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久违了的天雨。昨天还是炙热烘烤的天气,一夜之间,不知从哪刮来了凉爽的风,如墨的浓云聚集在夜的上空,顷刻间,电闪雷鸣、大雨如注,树木弯腰,纸屑、杂物狂飞乱舞,天地混沌,一切的一切都淹没在这肆虐的风里雨里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觉醒来,风儿早已停歇,但大雨倾盆,远山迷蒙,想像中的迷雾原来是大雨溅起的水汽,积水成潭,水流成河。往日喧嚣的城市,在暴风雨的洗礼中清静了许多,凉爽了许多,街上行人稀少,偶尔有飞一样的车子驶过,顷刻间消失在溅起的水浪和雾气中。
西北干旱。兰州地处黄河两岸,但湿地极少,雨贵如油,人们想雨、盼雨几近虔诚。只要雨多,空气就好,植被就好,人们的心情就好。入夏以来,持续高温。晨练的时候,即使原地不动,也会汗流浃背,午后更是燥热难耐。炙热的太阳火球一样挂在天空,三三两两的行人无精打采地走着,树叶、花草低头打蔫,毫无生机,所有的一切都像凝固了一样。与春季风沙肆虐的惨状相比,夏日的兰州,不仅风少,而且很小,这是一个极为奇特的现象。夏天的兰州,极少听到蝉的鸣叫,这种遗憾多少让这座城市缺少了一点诗情画意,缺少了一点情调。北京的蝉鸣是很有名的。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提到,沉沉的夜里仍能听到蝉的叫声。有一年秋天,我去北京出差,虽是秋天,但蝉鸣之声不绝于耳,寓所周围的田野、树林,成千上万的蝉儿聚集在一起,与那些不知名的小秋虫一道,进行着秋天的大合唱。在山东一带,由于蝉的数量多,人们还有食蝉的习俗。在夏季蝉多的时候,将捕获的小理人锅油炸,用以待客或自己享用。兰州是一个多水的城市,但同时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在黄河流经的九省区中,唯有黄河从兰州穿越而去,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一优势并没有被很好地利用。与兰州相比,银川在对黄河水的规划、开发和科学利用上做得非常好,整座城市湖泊密布,水网纵横,林草茂盛,湿地众多,已成为国家确定的最具开发潜力的省会城市之一。兰州人守着黄河喊口渴,这既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思想观念陈旧有关,没有把巨大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让穿城而过的黄河水白白地流失了、浪费了。不从根本上改变兰州环境,再大的天雨也无济于事。
雨是上苍赐予的甘露,如同母亲的乳汁一样,滋润着大地,滋润着万物。雨水是生命之源,不但可以改善生态,而且还能滋润人们的心身,愿如注的天雨大些大些再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