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7464400000047

第47章 自由女神像/美国

《自由女神像》铜。高46米,连同基座高93米。完成于1884年,1886年安置于美国纽约港。

巴托尔蒂,法国雕塑家。出生于法国小城科尔马,祖籍为意大利。巴托尔蒂最初学习绘画,后来拜雕塑家索瓦图为师,开始了他的雕塑艺术生涯。

1871年1月28日巴黎沦陷,巴托尔蒂因国内共和政体失败而悲愤出走,来到美国。他了解到美国为法国人民的自由做出过巨大牺牲。当有一位教授曾提议在1876年美国独立一百周年时,为两国之间的友谊树一块纪念碑的时候,巴托尔蒂决意承担此任,在美国树立一尊“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像”。

铜像制作完成后,为了在美国独立纪念日前能将这尊作为法国人民最珍贵礼物的雕像竖立在美国国土上,还得把铜像拆卸下来。所有铜片被装入四十九个巨型木箱内,铁骨架则拆装进另外三十六个大木箱内,仅仅是装箱工作便整整花去了几个月时间。最后,共计有五十万磅重的木箱被用特别的载重车运抵圣拉萨尔车站,再用一辆由七十节车厢组成的火车将它们运到鲁昂。1885年5月,箱子才被装入“伊泽尔”号军舰,送往美国。

雕像运抵美国后,巴托尔蒂亲自去纽约港察看地形,最后选定了贝德路斯小岛为《自由女神像》的定居地。

1877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决议:总统将代表美国人民接受这尊女神雕像,并由著名建筑家理查德·亨特设计基座。

1886年10月28日,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主持了铜像的揭幕仪式。《自由女神像》在礼炮声中显出了她那飒爽的英姿。1986年,美国联邦政府筹资对《自由女神像》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修,使她的面貌焕然一新。

1856年,巴托尔蒂在苏伊士运河岸边散步,领略着两岸美丽的风光。这时,他看见在朦胧的河面上,高耸着一座灯塔,原来那是一尊美丽的女人像,女像身披古代的裙衫,右手高举火把,这个形象使他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在他看来,苏伊士河上的女神灯塔,是一种自由之光,它照亮着世界人民。为了塑造这样一个典型,他用自己的母亲——具有一张端庄典雅的脸庞的女性为模特儿。

无论是远眺还是近望,《自由女神像》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她的高大。如果是坐轮船从大海驶向纽约港,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一尊《自由女神像》,它高高地耸立在海岸上,好像在为远方的来客指引方向,表示欢迎。

女神的身躯高大,但是一点也不臃肿。她头戴花冠,身穿长袍,身体微微向右倾斜,造型略呈S型。右手高举火炬,象征着自由与光明。左手抱着一本《独立宣言》,这是北美十三州人民1775年为反对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掀起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经“大陆会议”通过,宣布同英国王室断绝臣属关系,成立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宣言。

女神的面部塑造得非常成功。她目光深邃,表情肃穆,微微开启的嘴唇似乎在诉说着美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自由所作出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在铜像内部一块铭牌上,刻着俄国犹太移民女诗人埃玛·拉扎勒斯(1849—1887)写的题为《新巨人》的十四行诗,诗的最后五行写道:

都给了我吧,疲倦的人,穷苦的人,

渴望自由呼吸的芸芸众生,

喧闹海边的可怜虫,

都送到这里来,无家可归、风吹雨打的人们。

在金门之旁,我高举明灯!

雕像底座内为展览厅,从这儿可乘电梯到女神像脚底,再通过一百七十一级旋梯可通到女神头上戴着的花冠,从头顶再经六十级旋梯则可通向整座雕像的最高点——火炬。

见仁见智

我认为在美国这样的一个理智国家,要靠《自由女神像》之类的东西来体现她的自由精神,真是个疯狂的举动。

(当年美国的一位市民)

《自由女神像》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她也是这一类标志性雕塑的典范。她的这种纪念碑似的造型,对后代的类似雕塑提供了借鉴。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多地把视线转向内心世界,但是,这种纪念性的大型雕塑仍然时有出现。