。列宁说过:劳动创造一切。工作着是美丽的。这是极富哲理的警句名言。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创造美丽的过程,只要你把艰辛的劳动、创造融入到远大的人生目标,融入到你所热爱的生活、工作之中,并在这个过程中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体现向善向上向美的价值,即使再艰辛、再劳累也会感到快乐和幸福。这种快乐和幸福就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感受。马克思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的,也是完全正确的。但从人的价值观的角度来讲,它也有它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有些情况下,存在并不完全决定意识,而是思维决定存在。比如,有人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物质生活丰富,工作条件很好,但对精神生活的质量要求很高,在精神生活达不到所企望的标准后,思想悲观、消沉、绝望,用极端的方式宣告生命的终结。这就要求人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善待生命、善待自己,学会换位思考,确立明确可行的生活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否则,就会永远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泞境地,就会看不到光明的人生前景。生命是脆弱的,青春是短暂的,长时间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里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应该学会遗忘,占有今天,在新的阳光下开拓人生的新天地。

人生的痛苦不在于物质生活的贫富,而在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于对人生过程的深入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听到“看破红尘”的议论,这是一种低级的思维方式和病态心理,是逃避人生和责任的消极态度和借口。世事万象,纷繁复杂,红尘是谁也看不破的。因为你生活在一个非常现实的世界里,你要生存,要过日子,就离不开空气、水、阳光和必须的物质基础,否则,连性命都保不住,何谈能看破红尘呢?但生命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满足和生命的自然存在,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应经常站在更高的层次思考并回答: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金钱如粪土,富贵如浮云,展示的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和精神气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表现的是革命者对爱情的坚贞。“卧阑夜听潇潇竹,疑似民间疾苦声”,袒露的是清官廉吏的爱民情怀。“为了新中国,向我开炮”,呐喊的是战士对祖国的忠诚。

生命如歌。生命的绚烂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是否闪射出耀眼的火花,是否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族,有益于国家。人生的过程,是创造财富的过程,是聚集智慧的过程,是健全人格、修养气节和高尚精神的过程。生命因创造而美丽,因美丽而绚烂,这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也是变革人生的决定力量。

生命如歌。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让我们记住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箴言,并循着他的声音,去追赶生命的脚步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