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7464400000046

第46章 舞蹈/法国 卡尔波

《舞蹈》大理石组雕。高232厘米。创作于1865年—1869年。为巴黎歌剧院大门左侧装饰浮雕。

卡尔波(1808—1879),生于马赛,当过石印工人,1825年后专门从事艺术创作。擅长政治讽刺漫画,猛烈攻击君主政权和社会制度,善于以雕刻式手法处理石版画。1832年曾因讽刺国王路易·菲力普的漫画《高康大》被捕入狱。为了把对象的本质揭示得更深刻、更尖锐,无论是雕塑作品还是绘画作品,他都有意识地运用了变形手法,风格上气魄豪放,洗炼有力,艺术形象极具概括性。

1862年,他回到巴黎后,与皇室的交往开始密切起来。他的雕塑也渐渐得到公众的承认。特别是在完成了这件最富代表性的作品《舞蹈》后,人们对他更加关注了。

这件雕塑的稿子从1865年着手,到1868年完成石膏模型,最后又放大成大理石雕像,共用了四年多时间。

《舞蹈》是受卡尔波的同学、建筑家夏尔·卡尼埃的委托,为当时刚建成的巴黎新歌剧院而创作的。它是一件装饰雕塑,拟安置在歌剧院大门两侧,题材由卡尔波自己决定。卡尔波决定塑造一组舞蹈者形象,题目初定为《喜剧与悲剧》。初稿的形象显得忧郁,被夏尔·卡尼埃否定了。他建议卡尔波去参观另一位接受歌剧院大门装饰雕塑任务的艺术家的工作室,希望两座雕像能在构图与风格上协调一致。卡尔波参观后,改变了他原来的构图,稿子上开始展现出明朗、愉快的情感色彩。

为了雕刻好这个作品,卡尔波去歌剧院画速写,去记录芭蕾舞演员各种舞姿。最后,他从古典作品拉斐尔的《圣米歇尔肖像》和米开朗琪罗的《基督升天》中,受到了动态的启示。他摆脱了雕塑的象征含义与道德概念,利用模特儿制作出《舞蹈》初稿的泥模,直接、真实地去反映生活。

整个《舞蹈》群雕像再现出一种热烈的气氛。中间是个略显清瘦的年轻舞者,他双臂高举,兴奋地舞蹈,环绕着他的一群裸体少女舞姿优美,与他相互映衬,渲染出一股无法抑制的欢乐氛围。

作品完成以后,其活力四射的风格却遭到保守派的一致抗议。这并不奇怪,在当时的欧洲雕塑中,这样一尊远离了理想化冷漠形象,跟活生生的现实接近的雕塑作品肯定是会受到抵制的。中央的舞者,不论是挥动手鼓的舞姿,还是显露骨骼的身体,完全没有标准化、程式化的影子。同样,环绕着他旋转的少女,其无拘无束的动作和发自内心的笑容,全无女神的风采,而更像街头上随处可见的少女们。

这件雕塑具有装饰性与圆雕像的双重特征,彼此紧密结合,背阴处还雕刻了半人半羊神的形象,使之具有一定程度的神话色彩。观赏者在欣赏这一组雕塑人物时,会感觉到参加跳舞的不仅仅是这几个人物,而联想到圈外还有更多的人物在欢快舞蹈。几个天真活泼的少女的裸体形象取代了山林女神宁芙,为它平添了一丝世俗的气息。由于它那旋律性的律动与青春狂欢的运动组合,巴黎人称它为“天使的舞蹈”。

卡尔波曾经写信给一位朋友,表达他对为巴黎歌剧院设计雕塑的愉快心情:“我极度快乐,因为他们选中我装饰歌剧院一处最美的地方,请我依据巴黎凯旋门的精神设计一个巨大的浮雕。”

见仁见智

卡尔波的作品继承了吕德和大卫的现实主义传统。卡尔波的作品形象极度鲜明、生气蓬勃和有力,以构图的大胆、塑造的生动为特点;然而同时,这些作品往往也不免具有迎合拿破仑三世和第二帝国上流社会的口味的、肤浅的、沙龙式的印象。

(王毅等译自《苏联大百科全书》)

用裸体艺术形象来展示生活,是当时雕塑语言的一种风潮,但这样狂热地展现现实生活中的裸体形象,仍然会受到舆论抨击。当作品正式竖立在歌剧院门前时,一批不习惯于这种赤裸的狂欢形象的保守者们指责它低级下流,说是民族道德败坏的表现。保守派一度扬言要把它搬走,还曾有人把墨水泼在雕像上。

卡尔波的《舞蹈》最终被人们接受了。现在,它已经成了巴黎歌剧院的象征。没有它,就似乎没有巴黎歌剧院。经过普法战争的洗礼,人们已领悟到这件艺术品在法国人民心中的美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